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回顾超强台风“桦加沙”吹袭本澳指出,其打破多项气象纪录,包括打破当局自1968年有记录以来,首次于同一年内,两度发出十号风球;以及生效时间最长的十号风球,达10.5小时。
回顾十号风球生效期间,本澳各区录得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达12级,最高阵风更达14级。 此外,热带气旋信号生效期间,整体达八号风球风力或以上时段长达15小时。
一般而言,发展成熟的热带气旋会出现“风眼”,围绕风眼的眼墙区域便是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雨的区域。当热带气旋发展至一定强度时,常会出现眼墙置换的现象,产生“双眼墙结构”。此时其外围的雨带会形成新的“外眼墙”,而原来的“内眼墙”则逐渐消失。这个过程中,热带气旋强度会暂时减弱,但当新眼墙成功发展并取代旧眼墙时,热带气旋会重新增强。 “桦加沙”进入南海后,以偏西北偏西方向靠近广东沿岸,于本澳以南约90公里掠过。虽然并无正面吹袭本澳,但由于“桦加沙”一直维持“双眼墙结构”,其“外眼墙”最大风雨区域持续影响本澳,造成持续的12级飓风。
“桦加沙”环流广阔、强度高、且采取相当接近珠江口的路径,所造成的风暴增水显著,加上与天文潮高潮位重叠,风暴潮威胁相当大。最终,“桦加沙”为本澳带来大范围的严重水浸,内港一带最高水浸高度达1.51米,达红色风暴潮警告级别。
虽然预料“桦加沙”将逐渐远离本澳,持续以偏西方向移动,大致趋向广东西岸,但预料其残余云雨带仍会为本澳带来大骤雨及雷暴,居民需要注意暴雨风险。此外,另一热带气旋“博罗依”本周后期会进入南海,按现时预测大致趋向海南岛以南海域,与本澳保持较远距离,当局会密切留意其动态。 “桦加沙”掠澳未酿重大事故 澳门保安司司长、民防行动中心联合行动指挥官黄少泽昨晚总结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的工作,强调在行政长官领导下,各部门齐心协力提前做好预警和应对部署,尽管本澳曾遭受12级飓风吹袭和出现大面积水浸,但未有酿成重大事故,并在短时间内让社会基本复常。又称此次应对工作,充分体现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居民配合的现代民防模式,并呼吁大家继续保持警惕,共同筑牢社会安全防线。 黄少泽表示,今次八号或以上风球共历时30小时。台风期间,有赖各民防机构成员充分沟通、紧密配合,各项预警发布、应对部署和防范措施都能提前到位及有效落实,充分体现各架构成员坚持底线思维,具备极强危机意识和高效协作、团结一致的精神,共同保障居民和旅客的安全及财产安全。黄少泽对全体民防架构成员、社区民防联络机制成员的通力协作、各前线人员的辛劳付出及居民的理解配合表示衷心感谢。黄少泽并转达行政长官岑浩辉的慰问短讯,向各范畴公务人员,尤其是民防架构成员致意,“大家辛苦了”,并希望大家努力做好最后各项复原工作。 另外,黄少泽表示,低洼地区疏散撤离计划于前日下午5时完成,共撤离9,070户共3,226人,户数多于人数因涉多间商铺;社工局17间避险中心及4个紧急疏散停留点开放,接收700多人次。气象局发出八号风球信号时,暂停幸运博彩场所运作,今日凌晨2时起恢复。今次录得8宗相关受伤个案中,1人因跌伤导致颅骨受损而重伤,需留医治疗,无生命危险,另外7人轻伤。
昨日澳电曾对部分低洼地区暂停供电,约1.6万户受影响,电力公司在潮水退后迅速安排复电,至昨晚已有约1.4万户已核实,复电率接近八成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