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8月14日)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开幕。这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比赛。
赛事为期三天,从8月15日开展至17日。据主办方介绍,共有16个国家的280支参赛队伍参赛。赛事项目上,大体可分为“表演赛”和“干活赛”,前者包括田径赛、足球赛、舞蹈等,观赏性较强;后者则围绕医药、工厂、酒店、仓储等B端应用场景,比拼机器人的操作技能。
开幕前,工作人员为人形机器人演出者穿上表演服。这款机器人来自智元机器人与东阳光等合资建立的光谷东智公司。
人类舞者与人形机器人身着同款演出服饰。
开幕式前,工作人员拖着沉重的人形机器人入场。
开幕式上,歌手刘雨昕与人形机器人共舞。
开幕式,“超模”胡兵与人形机器人一同走秀。但一台机器人不幸摔倒,随后被紧急抬下。
开幕式上,浩浩荡荡的加速进化T1型机器人方阵。
国际代表方阵入场时,有两名队员把人形机器人架在肩膀上,向观众打招呼。
在前天(15日)开始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宇树机器人和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金牌得主“天工”机器人在跑步项目中狭路相逢。无论是1500米还是400米的比赛,“春晚”同款宇树机器人均笑到最后。
宇树和“天工”背后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派出了多台机器人参加同一赛事。宇树机器人在人类遥控下,释放出一骑绝尘的速度,让追赶的遥控者汗流浃背;“天工”机器人则无需人类遥控,可自主识别赛道的分道线,虽然速度不如宇树吸睛,但按照赛事规则,“天工”的成绩是实际时长乘上系数0.8(如120秒完赛,乘0.8系数,即为96秒),意味着其最终速度快于实际耗时。
但二者的这一跑步策略,却意外地引发争论。
“天工”机器人的声援者认为,机器人全程自主跑步完赛,和遥控操作不在一个水平段。宇树机器人的支持方也打抱不平,认为赋予“天工”0.8系数的成绩不甚合理,导致部分宇树的机器人在实际速度领先的情况下,最终成绩被“天工”反超。
8月15日,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比赛,宇树的H1机器人和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机器人狭路相逢。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接受南都等媒体采访时回应称,宇树的机器人也可以自主跑步,速度会稍慢一些。但为了追求极致速度,此次比赛做了取舍。他表示,下次比赛将选择自主模式,部分原因是他发现陪跑人员体力不支。
8月16日上午,100米“飞‘机’大战”预赛。宇树科技子公司灵翌科技的H1机器人一路飞奔,后边的遥操员追赶。
自主导航奔跑的“天工”机器人。
“伤痕累累”的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被诟病或被质疑最多的就是用遥控器,大家觉得这只是一个大玩具。”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唐剑认为,为了真正实现产业化落地,人形机器人最重要的是实现全自主,这考验视觉算法识别的精准性。
唐剑进一步解释称,公司基于激光雷达和环视的摄像头,已推出机器人全自主导航方案,可以实时动态地对周围环境建模,让人形机器人在不同室内外环境中自由移动。此次比赛自主跑步便调用了这种能力,但仅需机器人识别跑道边界,类似于智驾的车道线保持辅助技术,和复杂室内外环境的自主移动相比,“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开幕式前,一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在短跑热身中摔倒,不幸左手“骨折”, 跑道亦被戳破。
8月16日下午,100米“飞‘机’大战”复赛。灵翌科技的H1机器人继续一马当先。
“大长腿”与“小短腿”同台较量。
一台机器人“百米大战”时跌倒,遥操人员和裁判上前查看“伤情”。
一台机器人在群体舞蹈中摔倒后被抬下,显得有些垂头丧气。
8月16日,机器人舞蹈赛上的时尚“靓仔”。
一台机器人表演霹雳舞,高难度动作让观众欢呼不已。
8月16日,一台机器人舞蹈时,一名刚上大学不久的学生使用手柄进行遥控。据其介绍,舞蹈动作是预先编程好的。
8月16日,3V3机器人足球赛后,外国队员合影留念。
星动纪元的机器人获得跳高金牌后,队员高举5万元奖金的“现金支票”。
来源|南方都市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