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湾区资讯 查看内容

紧急排查!就在家门口?感染风险正逼近上万人

2025-10-27 11:13|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录得本港首宗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昨日交代个案详情。香港文汇报记者李千寻 摄香港出现首宗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香港特区政府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昨日公布,患者为一名居于黄大仙凤德邨的82岁妇人 ...

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录得本港首宗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昨日交代个案详情。香港文汇报记者李千寻 摄

香港出现首宗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香港特区政府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昨日公布,患者为一名居于黄大仙凤德邨的82岁妇人,潜伏期内无外游纪录,日常活动主要集中于屋苑一带,目前于广华医院留医,病情稳定。衞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指出,患者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邨内,相信感染源头亦在邨内,附近20座大厦合共约8,000户、逾一万名居民有感染风险,不排除有机会发现更多潜伏个案。中心已联络有关大厦的管理公司,逐家逐户派发问卷,以及举行健康讲座,期望找出隐形个案。虽然香港目前的传播风险有所提升,但暂未见社区爆发迹象。

图为黄大仙凤德邨。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摄

徐乐坚昨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患者于本月18日出现左脚踝肿痛,22日发烧及手脚关节疼痛,当日曾向私家医生求诊,翌日转往广华医院急症室,随即入院并在无蚊环境下接受治疗。虽然患者曾于8月底前往广东省清远市,但病发前2天至12天的潜伏期内未有外游,主要在区内晨运、前往街市及接送孙儿上学等,属本地感染个案。其4名家居接触者现时均无病征,正接受医学监察。

徐乐坚进一步指出,患者仍处于急性症状期,意味她发病初期就被发现,政府有更多机会及早开展灭蚊及个案排查工作。

另外,核查之前所有输入个案后,未发现与凤德邨有直接关联,但不排除曾有症状轻微的感染者未有求医,在发病期间传染病毒予蚊子,再传播予患者,造成本地传播。

目前虽无个案集中爆发,惟徐乐坚也承认本港传播风险有所提升,市民须保持警觉。中心已开展大规模控蚊灭蚊工作,「若所有防蚊措施落实后,在基孔肯雅热最长12天潜伏期内无新增个案,才可认为风险下降,料可于下月中旬重新评估传播风险。」



街坊倘现病征 速联络防护中心

衞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表示,基孔肯雅热的病媒白纹伊蚊,飞行距离较短,仅约200米,所以以患者住所为中心划出一个半径200米的圆形,范围内的8,000户居民有感染风险,中心呼吁该些居民如在10月起出现发烧、关节痛、出疹等,应尽快联络中心热线2125 2373,中心每天朝九晚八接受市民查询及求助;并于凤德商场二楼设立临时医护站,安排医护人员为有发烧、关节痛或出疹症状人士提供评估、验血及转介服务。



防护中心已提醒附近学校加强防蚊

同时,中心已于昨晚举行网上讲座,由医生讲解基孔肯雅热的病征、如何预防受感染、如何正确使用昆虫驱避剂等。中心并会发信予医生、医院、学校及院舍,并透过基层医疗处通知黄大仙区私家医生,讲解基孔肯雅热的最新情况,提醒他们加强病例监测。区内有3间学校,欧家荣指今年开学后已多次发信提醒校方加强校园防蚊,中心将进一步跟进其落实情况并督促校方排查学生疑似症状。

食环署职员在屋邨派发传单,教导市民防蚊。 香港文汇报记者北山彦 摄

食环署防治虫鼠主任主管霍明茵表示,已在患者住所及其活动地点加强灭蚊,并加强高风险地点如楼盘的巡查。她补充,凤德邨所属区域钻石山的诱蚊器指数自上月以来均低于10%,反映蚊患分布并不广泛,署方仍会于患者途经位置额外投放诱蚊器,监察蚊患情况。署方亦将原先在分区指数达20%时启动的强化控蚊工作,改为指数达10%即启动,以降低传播风险。

人员于屋邨附近喷灭蚊烟雾。香港文汇报记者李千寻 摄

房屋署已提醒凤德邨业主立案法团配合相关部门的灭蚊行动,加强屋邨日常清洁及防治虫鼠工作,加快清理积水同垃圾。该署亦会与业主立案法团紧密联系,在有需要时提供合适协助。

基孔肯雅热是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不会人传人。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痛、肌肉痛、头痛、恶心、疲倦及皮肤红疹,一般持续数天,部分患者的关节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虽然重症及死亡情况十分罕见,但新生儿、长者及长期病患者属高风险群组。

截至前日下午5时,本港今年共录得46宗输入个案,当中一名年长患者因并发多个器官衰竭死亡,其余患者病况轻微。

来源:香港文汇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