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1年吸金13亿元!年销10亿袋,又一辣椒品牌,在6871亿元市场赚麻了 ... ...

2025-9-16 17:10|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引言顶着“鞋底板蘸着它都香”的称号,让非常难吃的“白人饭”、“哈佛蔬菜汤”、水煮菜蘸点就能多吃两碗的蘸料。让自律精英身材管理期间投降,谁能想到竟然是一包价格为5毛钱的“网红蘸料”?翠宏作为四川新晋“网 ...

引言


顶着“鞋底板蘸着它都香”的称号,让非常难吃的“白人饭”、“哈佛蔬菜汤”、水煮菜蘸点就能多吃两碗的蘸料。


让自律精英身材管理期间投降,谁能想到竟然是一包价格为5毛钱的“网红蘸料”?

翠宏作为四川新晋“网红蘸料”,价格却不“网红”。

对于抠门年轻人来说,可以买20小包的组合装,毕竟九块九的价格,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对于中产来说,100克的大包装,价格大概在11元到20元之间,也是直接拿下不用考虑。

你要是不知道怎么搭配?翠宏还包教会,不管是蒜泥白肉、水煮肉片、凉粉、凉面、牛肉、排骨、口水鸡等,只要你敢学,他们就敢教。

说来也奇怪,明明四川不产辣椒,但四川人怎么那么爱吃辣呢?

70后“辣二代”

放弃金饭碗成为辣椒个体户

2024年,这一包平价蘸料的品牌,竟然拿到了弗若斯特沙利文颁发的“翠宏蘸料一年销量超10亿袋”的证书。

给烧烤、烤鱼、火锅注入“灵魂”的翠宏蘸料,背后的“金主”是“四川翠宏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翠宏”)。

图源:餐观局

1978年,钟书红出生于四川成都,父母都是做卖辣椒的生意。

因此,钟书红身上的名号很多,有“辣椒王子”、“辣二代”等。

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已经在批发市场卖辣椒了,但不是自家种的辣椒,而是做辣椒的搬运工,批发的辣椒来自天南地北,有贵州、河南、陕西等地区。

虽然基因里不是吃辣的体质,但钟书红从小在其母亲的喂养下,算是吃辣椒长大的。

但钟书红的父母是本分的小生意人,满足于2平方米的批发摊位,并没有把生意做大做强的野心。

1998年,钟书红从西南财经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了一份优渥的银行工作,但却被他放弃了,想继续做家里的辣椒生意,好在他的父母支持儿子。

图源:餐观局

钟书红的第一个“公司”就这样成立,租了市场一间商铺,里面只有一台电脑,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部电话。

但一开始生意却没有钟书红想的那么容易,一天能售卖几十斤辣椒已经是他当时的极限,但却不是同行的极限。

好在钟书红比较细心,在市场里被他发现了商机,那便是辣椒大客户大多是外地人,他放下面子,习得做生意之前先做人的真理。

在他的努力之下,他的辣椒生意也做起来,一年收入十几万。

不满足卖辣椒

开始“倒卖”绿豆

图源:网络

钟书红的野心很大,赚了人生第一桶金后,就跑去吉林做绿豆生意,东北的绿豆在他的搬运下卖到了成都。

但辣椒生意他也兼顾,于是从年入十几万到年入百万,钟书红仅用了2年时间。

只是百万收入还是不满足,他放下成都的生意,花了3年的时间去一家知名公司当销售,即便做到了金牌销售的位置,到最后却比当年一起做绿豆、辣椒生意的同行差了很多。

2006年,钟书红重操旧业,脑子又开始有新想法,他发现市面上的调味品,盐、油、鸡精、酱油、蚝油等都有很多品牌,但辣椒却不多。

同年,钟书红便创立了“翠宏”这个品牌。

品牌有了,商标有了,包装有了,翠宏从夫妻店到小工厂又用了6年的时间。

钟书红又想做大做强了,想让小工厂翠宏成为5S标准工厂。

2012年,钟书红拿着旧厂“拆迁”的钱,还贷款了900万元,找了合伙人拿下了一个大型旧厂改造成新工厂。

翠宏也迎来第一个大级别的客户“海底捞”,海底捞的要求出了名的严格,也让翠宏的产品更进一步发展。

这一小包辣椒蘸料,一直都在等机会。

规模高达6871亿元

调味品品牌太内卷了

曾经的湘菜在餐饮界又火又辣,但现在变为云贵菜和江西小炒,什么酸汤火锅、小炒黄牛等现场炒的菜,深得老饕们的喜爱。

但这些菜跟粤菜可不一样,烹饪的时候需要加辣椒、辣酱、剁椒等烹调用料,有的是直接炒在菜里面,有的则直接蘸着吃就好。

可以说,本来餐饮只是在卷菜系,现在开始卷调味品了。

据艾媒咨询数据分析得出,2024年,全国调味品的整体市场规模高达6871亿元。

翠宏能在6871亿中突出重围赚麻了,虚的都不敢整,只能整实的,要知道吃这东西,国人可挑剔了。

如果算上钟书红的父母,他们家两代人已经在辣椒行业摸爬滚打了40多年,翠宏实际上有200多款产品,但爆品却是这款便宜的干碟辣椒蘸料。

同样都是做辣椒蘸料,但翠宏技术在手,又很会营销,价格也卖的不贵,消费者就爱这种国货。

图源:德阳日报

德阳日报公开显示,2024年,翠宏的年收入为13.4亿元!年收入超10亿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和胖东来类似的商业初心。

根据翠宏高层公开表示,2024年,翠宏在线上的销售额高达1.6亿元。

第二个“老干妈”走出国门

钟书红的野心肉眼可见的大,立志要把“中国辣椒”卖到全世界各地,如今有20多个国家已经吃到了“翠宏蘸料”,“辣”遍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

在这些国家的留学生也有口福,吃土豆也要蘸辣椒,薯片也要蘸,甚至更过分的还在后头,那就是无糖豆浆也要蘸辣椒,硬生生喝出了胡辣汤的口感。

国内很多人都吃过翠宏的辣椒制品,但这个牌子知名度却很低,以至于很多人都不认识。

但吃过西贝莜面、海底捞、小龙坎、探鱼、烤匠、九毛九、吉野家、张亮麻辣烫等餐饮品牌的老饕们就不陌生了,翠宏是这些餐饮品牌的辣椒供应商。

厦航的飞机餐,总会看到一小包蘸料,但乘客一般不会去在意牌子是什么,只知道是辣椒蘸料就够了。

对于爱吃辣的乘客来说,无异于像在国外的留子,吃腻了“白人饭”,突然看到一罐老干妈的激动心情,还没撕开口子,嘴里就已经分泌麻辣鲜香的口水了。

图源:网络

不止是飞机餐,其实点外卖的时候,如一些汉堡、炸鸡、烧烤等,店家都会随机送一两包辣椒蘸料,红红的外壳,没人会在意牌子,都不知道靠这一小包玩意竟然可做低调发大财。

值得一提的是,这包蘸料也没有什么“祖传秘方”,用料也是常见的干辣椒、菜籽油、白芝麻、大豆、花生碎等,只是一包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干碟蘸料,却被吃货们“镀金”了。

而且使用场景也是很极端,一方是减脂人士,吃水煮菜、减脂餐或馒头的时候蘸着吃,不至于那么难吃,一方是炸鸡烧烤爱好者,蘸料的加入,使各式各样的烧烤和炸物更加美味。

在网络平台上,很多网红以及博主,也开始卷起了一股“蔬菜乱炖”加蘸料的奇葩拍摄风。

写在最后

爱上中式夜市的老外。

关于辣椒酱还有一个知名品牌,那就是老干妈,但老干妈的辣椒酱有油,两者各有千秋。

谁能想到风靡全球的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也是在贵阳街边靠一碗凉粉、自己做的辣椒酱发家致富。

如今全世界各地的超市货架都有老干妈的身影,出现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上。

说到老干妈,国外“留子”也是赞不绝口!

老干妈国内的厂区位于贵定,厂里的老师傅在选辣椒的时候也是很讲究,辣椒个头足、闻着香、辣度刚好,才能装进老干妈的罐子里头。

年轻人一度掀起了馒头夹老干妈辣椒酱的风潮,就算是一碗白米饭也要加点老干妈。

这种风潮不止是国内流行,即便是国外的“留子”也好这一口,吃的可是“乡愁”。

但回到国内,留子就不想吃老干妈了,因为会回忆起那段“白人饭真难吃”的岁月,老干妈也好,翠宏蘸料也好,不是“主食”,只是“餐”上添花。

一包平平无奇的辣椒干粉,撒上去马上就可以吃到了“中式夜市”的味道,不管是红油火锅,还是炸物、烤串、淀粉肠等,味道都在这一包辣椒面里被激活起来,望梅止渴在这一刻现实化了。

中式夜市的一抹辣椒香,也让老外直呼“OMG”,表情都失去了管理,怎一个爽字了得!

来中国旅游的老外,对烤肠、烤串、炸物、奶茶、煎饼果子、螺蛳粉、魔芋爽、麻辣烫、重庆小面、烤鱼等夜市美食完全没有抵抗力。

有老外只是晚上出来跑步健身,但还是被街边飘着辣椒香的烤串吸引住了,手里一边抓着一把烤串,一边真香的跑着。

也有在重庆、成都旅游的老外,立志要144小时吃遍全国,但5年还没离开成都。

没有一个老外能瘦回去!

不管是翠宏还是老干妈,或者其他牌子的辣椒产品,他们都叫“中国辣”!

来源|品牌观察官、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