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企业动态 查看内容

娃哈哈开始抓人了,什么信号?

2025-10-4 09:24|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杭州,娃哈哈总部。因为掌门人离世,一场变革正在风起云涌中。10月2日,娃哈哈集团核心成员、宏胜饮料集团生产中心总监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审查。立案通知书已送达娃哈哈集团党委, ...


杭州,娃哈哈总部。
因为掌门人离世,一场变革正在风起云涌中。
10月2日,娃哈哈集团核心成员、宏胜饮料集团生产中心总监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审查。
立案通知书已送达娃哈哈集团党委,未经纪检委同意,集团不得批准严学峰出国、辞去公职、晋升或办理退休手续,也就是说,严学峰失去“自由”了。
知情人士透露,严学峰被调查是出于“私人原因”。但很多人都非常清楚,严学峰并非普通高管,而是掌握着近190家娃哈哈关联公司,是宗馥莉的核心副手!
作为宏胜饮料集团的生产中心总监,他是宗馥莉掌控的“宏胜系”核心高管之一,也是宗馥莉的左膀右臂。如今,这位宗馥莉心腹被立案调查,释放出娃哈哈内部矛盾公开化的强烈信号。
严学峰被查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不仅因其身份特殊,更因他背后牵扯着娃哈哈庞大的利益网络。工商信息显示,严学峰在与娃哈哈有关联的近190家公司中担任监事。
这个数字令人震惊,也侧面反映出“娃哈哈系”企业结构的复杂程度。
在严学峰之前,宗馥莉已经在娃哈哈内部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她将员工和经销商的合同关系逐步转移到其控制的宏胜饮料集团旗下,同时陆续调整多家原娃哈哈关联公司的股权架构,将其纳入“宏胜系”版图。
这些改革措施在传统色彩浓厚的娃哈哈内部引发了不小震动。
严学峰被调查的同时,另一场关乎娃哈哈命运的变革正在上演——品牌更名。一份流出的娃哈哈公司文件显示,这个家喻户晓的饮料品牌正考虑从2026年起启用新名称“娃小宗”。对于无数喝着AD钙奶长大的消费者来说,这一变化来得有些突然。

表面上是品牌标识的更换,实则折射出企业内部的深层治理问题。从股权结构看,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有娃哈哈46%的股份,宗馥莉本人持股29.4%,而职工持股会占有剩余24.6%的份额。
这意味着“娃哈哈”商标不属于宗馥莉个人,而是归属于娃哈哈集团。按照公司章程,使用这一商标需要得到全体股东的一致批准。
今年初,宗馥莉曾尝试将387件“娃哈哈”商标转移到她个人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但这一计划未能如愿推进。商标转移受阻后,推出新品牌成为她不得已的选择。
通知文件中的表述点明了关键困境:“因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
品牌更名的博弈之外,宗馥莉在司法战线也遭遇挫败。9月26日,香港高等法院驳回了宗馥莉方就2025年8月1日已作出的禁制令及披露令提起的上诉。法院同时判决宗馥莉方须支付原告本次申请的费用。
这一司法挫折与今年7月爆发的遗产争夺战直接相关。
2025年7月,三名自称宗庆后非婚生子女的原告——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向香港高等法院及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同步发起诉讼。三位原告主张的权益包括:追索21亿美元离岸信托资产,以及分割宗庆后生前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4%股权。
按当前市值计算,争议标的总额高达350亿元人民币。
若争议股权归属变更,将直接动摇宗馥莉对企业的控制权。目前娃哈哈股权结构为“国有资本—职工持股平台—宗馥莉”三方制衡。若原告胜诉,股权结构将重组为“国有资本—职工持股平台—多名子女”的复杂格局,可能引发长期治理动荡。
细细剖析,你会发现宗馥莉实际上在娃哈哈体系外,早已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宏胜系”饮料帝国。
2003年成立的宏胜集团,在股权上与娃哈哈并无关系,穿透来看由设立在海外的离岸公司恒枫贸易有限公司100%持股。而恒枫贸易由宗馥莉实际控制,这也使得宗馥莉对宏胜集团拥有实际控制权。
掌舵娃哈哈后,宗馥莉推行了一系列“扶植宏胜系,去娃哈哈化”的举措。
她将原娃哈哈13个核心部门逐步替换为宏胜饮料人员,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大换血,老臣退出,宏胜系高管入驻。在销售资源整合上,12省经销商合同主体也逐步变更为宏胜系公司,东北、西北市场销售资源全面转移至宏胜体系。
几乎同一时间,娃哈哈关停了深圳、大理、重庆等多地的18家工厂。与此同时,宗馥莉掌控的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却在不断加大对娃哈哈产品工厂的投资建设力度。
一场向“宏胜系”战略转移的大戏正在上演。

宗馥莉为“娃小宗”定下了年销300亿的目标,这相当于娃哈哈往年销售规模的八成左右,目标可谓雄心勃勃。
但这个新名称在消费者中的接受度如何,尚待时间验证。有消费者反馈,“娃小宗”听起来少了几分亲切感。也不知道是哪个凤雏给出的主意。
品牌名称的变更看似简单,实则关系到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娃哈哈这个名称本身带有欢乐童真的意象,而“娃小宗”则更多地强调宗氏家族印记,两者给消费者的感受不尽相同。
经销商们的反应更为直接。“绝大多数经销商难以接受这个变化,”一位与娃哈哈合作超过二十年的经销商这样评价品牌更名计划。
娃哈哈拥有近万家经销商组成的销售网络,这是它过去成功的重要支柱。经销商们担心的是,新品牌意味着需要重新进行市场培育,投入更多推广资源,且要面对不确定的市场接受度。
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产品,谁也不敢保证投入能否获得回报。超市货架上,娃哈哈产品堆头上熟悉的logo依然醒目。但不久的将来,这些标识可能将被“娃小宗”取代。
严学峰被查、商标更换、官司败诉,这三者看似独立,实则串联起一条娃哈哈权力交接过程中的激烈斗争线。
宗庆后时代,凭借他个人的威望与手腕,再加上“体外娃哈哈帝国”与职工持股会的双重支撑,微妙的平衡得以维系。而对于行事雷厉风行却根基尚浅的宗馥莉来说,她尚未能驾驭这样的“平衡术”。
娃哈哈的困境是中国混改企业的“压力测试”。国资监管、家族控制与市场化经营的三重矛盾,在此刻全面爆发。
所以现在回到标题:娃哈哈开始抓人了,什么信号?我认为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国资不再陪跑,利润输送的“体外循环”时代结束;
第二个:家族内部进入“遗产保卫战”,谁先动手谁占先机;
第三个:品牌护城河被自己人掘堤,消费者信任崩塌只在一瞬。
等待她的,或是父亲用30年垒起来的城墙,在自己手里一夜塌方。到那时,她不是“宗庆后之女”,而是“娃哈哈最后一任总裁”。
杭州的天气越来越冷,桂花谢了可以等明年再开。
品牌垮了,就只能沦为时代弃子。
来源|燕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