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凌晨时分,广州街坊小徐出门忘记带大门钥匙,于是在第三方软件平台上,找了一家开锁公司,双方经电话沟通,约定好时间地点,开锁师傅上门服务。
小徐说,平台标注基础开锁起步价为30元,考虑到已经是凌晨,自己又着急进家门,就没追问相关价格。“开锁师傅用铁丝撬了30秒左右,他就说打不开,我就说撬(门)吧。我的门没有反锁,他就强力撬开了,后面要我换锁,全部要多少钱,他也没告诉我,我想着应该也就200元左右。”

结果门撬开,锁换好,整套下来,开锁师傅表示要收费2100元。这让小徐不知如何是好,他说在表明没办法拿出这么多钱时,开锁师傅还言语威胁恐吓自己,“说知道我家的地址什么的”。
最终小徐只能报警,同时迫不得已线下转了900元给对方。事后小徐发觉,所谓价格表藏在一张团购券里,平台接单商家不会先报价,哪怕主动去问,对方也会含糊其词。
有律师认为,经营者提供的服务应该明码标价,部分开锁产品的宣传并没有标注价格明细,涉嫌违法。律师建议,开展服务前双方再次确认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若存在需要检查评估才能确定具体收费金额的情况时,建议了解清楚检查评估是否收费以及检查的方式是否会对锁具结构有影响。若最终还是遇到“狮子大开口”的情况,消费者要先保护好自身安全,事后可向平台申请介入处理,或者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事实上,
类似套路开锁事件此前也有发生。
8月16日深夜,上海市普陀区独居女生小慧(化名)遭遇高价套路开锁陷阱,引发关注。据报道,她在某线上平台下单25元开锁换锁服务后,两名开锁师傅以无法破解为由,将小慧家的门锁强行拆除,随后安装高价新锁,并向小慧索取费用2410元。在几经沟通之后,她最终选择按照两名开锁师傅的要求,以微信转账的方式向其支付1800元,以换取他们的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