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成功后,公司发展又按下了加速键。
李勇务实了很多。尽管主观上团队都希望第一代产品就是毛绒玩具的形态,但最终还是拿出了一个“半成品”——BubblePal。
他说,这是极致取舍后的结果。最初是计划拿到一些IP授权,但谈判周期太长了,比如在奥特曼的授权上,就吃了好几次闭门羹。
“当时我们必须有产品出来,能帮我们低成本去培育市场,所以我就说服团队针对存量玩偶做了一个智能挂件。在我们的设计逻辑中,这是一个‘魔法泡泡’,落在玩偶身上,它就有了开口说话的能力。”李勇需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让用户了解他们的产品——把一个小硬件挂在玩偶脖子上,兔子、熊、狮子就可以“说话”了。
跃然创新第一代AI玩具BubblePal。来源:受访者
最初他对这款产品的期待是“测试市场反应”,仅备了2000台货。如果第一天能卖出50台,团队就能“开香槟”庆祝了。
但它却意外地卖爆了。去年8月正式开售,第一天就卖出了300台,这对一个售价399元的全新产品来说已相当可观。随后几天销量一直上涨,到第3天时,已卖掉了1000台。
李勇也很意外,他甚至没做好准备。刚开始直播卖货时,只有一个主播和一个客服,面对直播间涌入的几千人,根本来不及回消息。在他看来,或许是因为这是市面上为数不多拥有大模型能力的玩具,用户此前从未接触过能角色扮演、连续对话、有长期记忆的AI玩具,他们更熟悉故事机、儿童手表、智能音箱等。
2025年初,伴随DeepSeek的爆火,又带动了一波销量上涨。截至目前,这款产品已卖出25万台,销售额超过了1亿元。
李勇说DeepSeek出来之后他们的解释成本变低了,“只要告诉用户我们是把DeepSeek装进玩具里,他们就能理解我们的产品了。”融资也变得顺利,“产品卖得很好,销量数据和在小红书上的用户反馈,投资人都能看到。”他说。
今年8月,跃然创新完成2亿元A轮融资,由中金资本、红杉中国、华山资本、愉悦资本领投。有了充足资金后,李勇开始花大价钱买顶级IP授权,从而出品真正的AI毛绒玩具。
团队又推出了可拆卸的二代产品CocoMate系列,可以单独使用,也能塞进毛绒玩具内。以奥特曼的AI玩具为例,该产品能让玩具发出迪迦和赛罗的声音,并与角色拥有完全相同的世界观,售价799元。
用户越多,针对AI玩具门槛的质疑声就越多。但实际上据李勇透露,几家A股上市的玩具公司都在跟跃然创新聊合作,而不是在自己的产品里接入豆包、MiniMax的大模型。
“这件事的链条比较长,有软件、硬件、算法,还要有对情绪价值、用户场景的理解。即使产品做出来,还要考虑IP、营销。”李勇以硬件设计为例,“之前想过做纽扣样式,也可以做三角形、五角星,材质是用硅胶还是毛绒,挂绳应该多长……做完外观工业设计后,开模,再修模,流程就要几个月。”
训练模型采用的数据集也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团队对儿童用户的洞察没那么深,也能做出来,但一定没有我们做得好玩有趣。”
在李勇看来,这并非AI玩具的最终形态。他向投资人说了无数次要做“AI时代的泡泡玛特”,这意味着一定要攻占成人市场,“头部毛绒玩具公司给孩子的产品可能只占总量的20%,大部分毛绒玩具的主要消费群体其实是年轻人,不是孩子。”
来源:受访者
这条产品线已在研发过程中了,虽然李勇没有透露更多产品动向,但预计年内就会发售,将采用全新的品牌名,与儿童产品区隔开来。
“倒没有技术上的具体指标,更重要的是站在用户场景的角度。”李勇假设了一个场景:已经很晚了,你下班回家之后也很疲惫,当然希望有一个人能陪着聊天,能准确识别你的意图,给你饱满的情绪回应。
“具体到年轻人需要的情绪价值是什么,其实也不用那么纠结。一个不会说话的Jellycat就可以提供情绪价值,假设它能回应情绪,就肯定能提升产品体验,这没什么好怀疑的。”他说,“我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你偶像的一个手办,不会说话你都很喜欢了,那如果它还能模拟本人跟你聊天,你肯定更喜欢。”
在与《中国企业家》对谈的一个半小时里,技术出身的李勇很少提及产品中的技术应用,相反一直在用各种修辞强调玩具给人带来的“情绪价值”,他认为这才是玩具的灵魂。
“此前大模型提供给年轻人的情绪价值还不够,但我觉得今年应该差不多了,核心标志是端到端语音模型的成熟:成本、体验都要好起来。”如何真正走向泡泡玛特那条成功之路,李勇看上去已经有了答案,只待时间来验证。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