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卫生局公布
9月份共接获1073例
流感病例申报
较去年同月增加6.4倍
而今年报告的毒株
主要为甲型H3N2
同为澳门常见毒株
内地专家指出
由于毒株与去年不同
大众对新毒株的免疫力会更低一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今年日本从10月份就开始进入流感季,比往年要早了一个多月。此外,英国、德国、意大利近期也发现流感病例开始明显增加。很多专家认为今年流感季可能会更早一些,另外感染人数会更多。
从毒株类型上来说,今年报告的毒株主要是甲型H3N2,而去年是甲型H1N1,因此大众对今年流行的H3N2毒株免疫力就会更低一些,要引起重视。
临床上来看,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主要症状都是发热、咳嗽、咽痛,全身的酸痛、乏力和头痛都比较明显。

普通感冒往往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轻微。如果出现突发高烧、全身酸痛乏力、头痛等症状,要高度警惕流感。
据澳门卫生局最新公布,9月份共接获1,073例流行性感冒病例申报,较去年同月的145例增加6.4倍,较前一个月的616例增加74.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常见于冬春季(1月至3月)和夏季(6月至8月)。澳门最常见的流感类型为甲型流感(H1N1及H3N2)及乙型流感。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病者的口鼻分泌物传播。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痛、流涕、咽喉痛及咳嗽等。虽然多数患者可自行痊愈,但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另外,根据流感样疾病监测数据显示,本澳近期流感病毒渐趋活跃,10月5日至11日一周流感阳性率达12.2%,已接近13.1%的预警线;与此同时,仁伯爵综合医院和镜湖医院每日到急诊就诊人次均有所上升。故不排除本澳有机会提前进入流感高峰期,卫生局提醒高风险人士应尽快接种流感疫苗。
卫生局为保障长者、慢性病人、孕妇和幼儿等高风险人群及居民的健康,自9月30日起已优先为流感高风险人士免费接种2025至2026年度季节性流感疫苗;而医护人员也持续推动长者接种流感疫苗,加快安排院舍、托儿所及中小幼学校等重点场所进行集体接种。截至10月16日,已有近4万2千人接种流感疫苗,各类高风险人群接种率均较去年同期高。
卫生局强调,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措施,接种后一般要至少2至3星期后才能产生足够抗体。而孕妇、幼儿、长者及慢性病人士等,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产生严重并发症,应在11月下旬前尽早接种当季流感疫苗。此外,日本卫生部门日前宣布已进入流感流行季节,对于有紧急需要前往当地的本澳居民,出示入学证明或机票等证明后,可到卫生中心或卫生站优先接种。
最后,卫生局10月21日接获7宗流感样疾病群集性感染报告,具体如下:
第一宗,共12名女患者,均是南湾家辣堂街圣罗撒女子中学中文部幼高明班学生;
第二宗,共19名患者(13男6女),均是亚马喇马路濠江中学高一4及高一5班学生;
第三宗,共10名女患者,均是罗理基博士大马路圣罗撒英文中学P6F班学生;
第四宗,共25名患者(15男10女),均是筷子基街广大中学初一丙、初三乙及高一丁班学生;
第五宗,共10名患者(4男6女),均是台山中街圣若瑟教区中学第五校(中文部)初二丁班学生;
第六宗,共7名患者(6男1女),均是林茂海边大马路劳校中学附属幼稚园K3B班学生;
第七宗,共47名患者(37男10女),均是海洋花园第二街培华中学初二甲、初二乙、初二丙、初二丁及初二戊班学生。
上述患者于10月16日起出现发热及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已就医,病情较轻,未见重症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经调查,7宗群集性事件共53名患者的甲型流感病毒快速检测呈阳性,其他患者暂没有检出病原体。有关场所已加强清洁消毒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患病人士隔离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