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仔发现,香港的超市,好久没这么“卷”了。
最近,一场由内地电商巨头引发的超市大战,正在悄悄席卷香港。
继早前收购本地老牌“佳宝超市”后,京东又和华润隆地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明年在湾仔开设香港首间京东MALL(京东超市)实体店。
这一连串的布局,不仅显示出京东对香港市场的重视,也直接点燃了本地零售行业的战火。
面对挑战,香港本地的连锁超市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惠康超市、日本城等率先出手,直接掀起一场降价战。
通仔这两天特意去周边的超市和小店逛了一圈,发现这场减价潮已经全面展开,不少商品的价格非常有吸引力,看得通仔忍不住想多挑几样。
以一款700毫升瓶装水为例,过去在小店的售价大概为5港元,超市价格通常更高。
但最近,超市直接把价钱拉到2.9港元一瓶的震撼水平。
还有一款捞面,往常是市民去小店“扫平价货”,但如今,超市售价比小店还要便宜整整5港元!
面对未来可能更激烈的价格战,扎根香港80年的惠康超市表示,将一边拓展采购地区,引入更多平价新鲜蔬果;另一边与叮咚买菜合作推出低价蔬菜,同时加强网购配送服务,以此稳住自己的市场份额。
而另一个本地电商巨头HKTVmall则计划推出“淘品直送”专区,以“内地同价”吸引消费者。
其75间线下门店也将同步配合,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购物体验。
价格战打得火热,但并非所有超市都跟得起。
有中小型超市老板坦言,连锁超市凭借规模优势,能做到“品质升、价格降”,小店根本无法在价格上竞争。
于是,不少中小超市转而靠打“街坊人情牌”和特色商品突围。
比如,佐敦一家经营40多年的南货店(售卖南方特色商品),靠金华火腿、上海粽等家乡特产锁定老顾客,坚持走“人情味”路线。
香港仔的“新龙超市”则直接摆出“全港最低价”姿态,一罐可乐仅售4港元,还直言“不惧对面刚被京东收购的佳宝”。
超市“厮杀”,受益的自然是消费者。
通仔发现近期多家超市频繁推出九二折、八八折等全场优惠,吸引大量市民抢购。
还有超市高层直接与内地农场签订全年合约,确保蔬果质优价廉,结果每次都引得市民大排长龙,场面相当热闹。
从数据上看,虽然香港超市市场只服务约750万人口,但需求非常稳定。
今年6月,香港超市货品销售额按年仍然增长0.4%,说明即使竞争白热化,行业整体依旧维持健康发展。
这场超市大战,表面是价格比拼,背后却是香港零售业格局的重塑。
无论是超市巨头的供应链优势,还是小店的街坊情怀,最终能留住顾客的,永远是“好货、好价、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