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结婚率,40年来最低!

2025-11-22 09:05|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现在的年轻人,在合适的年纪却选择了不结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初婚人数仅917.23万人,比去年猛降277万,跌幅高达23%!这个数据相比1985年首次跌破1000万大关,相比2013年的峰值2385.96万相比,更是跌去了60% ...


现在的年轻人,在合适的年纪却选择了不结婚。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初婚人数仅917.23万人,比去年猛降277万,跌幅高达23%

这个数据相比1985年首次跌破1000万大关,相比2013年的峰值2385.96万相比,更是跌去了60%

为什么今天要分析这个数据?因为结不结婚看似是个人的事,却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没有结婚率,何谈生育率?

孩子既是一个家庭的香火,更是一个国家的香火,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未来。所以各个国家都想方设法催婚催育,只有人丁兴旺才能绵绵不绝。

但今年的新生儿,已经降到900多万了,而其中头胎占比不足50%,更多靠二孩、三孩勉强支撑。如果连“头胎”的源头——初婚人数都在大幅减少,就动摇了生育的根基。

当然,靠“单身生育”拉动人口几乎不现实。这也是持续坚持打击代孕黑产的上官正义,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只是上官可能还觉得正义,事实上可能已经触碰了他意识不到的逆鳞。

我们今天主要说说,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我认为主要三个原因,就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

第一,太忙了,没时间谈恋爱。

看看现在的各行各业,政府也罢,企业也罢,创业也罢,大家卷的要命。要你你卷别人,要么你卷铺盖走人。什么996、白+黑,那都是常态。

最重要的是连3天的婚假都不能保证。我有个侄女,还是个军嫂,在金融系统工作,因为30岁了,所以两人特别想要个孩子,然后就申请探亲假,结果怎么样?不批!

连军婚的假都敢不批,何况普通打工人呢?你想要假,除非你辞职,不然你就干不下去。这事上面知道吗?可能不知道,因为很多政策是好的,但到了基层就走样了,没人会跟你共情。

好在各地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结婚率就没有出生率,所以全国29个省市已经延长了婚假,其中山西、甘肃最给力,直接给到30天,但广东、广西仍然不为所动,只给3天法定假。

所以网友就调侃,一天拍照,一天领证,一天办酒,结个婚像赶场。当婚姻成为时间奢侈品,年轻人只能选择“延迟满足”。所以你能怪年轻人在合适的年纪不结婚吗,他们有时间吗,你们给假期吗?

第二,太穷了,高价彩礼能压死人。

天价彩礼、房贷车贷、婚礼排场……每一样都在劝退年轻人。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显示,中国人结婚平均花费高达33.04万元,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倍多!

江西某地曾推出“彩礼限高令”,宁夏泾源县明确彩礼不超过6万,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婚姻变成“破产式消费”,年轻人只能选择“理性避险”。

第三,太孤独了,孤独久了就习惯了。

独生子女一代,习惯了自己赚钱自己花,物质需求充足,精神世界丰富。农耕时代“男耕女织”的生存依赖已消失,婚姻从“必需品”变成了“奢侈品”。一个人能活得很好,何必找个人添堵?这种个体意识的觉醒,是时代进步,也是婚恋观的根本转变。

初婚率持续走低,直接冲击人口再生产,加剧老龄化,拖累经济活力。但与其焦虑,不如务实施策。当前各地已摸索出一些可行路径:

第一,真金白银比口号更有效

湖北天门市,一个财政收入仅30亿的小城,因推出“二孩补贴21.6万、三孩补贴28.5万”的政策全网出圈。2024年,该市出生人口逆势增长17%。钱不多,但能解燃眉之急,尤其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家庭,几千块可能就是一年的奶粉钱。

第二,打掉结婚路上的“拦路虎”

高额彩礼是首要目标。江西、甘肃等地将彩礼限高写入村规民约,江苏沭阳甚至发起“未婚女青年拒绝高价彩礼”倡议。移风易俗需要软硬兼施,既要有政策红线,也要有文化引导。

第三,把婚假权真正还给年轻人

婚假延长已成大势所趋,但关键在落实。能否杜绝“请婚假扣奖金”?能否保障异地新婚夫妇有足够时间安家?假期不是施舍,而是对婚姻的尊重。

第四,中小城市或成“婚育突破口”

数据显示,2023年乡村生育率1.290,显著高于城市的0.853。中小城市生活成本低、社区氛围浓,更易营造婚育友好环境。若能将政策资源向这些地区倾斜,打造“小城生娃+大城发展”的双轨模式,或可打开新局面。

从吕梁发钱到天门补贴,从彩礼治理到婚假延长,各地正在努力为年轻人“减负”。但归根结底,婚姻的本质是幸福,不是任务。如果年轻人因压力而结婚,因焦虑而生子,这样的婚育难以持久。

真正的出路,在于构建一个尊重个体、支持家庭的宽松社会环境:让年轻人有时间恋爱、有底气成家、有勇气生育,有能力养娃。

当婚姻不再是“生存刚需”而是“幸福选择”,当生育不再是“家庭负担”而是“社会共担”,结婚生子才能成为人生选择。

当年轻人活成家庭最后一代人,这个家庭的根就断了,这个国家的未来也就消失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所以对年轻人好点,给他们减负吧!

来源:燕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