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
健康成为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而体检
作为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本应是我们了解自身身体状况、
预防疾病的重要途径
但近日
记者在社交媒体上发现有大量帖子
宣称自己可以在全国代体检
从入职体检到公务员体检
再到出国体检,无一不包!
于是,记者把自己包装成
需要找人代体检的求职者
展开了调查
记者根据社交媒体的线索,添加了一个名为助检的微信账号,从他的朋友圈的记录发现,从2015年至今,一直在全国各地提供代人体检的服务。

记者随即提出自己肾脏、肝脏存在问题,入职体检可能会不通过,对方随即提出,可以用2300元的价格来找“枪手”代为体检,保证通过。

代体检服务咨询人员:我们经常操作,也经常做,知道吧?成功!只能告诉你,去一回成功一回,但我不敢保证你说百分之一百。

按照约定时间
记者在上海浦东某三甲医院门诊大厅
与对方见了面

他告诉记者,先用记者自己的身份证在体检中心登记信息,随后将体检表交给他即可。对方拿到体检表后,却告诉记者,虽然记者付了全套体检的钱,但他们只愿意做记者指标有问题的项目。
代体检工作人员:肾和肝(有问题)都是抽血的,知道吧?我的意思是我们不可能说每关都能搞得定,万一不顺利就前功尽弃了,你懂我意思吧?就把你过不了的项目搞定,抽血搞定就行了。之前来我抽血都抽了,结果去做外科的时候被发现了。

然后他便拿着记者的体检表
只身前往体检中心
之后对方又将这张体检表
交给了另一位身材精瘦的年轻男子
并嘱咐了一番
这位年轻男子戴着口罩,拿着这张体检单,顺利地完成了抽血和尿检,期间并无医务人员核对人脸,随后便匆忙离开现场。

也就在这时,一开始和记者碰面的男子让负责代体检服务的人员与记者电话沟通,表明剩余项目还是得记者自己来。
代体检服务负责人:因为一般情况下,它(体检单)上面有照片,那个照片电脑上有的,有时候会核对的。

记者没有同意,以自己支付的是全套体检服务的钱款为由,继续要求对方完成剩下的项目,对方最终答应。同时,对方还推销说,如果需要公务员体检、出国体检,情况允许时,也可以找他们。

在等待了一个半小时后,对方做好了全部的体检项目,并把单据给到了记者。8月7日,记者顺利拿到了这份替检的体检报告。

当天,医院总值班室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替检是肯定不被允许的。

值班医生:这是违规的。公立医院不会有这种情况。谁会为了冒这个东西去帮你做这个事情?这都是职业生涯的事情。
其实近年来
类似的代检中介在互联网上
并不少见
他们为有体检需求的客户提供“枪手”
代替客户完成体检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和39条,寻找"代体检"的求职者,因使用欺诈手段面临着随时被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而替检的个体或中介也会承担一定的民事或刑事责任。
体检“代检”的各方主体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介绍,除了入职者寻求体检“代检”外,考证、入学、投保等环节也会出现体检“代检”现象。李斌分析,对于体检“代检”的各方主体而言,他们将依据“代检”的具体细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首先如果我是求职者,我请别人“代检”、支付费用,我的行为对用人单位就构成欺诈,如果这样的信息对单位是否录用我具有直接影响,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这样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作为替他进行体检的人,如果涉及到了一些跟食品安全相关的岗位等,这种情况下,如果由于录用了身体状况不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尤其发生了相关食源性疾病或者一些严重后果的时候,他也会按照相关法律承担相关的责任。
·至于中介的行为,有观点说可能会构成非法经营,但是在实践当中想定性非法经营是很难的,但在“待检”过程中,如果使用了伪造或者变造的居民身份证件,这种情况违反了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轻则行政处罚,重则达到一定社会危害程度的时候,可能构成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