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饮酒后:醉酒会影响人的平衡感,在湿滑的浴室里,可能会出现磕碰、跌倒等意外。
1、水温与体温接近为宜
北京急救中心通州急救中心站主任刘江提醒,洗澡要控制好水温,一般以水温与体温接近为宜,即35~37℃。
2、时间在15~20分钟为宜
刘江医生同时强调,无论淋浴或泡澡,洗澡的时间要短,15~20分钟为宜。
3、注意顺序:洗脸→洗澡→洗头
吴小萍医生指出,洗澡也要注意顺序。第一步洗脸是因为人体淋浴热水后,毛孔会迅速扩张,先洗脸可避免脸部毛孔进入过多灰尘,造成阻塞。再洗澡,最后洗头,一则可以避免冷热的交替刺激脑部血液循环;二则头皮和头发会在蒸汽中得到滋润,有益于清洁和头皮健康。
4、睡前两小时洗澡
原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武月萍在2012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很多人习惯洗个热水澡之后马上睡觉,感觉这样热量就储备下来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习惯。
最好在睡前两小时沐浴。睡意往往在体温下降后来临,热水浴会使体温升高,推迟大脑进入睡眠状态。
5、心脏不好不妨坐着洗澡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明宇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心脏不好的人,尤其老者,长时间站立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容易晕倒、滑倒。不妨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洗澡,既节省体力,又不用担心滑倒。小板凳最好是木制的,塑料的板凳不够结实,沾水后还容易湿滑,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