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遗产争夺的第一阶段刚刚落下帷幕,好戏便接连上演。
面对三位同父异母弟妹的猛烈进击,宗馥莉却一直被传“隐身”“消失”,仿佛从未置身舆论风暴。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争产战场之外,宗馥莉早已开始了反击。
旗舰店突然换马甲?
宗馥莉重拳出击了
最近,有网友发帖称,自己无意中点开此前在天猫娃哈哈旗舰店的订单时,发现店铺名称已变更为“同源康食品专营店”,有种时空错乱的既视感。
▲ 图源:天猫app
抱着好奇心询问客服后得到证实:该店铺此前确实以娃哈哈之名运营,只是如今娃哈哈已终止授权,双方合作关系正式结束。
▲ 图源:@经视直播
也就是说,“同源康食品专营店”的前身,是娃哈哈经销商负责的“代运营”店铺。
但这番解释,反而让网友更疑惑了。
在遗产战胶着之际改名,娃哈哈和宗馥莉到底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答案或许藏在一张股权架构图里。
据天眼查资料显示,同源康电子商务(杭州)有限公司由三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75%,而三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则由杜建英持股 99.8%。
▲ 图源:@天眼查
要知道,尽管已离开娃哈哈11 年,杜建英仍长期担任集团董事,是极少数非宗氏家族成员却能持续参与最高决策的核心人物。
显而易见,这是宗馥莉争夺娃哈哈权力掌控的一环,目的是彻底“去杜系化”,让影子股东幻灭。
娃哈哈天猫旗舰店改名“易主”后,新的娃哈哈旗舰店随即诞生,但两者粉丝规模存在明显差距。
▲ 图源:天猫app
这种放弃累积已久的庞大用户基础的做法,无疑是一招险棋。
对于宗馥莉的这一举动,网友们也炸开了锅。
有人了解情况后,连夜关注新号、取关旧号,用行动支持这位“大小姐”;
有人敬佩她的“狠劲”,直言“不愧是大小姐”。
不过也有网友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发现一个冷知识:
“原来品牌官方旗舰店竟然不是直营的?这么多年的真心信任终究是错付了。”
还有人认为,虽然改名不影响消费,但娃哈哈有义务向消费者公布渠道调整,以免引发市场焦虑。
从整体评价来看,娃哈哈天猫旗舰店的改名,无疑向大众释放出一个重磅信号:
大小姐宗馥莉,不再“隐身”了。
三大雷霆手段
重塑商业版图
事实上,除了店铺改名,宗馥莉近期还进行了一项大胆投资——
位于西安的宏胜新工厂,是她接任娃哈哈董事长后的首笔“10 亿级”投资,且明显带有整合娃哈哈西北市场资源的意图。
公告显示,该项目将建设1 条高速水线、2 条奶线、1 条无菌线,配套瓶盖、瓶胚吹瓶等产线及相关物流设施,还预留了 2 条生产线,主要生产纯净水、茶饮料、咖啡、果汁、含乳饮品等,总投资达 10 亿元。
这种多品类布局在娃哈哈近年项目中并不常见,也体现出宗馥莉打造综合性生产基地的战略规划。
作为西北交通的核心枢纽,西安天然具备辐射西北乃至中部消费市场的独特优势。
以此为据点,能显著压缩物流环节的成本,让娃哈哈的产品更高效地触达陕西、甘肃、宁夏、河南等多个省份的消费者。
西安经开区早已聚集了百事、可口可乐、康师傅、达能、青岛啤酒等一众饮料行业头部企业,形成了相当成熟的产业生态。
正如一位行业分析师所言:“把工厂建在这里,看似是在竞争对手眼皮底下落子,透着几分冒险,实则能借势共享区域内的供应链资源与专业人才,这步棋既显魄力,又见精明。”
值得注意的是,宗馥莉近期还注销了一家她曾担任董事的芯片公司。
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知,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的登记状态已从存续变更为注销,注销原因是决议解散,注销日期为2025年7月28日。

这是宗庆后生前唯一一次亲自控股并主导设立的高科技企业,或许在他的规划中,并不满足于传统食品领域,而是想不断探索新边界。
这也彰显出宗馥莉与父亲宗庆后在商业规划上的认知差异。
最受关注的,当属引发代工风波的“供应链改革”。
今年年初,娃哈哈以“调整优化”为由,关停了深圳、重庆、沈阳等 18 家分厂的全部生产线。
实际上,这18 家工厂的背景并不简单 —— 此次遗产大战的另一核心人物杜建英,在这些工厂中持有约 40% 的股份,关停工厂相当于直接切断了她的分红来源。
工厂关停后,娃哈哈的生产随即外包给今麦郎等代工厂,所有合同都必须经过宗馥莉控制的宏胜系公司,且每瓶水要抽取0.4 元费用。
按照今年代工12 亿瓶计算,将有 4.8 亿利润流入宗馥莉手中。
不过,在引发争议后,娃哈哈已终止与今麦郎等代工厂的合作。
▲ 图源:小红书
此外,经销商体系也未能幸免。
最近有媒体报道,娃哈哈正在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 万的经销商,采用“大经销商”接管部分“小经销商”的统一运作新模式,试图解决区域经销商之间的串货、多角债务等问题。
这些变化,都指向宗馥莉今年5 月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规划:
“对于娃哈哈 2025 年的增长路径,要重点突破水、茶品类,推动五大产品全面均衡发展;实施多渠道网络布局,挖掘多业态销售潜力,集中资源加强终端建设,力争 2025 年决胜终端。”
不止于“争家产”
宗馥莉要给娃哈哈换副新骨架
宗馥莉的一系列操作,绝非单纯“捍卫嫡女身份“ 那么简单,其背后是要为娃哈哈换上一副新骨架,推动这家传统巨头向现代化企业转型。
显然,她不愿一直活在父亲的光环下,而是希望亲手书写属于自己的商业篇章。
天猫旗舰店“易主”看似只是一次普通的渠道变动,实则蕴含着复杂考量。
作为深耕饮料市场数十年的巨头,娃哈哈曾凭借“联销体”模式构建起庞大的线下网络,但在电商时代,这种重渠道轻运营的模式开始显露出短板。
这或许是品牌主动剥离非核心业务的“轻装上阵”,但更可能是对线上渠道把控力弱化的无奈之举。
消费者的担忧也并非空穴来风。当“官方旗舰店”的信任背书变为经销商自营,产品溯源、售后保障等环节的链条可能发生偏移。
宗馥莉关停老厂、调整经销商体系、斥资10 亿建设新基地等举措,每一步都在与过去的模式叫板。

供应链改革引发争议、经销商体系大洗牌,都是在打破旧有利益格局,建立新规则。
在这个过程中,内部老员工对变革的不适应、外部市场的诸多疑虑,都是宗馥莉需要面对的挑战。
未来娃哈哈能否在这场转型中实现“老树发新芽”,还需市场检验。
但可以确定的是,宗馥莉已经坚定地举起了转型的大旗,娃哈哈的现代化转型之路已然开启。
来源|财经三分钟、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