2025年10月,一场震惊全球的加密货币大案浮出水面:价值超过150亿美元(约1166亿港元)、逾12.7万枚比特币被神秘盗窃,涉案主角竟是柬埔寨跨国诈骗集团“太子控股集团”的创办人陈志。这起事件不仅暴露了加密货币资产的安全隐患,更揭示了国际黑客组织与跨国犯罪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黑吃黑”博弈。

故事要从2020年12月29日说起。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报告称,知名的LuBian矿池遭遇黑客攻击,超过90%的比特币被盗,数量高达12.7万枚。当时这些比特币价值约35亿美元,而如今市值飙升至150亿美元。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批被盗比特币竟然在黑客钱包中“沉睡”了整整四年,几乎没有任何资金流动。

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为何巨额比特币被盗后却迟迟不被动用?报告指出,这极有可能是一起由国家级黑客组织操盘的精准行动,属于“黑吃黑”的复杂网络攻击。换句话说,黑客盗走这些比特币后,似乎并未直接谋取私利,而是将其作为一枚棋子,等待时机。

悬念在2025年10月14日终于揭晓。美国司法部宣布已冻结这批价值150亿美元的比特币,指控陈志涉嫌操控一个庞大的“杀猪盘”诈骗集团,并以洗钱、电信诈骗、强迫劳动等重罪起诉陈志及其太子控股集团。此次没收行动被称为美国司法部史上规模最大的加密货币资产没收。 纽约布鲁克林联邦法院公布的起诉书显示,陈志不仅是太子控股集团的创办人和董事长,还是这场跨国诈骗的核心人物。该集团业务遍布30多个国家,专门设立诈骗基地,强迫数百人参与诈骗活动,甚至以暴力威胁他们。 令人关注的是,尽管美国司法部已经掌控了这批比特币,却未公开其如何获得陈志钱包私钥的细节。区块链追踪平台ARKHAM也将这些地址标记为美国政府持有,暗示背后可能涉及高端技术手段或国家级黑客力量。 所谓“杀猪盘”,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社交媒体和通讯软件建立虚假感情,诱骗受害者投入加密货币投资,承诺高额回报,最后卷款潜逃。太子控股集团正是这类骗局的幕后黑手。 根据美国检察官Joseph Nocella的说法,太子集团的诈骗给全球受害者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更令人发指的是,集团还贩卖并强迫受害者在诈骗基地工作,持续施加暴力威胁,形成了一个跨国犯罪链条。

这起事件不仅是一起惊天诈骗案,更是加密货币安全的警示。虽然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以去中心化和匿名性著称,但一旦私钥被掌控,资产便完全暴露于风险之中。国家级黑客组织的介入,更让加密资产的安全形势变得扑朔迷离。 陈志作为中国公民,2014年获得柬埔寨国籍,利用多国政治影响力保护其犯罪帝国,令执法难度倍增。如今他仍在逃,案件调查仍在继续。 这场价值千亿港元的比特币盗窃与没收事件,揭示了加密货币世界背后暗藏的黑暗角落。它提醒我们,数字资产的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法律、监管与国际合作的综合挑战。 来源:港闻港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