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企业动态 查看内容

瑞凯中国CEO刘浩然:上市企业应与市场保持高频沟通,打造长线预期 ... ...

2025-10-8 08:26|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上市只是资本运作的开始,如何做好发行和后市管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这是在9月26日于广州举行的第一届“大成大湾区资本市场论坛”上,瑞凯集团亚洲中国区主席、首席执行官刘浩然针对目前港股上市热潮 ...


“上市只是资本运作的开始,如何做好发行和后市管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这是在9月26日于广州举行的第一届“大成大湾区资本市场论坛”上,瑞凯集团亚洲中国区主席、首席执行官刘浩然针对目前港股上市热潮强调的观点之一。

论坛上,刘浩然发表了题为《港股投资:从宏观对冲到IPO基石/锚定》的主题演讲,随后接受了《星岛》记者的专访。他在总结资本市场不同资金特点的同时,详细介绍了上市企业应如何做好发行与后市管理的方法,为赴港上市企业答疑解惑。

瑞凯集团亚洲中国区主席、首席执行官刘浩然

家族资金成资本新贵

据了解,瑞凯集团是一家国际化多元投资机构,近年来积极拓展与中国市场密切相关的投资与合作,包括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公司的机器人私募基金等,并与香港投资推广署联合推动家族办公室生态建设。

作为瑞凯集团中国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浩然拥有超过十年的资本市场经验,主导参与的投资与交易规模超过250亿美元。

提及今年以来港股资本市场的热度,刘浩然认为,背后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港股资产质量在提高。大量内地的AI、机器人等企业赴港上市,不仅带来了其背后的投资资金,也带动资产质量提升,使得港股市场活跃度及流动性提高,又间接吸引了更多的新资金进入,在港股市场聚集。

目前港股资本市场的投资人类型主要有三类:一是由国资、公募、私募组成的中资;二是港资和外资;三是单一家族办公室,即富人的家族资金。

不同背景的资金有着不同的投资偏好,如公募投资者更看重板块、高流动性,以及标的被纳入各种ETF产品和指数的可能性;私募投资者大部分追求灵活度和想象空间,对收益率追求较高。

港资投资者中,不少是从大的家族集团分拆出来的投资板块,一般会长期持有,因此更追求分红稳定以及治理清晰,重视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健康程度。

刘浩然向《星岛》记者表示,港股本身具有连接中国及海外资本市场的定位,核心在于多元化的资金汇聚及交易。鉴于地缘政治等多方因素的影响,目前大量欧美资金要回流港股实际有一定的顾虑和难度,因此近两年港交所在加大力度拓展新的资金来源,如中东资金、家族资金等。

据了解,早在2023年港交所就曾与沙特证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探讨在金融科技、ESG、互挂上市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机遇。此后,沙特阿拉伯推出了两只以香港为重点的ETF,目前已管理约100亿港元的资产。去年10月,港交所宣布将于2025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开设办事处,进一步拓展中东业务。中东资金也因此逐渐成为港股市场活跃度较高的外资之一。

而家族资金方面,港交所亦推出了不少创新政策,吸引高净值资金到港股市场进行投资配置。刘浩然表示,即便这些家族资金不会直接投资某个股票,但其资金也会通过基金、ETF、保险等工具进入资本市场交易,从而提升市场的流动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族资金在香港落地,这些资金背后往往有家族产业沉淀,意味着可与投资企业有更深的结合度,且灵活度更高,资源对接和圈子共享高效。

刘浩然指出,上市企业若主动提供中长期战略沟通,发挥家族优势,基于产业的深度合作,家族办公室将可成为其长期陪伴的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港股IPO新股的基石投资者数量明显增加。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43家港股上市公司共引入了189名基石投资者,平均每家公司4.39名。远超去年同期平均每家仅约1.37家的数字。

瑞凯集团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便是寻求与资金本身资源属性较为匹配的标的做基石投资,且刘浩然透露,在IPO基石投资中,比起市值规模大小,瑞凯集团更重视的是有产业结合机会的企业的IPO。

上市是资本运作的起点

对于企业而言,上市意味着可以通过募资获得发展助力。但上市募资并不代表结束,“上市只是资本运作的开始。”刘浩然强调,发挥好上市公司平台做长期健康资本运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发行是整个后市的起点。

而面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企业应设定一套不同的投资亮点和投资故事,给予投资者一定的信心,这样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取得融资。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刘浩然在演讲中针对发行、市场预期管理、融资规划等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例如上市企业应与市场保持非常高频的沟通,从而给投资者打造一个长线的预期。“我们建议企业每隔一周或者一周半都得有发声,无论通过媒体还是公告,或者线下一对一。”

基于市场预期的管理,企业上市后要灵活应用港股资本市场多元化的金融工具,规划匹配相应的资本运作,才能最大化企业资产价值,而非只聚焦于IPO的一次性募资。

以大热的创新药领域为例,《星岛》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近几个月已先后有10余家创新药企业披露了配股融资计划,包括荣昌生物、科轮博泰、君实生物、神州细胞、歌礼制药、康方生物、圣诺医药、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等,其中不少都是在披露了最新业绩数据、临床数据或管线对外授权交易等动作后。

“在股价合适的时候做增发或者资产收并购,将股价做实,变成资产的沉淀,这样就能最大化经济价值。”

来源|星岛记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