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农夫山泉推出冰杯产品后,陆续有食品饮料大厂推出冰杯产品。今年夏天,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相继入局了冰杯市场。今年1月,伊利旗下冷饮品牌伊利冰淇淋推出冰工厂冰杯,主打可与多种饮料搭配;蒙牛也通过旗下品牌“冰+”推出冰杯产品,入局冰杯赛道。蜜雪冰城、古茗等茶饮品牌,前者继续推出去年的1元冰杯,后者也推出了“一杯冰水”,以高性价比作为引流产品。
据首创证券研报,目前冰杯市场主要有三类玩家:农夫山泉、伊利、蒙牛等食品饮料头部企业,以冰力达等为代表的专业制冰企业,以及即时零售平台和罗森、便利蜂等线下便利店渠道商。
来源:视觉中国
冰杯是门好生意吗?
实际上,虽然是“类水”的生意,但冰杯的利润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一门“微利”的生意。据了解,一杯冰杯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包材成本在0.6元~0.7元,批发价格在1元左右,扣除人工和运输成本,利润大约在0.1元。对于传统制冰企业而言,冰杯产品盈利主要靠规模化效应。
与此同时,冰杯成本的“大头”也不在于冰,而在于包装和冷链运输。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相较于其他的包装杯,冰杯的成本会高一些,因为冰杯的材料需要耐低温,而普通塑料杯在低温下会裂开。公开报道显示,这类耐冻又耐烫的食品级塑料的成本,比普通PET瓶高出50%以上。且食用冰需-20℃以下的仓储环境,运输必须全程冷链,仓储和冷链运输的费用是常温运输的3倍~4倍。
在“微利”状态下,食品饮料大厂争相入局,或更多是为了抢夺冰杯DIY饮品的新消费场景。据尼尔森IQ发布的一份《2024夏季即时零售冰品酒饮消费洞察报告》,冰杯对酒水饮料等高关联品类销售起到直接的带动作用。仅2024年6月,平台“酒+冰块”类订单同比增长170%,而“饮料+冰块”类订单同比上涨142%。
对于蒙牛、伊利等乳制品企业而言,入局冰杯赛道,门槛也相对较低。因其原本便有雪糕生产线以及冷链、渠道优势。冰杯产品也可和冰淇淋等产品形成互补,为企业创造新的增长点。
大厂入局打开了市场的想象空间,但也搅动了冰杯市场的价格。这两年,冰杯的价格在往下卷。据报道,有网友对比:2022年7月,盒马160克食用冰杯售价4.9元。到了2025年6月,同款产品价格已降至2.5元。
传统制冰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被压缩。广州冰力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司大进在接受采访时曾称,2023年,公司冰杯对外出厂价为3元/杯,而2024年已经下调近一半,最低为1.5元/杯。他预测,后续入场的企业增多,冰杯出厂价也许会降至1元/杯。
随着农夫山泉等头部饮料大厂的入局,冰杯市场或许会迎来一波大洗牌。
在朱丹蓬看来,接下来,冰杯赛道会进一步火爆,价格上也会出现明显分化,比如出现超高端冰杯产品、或更亲民的产品。他预测,明年夏天,冰杯市场可能会出现“价格战”。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