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软银集团宣布出售其持有的英伟达公司全部股份,套现5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5亿元)。同时,软银在6月至9月期间出售了价值91.7亿美元的T-MOBILE股份。
软银还与OpenAI签署了修订协议,承诺将追加投资2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2亿元),将于12月通过愿景基金2期完成全部投资。
软银进行了一系列投资,以建立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随着人工智能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大涨,软银集团的股价同样步步高升。今年以来,软银集团股价涨幅高达148%。但随着近期投资者对于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心,软银集团的股价也开始回落。上周公司股价单周下跌19%。
此前,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的个人净资产飙升248%,以551亿美元(约合3928亿元人民币)重登日本首富宝座,终结了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多年的领跑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自己也在抛售英伟达股票,今年6月至今,他已累计套现超10亿美元。
当地时间11月11日,英伟达跌近3%,公司市值一夜蒸发1431.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186.78亿元)。而就在上月底,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历史上首个跨过这一门槛的公司。
近期,AI的狂热估值已引发了全球央行和经济学家的担忧。据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的年化营收仅为120亿美元,年化亏损为80亿美元。要兑现其在AI领域1万亿美元的投入,需要持续不断的私募融资和巧妙的财务策略。
英国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相继警告,AI概念股的市值飙升至“与互联网泡沫高峰时期相似的水平”。MacroStrategy Partnership分析师朱利安•加兰(Julien Garran)甚至认为,AI领域当前的泡沫规模是当年互联网泡沫的17倍,是2008年全球房地产泡沫的4倍。
对此,黄仁勋近期多次表示反对。10月29日,黄仁勋在全球技术大会发表演讲称,人工智能模型现在已经足够强大,客户愿意为它们付费。因此反过来,这将证明昂贵的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是合理的。在大会结束后的采访中,黄仁勋又表示,“我不认为我们处于人工智能泡沫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