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徐汇西岸的大砼仓变身巨型“复古游戏机”,以“治愈能量罐”为主题的投影秀勾起了人们的电子游戏记忆。
大砼仓顶部,赶在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前开店的布朗石餐厅扎扎实实地“吃”到了“光影福利”,国庆假期以来,每天只有下午一到两个小时没人排队。
像布朗石餐厅这样销售额搭上光影节“快车”的商户,在徐汇西岸比比皆是。
今年国庆假期前三天,
西岸梦中心日均客流超过10万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长217%,
销售额同比增长96%。
尤其是餐饮业,晚间营业高峰,
60多家餐厅全部满客。

砼仓投影秀“治愈能量罐”,图片右侧有橙红色灯光的建筑就是几间新开的餐厅。 陈玺撼摄
激发商旅文体等各个领域的活力,正是上海连续两年举办国际光影节的主要目的,但具体怎么激活,只靠光影本身的魅力是不够的。
徐汇区绿化市容局局长龙佼表示,徐汇西岸十几座光影艺术装置在设计时数易其稿,既要兼顾观赏性、互动性,也要注重与周边商户、环境的融合,“真正用光影‘点亮’经济和消费”。
比如,西岸南侧的雾森灯光秀,变幻的光影透过水雾和树冠洒在步行道上,吸引家长带着孩子从岸边走入树丛“追光逐影”。没走几步,便能看到奇利斯美式小餐馆独特的酒桶外摆位,落座边吃边看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正是嗅到了光影节强大的引流作用,大砼仓内三家餐厅不约而同地选在国庆假期前开业,在他们看来,“治愈能量罐”投影秀几乎就是为商户量身定制的。
在附近值守的安保师傅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最近他被投影秀观众问到最多的问题是“砼仓怎么上去?”据他观察,这些原本看到砼仓上有人,打算也上去拍照的游客发现餐厅后,多数都留下来成了顾客。
日均超过10万人次的大客流让平日里生意一般的餐饮都进入了满负荷状态,尤其是离岸边相对较远、没有一线江景的餐厅,也因为光影节笑得合不拢嘴。

奇利斯美式小餐馆独特的酒桶外摆位,就在雾森灯光秀隔壁。 陈玺撼摄
将视线移到虹口区的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精心的光影设计也带来了高人气,国庆假期至今,这里日均客流达到5万人次。
位于三楼一角的品庐粤菜馆压根没想到,几步路外的观景平台竟然成了光影节热门打卡点,直接让他们今年国庆假期的营业额翻倍,将近晚上十点还有客人用餐。
这背后的秘诀就是商场为光影节打造的“瑶台幻梦”光影艺术装置——在海派建筑的屋顶上,一群玉兔在月亮和爱心的海洋里欢腾跳跃。跟随网络种草攻略来打卡拍照的游客,一大批“顺路”走进了粤菜馆。
“只有光影艺术装置是不够的,客人既然来了,我们就要有足够的理由留住他们,前提是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滨港商业中心副总经理崔怡怡给记者分析了商圈的客群结构:两个“三七开”。
第一个“三七开”:三成是“老上海”,七成是中青年家庭,“老上海”喜欢海派文化,中青年家庭偏爱时尚、亲子、宠物消费。
第二个“三七开”:三成是虹口本地居民,七成是其他区居民或长三角地区为主的游客。相比传统社区型商业,这样的客群结构更需要频繁的业态更新来刺激消费,不够时尚就抓不住用户。
这种客群结构决定了商场里沪语脱口秀的火爆,国庆假期每天1000张票已售罄,上座的观众恰巧也是“三七开”。不少年轻人会带爸妈来看,让脱口秀演员告诉他们现在的职场和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是怎样的,亲切的沪语也吸引了很多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的中老年本地观众。
同样的客群结构还出现在了鹅岛精酿啤酒餐厅的外摆位上,打卡完巴金图书馆的建筑投影秀,中青年和老年游客不急着赶地铁回家,而是“顺路”点上一杯,小坐片刻,感受秋夜的弄堂氛围。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场合,提供游客想要的商业服务。”崔怡怡坦言,光影节开了个好头,能否接住“泼天的富贵”,还得靠商家自己努力。

三楼室外平台是拍摄“瑶台幻梦”的推荐出片点位,周边餐饮受益明显。 陈玺撼摄

巴金图书馆的建筑投影秀吸引大批游客。 受访者供图
光影节的功能除了吸引客流、带动消费,还能成为一张产业未来发展的名片。
再次回到徐汇西岸,7米高的“亚”字牌“大灯泡”令人印象深刻,80块LED显示屏灵活变换图案、播放动画,不仅拍照出片,还能跟游客互动,收获众多粉丝。
既要看热闹,也要看门道。“这是双面光电玻璃在国内景观灯光领域的首次商业化利用。”上海飞乐投资有限公司品牌运营中心总经理乐添佳表示,这款产品此前主要应用在玻璃幕墙等场景中,这次为了达到景观级效果,亚明照明和铭濠科技联合攻关了多项技术,为了让玻璃更通透,还用上了自主研发的全新芯片。
另据透露,“大灯泡”已经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并提交了新型户外广告设施的申请,正在进行方案论证。
“大灯泡”在光影节期间不直接带来真金白银,品牌和投资方看重的是平台作用和将来的溢出效应。因为“大灯泡”在新型户外广告市场有较大潜力,以亚明照明渴望合作的某快餐品牌为例,不仅能将品牌以几十种不同的方式呈现,还能通过现场扫码、拍照打卡等方式,开展互动性更强的商业推广活动,这类优势是传统户外广告普遍缺乏的。
乐添佳坦言,光影节就像是媒人,让老百姓喜欢的同时,把百年民族照明企业的转型潜能介绍给五湖四海的业内人士,这也是举办上海国际光影节的题中应有之义。

亚明照明和天文摄影师祝立群合作的限时版“大灯泡”,展现了多张天文摄影作品。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开幕至今,亚明照明已翻新了十多次“大灯泡”,每次都是不同的展现内容。 陈玺撼摄

“大灯泡”在新型户外广告市场有较大潜力。 陈玺撼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