氹仔施督宪正街历史悠久的三婆庙、医灵庙及观音堂门外乃至横街窄巷的土地公瓷制塑像,昨日早上被发现不翼而飞,三庙负责人立即报警并通知文化局,局方随即派员到场跟进。 文化局回复本报查询时指出,就是次失窃事件,该局在获悉后已立即派员视察了解,并与庙方协调沟通,事件已由警方跟进调查。局方后续将密切关注情况,并会加强与庙方沟通,共同研究增加防盗设备等预防措施。 就三庙土地公同时被盗窃,身兼文化遗产委员的庙宇节庆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陆南德、氹仔坊众联谊会理事长陈自成及氹仔社区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林家全强烈谴责,昨日上午到现场了解情况。三人综合各庙代表意见指出,氹仔旧城区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存多座庙宇,同属澳门文化遗产。今次涉事的医灵庙,始建于清光绪廿六年(1900年),观音堂建庙于清光绪廿八年(1902年),三婆庙更始建于清道光廿三年(1843年),见证氹仔沧海桑田。 据三庙负责人初步估算,超过10尊不同尺寸及造型的土地公瓷制佛像被偷。部分庙宇的香炉功德箱等早前也曾被打翻,这些事件估计分别发生在早上和深夜,显见该区街道安全仍有加强空间。 “土地信俗”不仅列入澳门非遗名录,更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他们建议:一是希望在氹仔旧城区及庙宇周边增加警力部署,针对高风险时段和地点重点防范,迅速应对潜在犯罪风险,确保文物安全。二是实施定期与不定时巡逻机制,特别在夜间和清晨等易发事件时段,有效使用“天眼”系统,提升整体社区安全系数。三是透过教育宣导和安装数码监控系统,并设举报热线,强化多元文化主体的协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