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东济南一个小区出了件事儿,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小区里有块空地,本来是给居民们停放电动车的。
可从今年年初开始,一位戴帽子的老太太盯上了这儿,把它变成了自己的 “废品王国”。
纸壳摞得比人都高,塑料瓶堆成了金字塔。
最让人崩溃的是,老太太翻垃圾桶找废品的时候,老是把厨余垃圾弄洒,剩饭剩菜流得到处都是。
夏天一到,苍蝇蚊子嗡嗡乱飞,臭气熏天,整个小区都被这股味儿笼罩着,居民们简直苦不堪言。
业主们实在受不了了,就开始和老太太沟通。
可这老太太根本不听劝,谁去说她,她就骂谁,态度极其恶劣。
没办法,业主们只好找来物业。
物业的工作人员也是苦口婆心,一次又一次地跟老太太讲道理,希望她能把废品清理走,还大家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可老太太就像铁了心一样,对物业的话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
业主们被逼得没辙,连警察都请来了,可警察来了也只能劝说,
毕竟这事儿属于道德范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约束,警察一走,老太太还是继续她的 “废品大业”。
8 月 23 日,物业终于忍无可忍,组织了一群人来强行清理这些废品。
这一下,老太太可不干了,她情绪激动地冲上前阻拦,又是大喊大叫,又是和物业人员推搡,甚至双手掐住了一位物业人员的脖子。
好在物业人员素质高,没有还手,只是坚定地执行清理任务。
最后满满一大车废品被运走,小区空地终于恢复了一些往日的模样。
这事儿被传到网上后,网友们立刻炸了锅。
大部分网友都一边倒地支持物业,觉得物业这次干得漂亮,为业主们出了一口恶气。
有人说:
“物业这才是真正为业主服务,物业费没白交!”
还有人调侃:
“物业大哥这是说了最狠的话,却有着最善良的心,被掐脖子都不还手,太牛了!”
可也有一小部分网友持不同意见,他们觉得老太太可能生活困难,靠捡废品维持生计,大家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甚至还有人说:
“社区应该帮忙联系废品回收站,给老人找个固定存放点,这样既能解决老人的生计问题,又能维护小区环境,两全其美。”
看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老话: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乍一听,这话可能有点难听,但仔细想想,还真有几分道理。
就拿这位老太太来说,她或许真的生活不容易,想靠捡废品赚点钱,从这方面看,确实让人同情。
可她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及其他业主的感受,把公共区域当成自己的私人领地,把小区搞得乌烟瘴气,这就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了。
她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别人的正常生活,这就是她的可恨之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
我有个朋友住在另一个小区,他们小区也有一位老人,特别喜欢捡废品。
一开始,老人只是把废品放在自己家的阳台上,后来越堆越多,阳台放不下了,就开始往楼道里堆。
再后来,楼道也放不下了,楼下的电动车停车棚成了他的废品站...
时间一长,里面堆满了各种纸壳、瓶子,不仅看着杂乱无章,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邻居们找老人沟通,老人总是说自己生活困难,靠这个补贴家用,大家也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
可慢慢地,问题越来越严重,有一次,楼道里因为电线短路起火,幸好发现得及时,没有造成太大损失,但这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最后,在社区和物业的多次协调下,老人的子女出面,把废品全部清理走,并承诺会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这事儿才算告一段落。
还有一个小区,有个中年妇女也喜欢捡废品。
她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在小区里翻垃圾桶,翻出来的垃圾也不收拾,弄得小区里到处都是。
而且,她还经常和其他捡废品的人争抢资源,甚至大打出手。
小区居民对她意见很大,可她却丝毫不在意,依旧每天在小区里 “折腾”。
后来,物业实在没办法,只能加强巡逻,一旦发现她在小区里翻垃圾桶,就立刻制止。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小区的环境才有所改善。
立足在这个社会,如果自身条件允许,我们应该帮助弱势群体,但也要深刻认识到,并不是所有贫穷的人都善良。
贫穷可能会让人变得更加珍惜资源,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这本没有错。
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不顾公共道德,那这种行为就不能被原谅。
就像那些为了多赚点钱,不惜破坏环境、坑蒙拐骗的人一样,他们虽然生活可能不如意,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作恶的借口。
回到济南这个小区的事儿上,物业的做法虽然强硬,但也是无奈之举。
他们已经尝试了各种温和的方式,可都没有效果,为了维护小区大多数业主的权益,只能采取强制手段。
不过,在这件事情中,我们也应该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社区和物业是不是可以在一开始就多关注这些老人的生活状况,主动帮忙联系废品回收站,
让老人能够更方便地处理废品,同时也能保证小区环境整洁。
另外,老人的子女也应该尽到赡养义务,关心老人的生活,避免老人因为生活所迫而做出一些影响他人的事情。
身处困境本应赢得同情,可偏有人将他人的善意当作肆意妄为的资本,用自私自利的行为,亲手将这份善意碾碎,把自己活成了邻里间的 “眼中钉”。
这不仅是对公共秩序的践踏,更是个人道德的崩塌。
社会是个大熔炉,是大家集体生活的空间,每个人都应明白,越是处境艰难,越要守住做人的底线。
希望这样的反面案例能敲响警钟,让每个社区都能及时规范管理,莫让个别人的失德行为,寒了全体居民共建美好家园的心.
来源|知否大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