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渔咯~” 广东人的“海鲜自由” 要!正!式!回!归!啦! 8月16日 为期三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 南海再现千帆竞发的场面

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于8月15日至17日在阳江市海陵岛举行。8月15日,南海之滨的阳江海陵岛热闹非凡。作为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渔家大宴”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角湾附近的滨海步行街盛大举行。

8月16日中午12时,在江门台山,各大渔港天气晴好,休整一新的渔船组成规模庞大的开渔船队,有序驶向丰饶的南海渔场。

8月16日中午12时,2025南海(茂名博贺)开渔嘉年华迎来“三天两晚开渔游”的高潮时刻。

8月16日中午12时,湛江全市近3万艘船舶鸣笛启航,驶向辽阔的蓝色粮仓,开始新一轮的追鲜之旅。

8月16日中午12时,当汕尾10个港口的海水汇聚在2025年汕尾开渔文旅活动暨项目推介签约开工投产仪式上,一声令下,渔民们终于迎来振奋人心的时刻——南海正式开渔。
如何营养安全吃海鲜?
处理海鲜的刀具、案板、盆碗等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冰箱内的生熟食物也要注意分区域存放。
很多人喜欢吃生腌,这虽然保留了海鲜的原汁原味,但有极大的安全隐患,不仅可能存在寄生虫风险,还可能携带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等致病菌,即使放了白酒和芥末,也无法彻底杀死寄生虫和致病菌,容易导致食物中毒。最安全的方法就是煮熟煮透。
螃蟹、鱼类、虾类、贝类等海鲜都是高蛋白食物,隔夜后容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引起胃肠道不适,还容易损伤肝、肾功能。
处理海鲜时戴手套,如果不慎被刺伤划伤,要立即用流动的水冲洗伤口,将血挤出,用碘伏或医用酒精消毒;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诉医生有接触过海鲜。
海鲜营养价值虽高 四类人群要慎吃
海鲜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同时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有助于维持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运作。建议每周摄入鱼、虾、贝类等水产品1~2次,成年人的摄入量为300~500克。
需要注意的是 这四类人群一定要慎吃海鲜 ▼▼▼
海鲜过敏的原因是海鲜中富含大量的异种蛋白,这些异种蛋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免疫细胞,引起化学介质的释放,继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抗体抗原共同作用,人体就表现出过敏症状了。因此,过敏体质者应该谨慎食用海鲜。
海鲜的鲜美味道主要源于其丰富的嘌呤,痛风或高尿酸患者要谨慎控制摄入量,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此外,大量饮酒会使得嘌呤加速生成尿酸,且酒精会抑制尿酸排泄,因此海鲜和啤酒不建议一起食用。
海鲜属于寒凉食物,对消化功能差的老人、小孩和胃肠道疾病患者来说,大量食用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容易发生腹痛、腹泻,最好不要一次大量食用。
甲状腺功能亢进人群需严格限制碘的摄入。贝类、虾皮等含碘量较高,经常食用可能会加重甲亢症状,导致复发;小黄鱼、带鱼、基围虾、梭子蟹等海鲜的含碘量不高,可少量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