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运会击剑决赛即将在香港启德体育园拉开战幕,在一众顶尖高手中,来自内地的14岁少年赖棋勇作为本届赛事年龄最小的男子决赛选手,无疑是一抹最青春的亮色。本期《嘉敏时间》对话这位少年剑客,聆听他关于备战、成长与梦想的声音。
(赖棋勇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采访)
备战香港:以“专注”为剑,以“学习”为盾
对于即将到来的全运决赛,赖棋勇的身上既有少年初登大赛的激动,更有一份超乎年龄的冷静。“心情肯定是激动的,能去打这个比赛我感到非常自豪。”他坦言,为了备战此次在香港举行的决赛,他已提前赴实地熟悉环境,并在学校与击剑馆加强了体能和技巧的练习。
谈及香港的比赛场地,他直言这是一个全新的体育馆,感觉“非常高级”。面对即将迎战的顶尖高手,这位14岁少年对自己的优劣势有着清晰的判断。“相较于其他选手,我在体能和力量方面可能不是最强的,”他分析,“但我的优势在于没有太多压力,以学习的态度参赛,可能会做出更有创造力的动作。”
这种将大赛视为学习过程的“空杯心态”,或许正是他能够一路过关斩将的秘诀。他用“专注”来形容自己在剑道上的状态,“因为必须时刻关注对手的动作和整场比赛,不能有丝毫放松。”从四岁首次接触击剑到如今站上全运赛场,十年磨一剑,击剑于他而言,早已超越一项运动本身,“击剑运动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能够帮助自己排解情绪和面对困难。”
(赛场上的赖棋勇)
偶像力量:追光而行,江旻憓的坚持是前行灯塔
在赖棋勇的击剑道路上,香港击剑名将、被誉为“剑后”的江旻憓是他心中耀眼的光。当被问及对此次香港之行的期待时,他毫不掩饰对偶像的钦佩与向往:“如果能看到江旻憓会很高兴,希望能再次得到她的签名和合照。”
缘分早已在四年前种下。他回忆道,当时江旻憓曾到他训练的地方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那时自己年纪尚小,未能一同练习,但偶像的风采已深植心中,“江旻憓的坚持和不放弃是对我影响最大的特质。”此次以参赛选手的身份来到香港,他感觉自己与偶像站在了同一个竞技台上,“距离偶像江旻憓又近了一步”,这本身就是一种梦想的实现与传承。
(10岁的赖棋勇与江旻憓合影)
香港印象:湾区少年的大舞台与小确幸
作为在大湾区成长的年轻一代,赖棋勇对香港并不陌生。他透露,自己来香港比赛和训练的机会比较多,并曾与香港青年队的队员一同切磋。频繁的跨境交流,是他作为大湾区年轻运动员成长经历的自然组成部分。
在他眼中,香港这座国际都会“人很多,有很多好吃的”。质朴的印象背后,是湾区生活圈日渐融合所带来的亲切感。他亦观察到,香港观众对击剑运动有着更纯粹的喜爱。这次,他期待能在这片熟悉又充满挑战的赛场上,与更强的对手切磋,感受差距,并在未来有一天能够打败他们。谈及此次冲击全运决赛的目标,赖棋勇非常务实:“从小组赛中脱颖而出。”
(少年剑客赖棋勇)
感恩前行,剑指未来
从得知晋级决赛时“点了许多外卖”奖励自己的激动,到如今沉着备战的专注,赖棋勇的快速成长,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采访最后,他对教练、家人和朋友表达真挚的感谢,感谢他们长久以来的支持,并期待在全运会上用好的成绩回报他们。
这位14岁的少年,正以他的专注、创造力和对梦想的执着,诠释着新时代大湾区的青春风采。他的全运之旅,不仅是一场竞技的比拼,更是一次梦想的启航。他的故事,才刚刚写下精彩的序章。
来源:香港商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