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湾区资讯 查看内容

妻子向港警举报丈夫:香港对这一行为“零容忍”!

2025-10-18 09:43|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就在昨晚(16日),香港发生了一起残忍的案件。有人向香港警方报案,举报自己的丈夫。她的丈夫,竟然殴打自己的孩子!孩子甚至被打到呕吐!图源:香港01圈妹得知消息时,非常心疼受伤的小朋友!要知道,这名小朋友才 ...

就在昨晚(16日),香港发生了一起残忍的案件。


有人向香港警方报案,举报自己的丈夫。


她的丈夫,竟然殴打自己的孩子!孩子甚至被打到呕吐!


图源:香港01


圈妹得知消息时,非常心疼受伤的小朋友!


要知道,这名小朋友才7岁。小小年纪,本应在家人的呵护下,无忧无虑成长。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然而,却遭到来自家人的非人对待!


这一起案件,也让香港的“儿童保卫战”再次浮出水面。


图源:文汇报


被抛到地上的孩子


圈妹了解到,这名港男对自己的孩子拳打脚踢,仅仅只是因为孩子大喊不想睡觉。


更恐怖的是,他不仅用右手击打儿子背部三次,还捉住小朋友的衣领将其抛到地上!


男孩也因为撞到地上的玩具不幸受伤。


在男孩妈妈报警后,救护员赶到现场,发现男童的头部、脸以及手均受伤,还出现了呕吐的症状。


在伤势得到处理后,男孩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治理。男孩的父亲则被香港警方拘捕。


图源:香港01


也是在同一天,香港还有一名4岁小女孩因为疑似遭到虐待,被送往医院检查。


图源:香港01


根据圈妹掌握的消息,因为小女孩的身体以及家庭原因,一直有社工跟进关注其情况。


然而,社工当日带小女孩去诊所看病时,医生却发现女童身体状态异常,怀疑监护人疏于照顾,于是社工选择报警。


图源:香港01


尽管女孩身上没有明显伤痕,但还是被救护车送到医院检查。警方则在调查事情详情以及负责人。


这2起看似个案的事件,却让香港一个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再次受到关注。这个问题,关乎香港儿童的未来。


图源:大公文汇


来自亲人的伤害


圈妹在翻阅资料后,发现了一组令人“后背发凉”的数据。


根据港府的统计,2024年登记的虐待儿童个案高达1,504宗,创下10年来的新高!


图源:香港01官网截图


其中,身体伤害是香港小朋友面临的主要威胁,比例接近40%。


图源:香港01官网截图


但更令圈妹感到震惊的是,香港小朋友所面临的危险,居然就来自他们身边!


在这些案件中,有超过6成的施虐者是儿童的亲人,例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图源:点新闻


或许大家会好奇,有着血缘关系的至亲,尤其是父母,为什么会对丝毫没有还手之力的孩子下狠手?


一方面,这和一些香港家长的传统观念有关。


有的香港父母,仍然相信“棍棒教育”,认为“不打不成才”。


图源:星岛头条


圈妹从一项调查中了解到,超过20%的香港儿童曾被家长体罚,当中更有儿童被体罚5次或以上!


图源:香港01


另一方面,这也和很多港人的心理状况有关。


香港生活节奏快、生活成本高


一些香港家长虽然无意虐待儿童,但是来自生活、社会环境的压力让他们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最终便向小朋友发泄。


图源:香港01


但在圈妹看来,无论出于什么理由,暴力就是暴力,不仅不利于教育,反而会给儿童造成难以抹灭的创伤。


图源:香港01


有专业人士就指出,受虐儿童出现精神问题的风险比一般儿童高出好几倍,甚至有曾被虐待的儿童长大后又对下一代施加暴力,影响十分深远。


图源:香港01


这令圈妹感到十分痛心,本该推动香港未来发展的儿童,却在暴力中成为了“凋零的花朵”。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重拳出击


为了保护这些“花朵们”,港府对于虐待儿童案件也是严肃处理。


在香港,家长对儿童的“惩罚”如果构成虐待或疏忽照顾,就会触犯《侵害人身罪条例》。


一旦定罪,最高可被判监禁十年!


图源:电子版香港法例


圈妹了解到,2018年,一名5岁香港女童因在家中被亲生父亲和继母长期虐待致死,身上的伤痕多达133处!


图源:网络


大快人心的是,法院最终以谋杀罪名判决父亲与继母终身监禁!女孩的外婆则因疏忽照顾儿童,被判监禁5年。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不仅如此,港府制定的《强制举报虐待儿童条例》也会在明年1月正式生效。


根据相关规定,社工、教师、医护人员等专业人士在工作期间,假如发现自己接触到的儿童可能正遭受严重伤害,必须尽快向有关部门举报。


图源:香港01


如果发现小朋友受到伤害但没有举报,一旦定罪,最高可被处监禁三个月及罚款5万港币!


这项条例也是为了帮助相关部门及时识别及介入严重虐待儿童案件,为香港儿童建立一个全面而有效的保护网。


图源:大公文汇


这些严厉的法规,也让一些人调侃,想打孩子就去隔壁深圳。


图源:小红书


当然,玩笑归玩笑。在圈妹看来,港府的这一系列举措,本质上也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


小朋友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价值,不应被视为父母的附属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与权利,不仅是家庭教育的起点,更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图源:香港01


在香港这样一个追求多元、尊重法治、重视人权的社会,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在被看见、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也是延续城市精神所需要的。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只有对生命抱有尊重、对弱者抱有怜悯之心,才能让这些小朋友健康成长,成为塑造香港未来的重要力量。

来源:港漂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