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湾区资讯 查看内容

港商新股最前线|资金来港浪接浪,香港资本市场不差钱

2025-8-13 09:53|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昨日(12日),港交所(388)实施新的新股回拨及定价机制后首只新股银诺医药(2591)公开发售部分截止认购。市场消息称,该股合共录得逾26万人认购,公司发售部分冻资约3700亿元,若以公开发售集资6828万元计,录得 ...


昨日(12日),港交所(388)实施新的新股回拨及定价机制后首只新股银诺医药(2591)公开发售部分截止认购。市场消息称,该股合共录得逾26万人认购,公司发售部分冻资约3700亿元,若以公开发售集资6828万元计,录得超购逾5364倍,仅次于今年初上市的布鲁可(325),暂列今年超购倍数排行榜第二。而这一切,只是香港火热的IPO市场缩影之一——今年首7个月,已有53只新股挂牌上市,而排队等候上市的公司达至210只!



银诺医药从8月8日起至昨日公开招股,是港股IPO改革方案生效后首只新股。该公司今次发行3655.6万股H股,其中10%于香港公开发售,招股价每股18.68元,集资额约6.83亿元,每手200股,入场费3773.7元,由中信证券及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




IPO改革方案生效后首只新股




由于在新的上市机制下,银诺医药选择不设回拨机制,虽然新股发行人在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在超额认购的情况下,可将香港公开发售比例增至15%,但比例仍远低于原有机制的50%,变相增加了成功分配股份的难度。



银诺医药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创新疗法研发。该股今次IPO引入5名基石投资者,包括骏昇、Ginkgo  Fund、迈富时管理以及邓海峰、黎慧凤,合共认购420.1万股,涉资7460万港元,占发售股份约11.49%。招股文件显示,银诺医药去年未有录得收入,亏损达1.75亿元人民币。今年首5个月收入为3814.4万元人民币,惟亏损扩大至9788万元人民币,按年增加58%。集资所得约90%将用于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的临床试验及商业化准备,其余10%作为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仅次于“超购王”布鲁可




银诺医药将于本周五(15日)上市。同是医药股、本周一上市的另一只新股中慧生物(2627)继首日大涨158%后,昨日再涨31%,示范效应会出现吗?



翻查资料,暂时成为今年新股“超购王”的布鲁可,招股时共超购约6000倍,至于年初至今超购倍数排行第三、四及五位的新股,分别为蜜雪集团(2097,超购5257倍)、本周一(11日)挂牌的中慧元通生物(2627,超购4000倍),以及5月挂牌的沪上阿姨(2589,超购3616倍)。



佳鑫国际资源通过上市聆讯




其他新股方面,哈萨克斯坦钨矿公司佳鑫国际资源已通过上市聆讯。据初步招股文件披露,该公司拥有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区的巴库塔钨矿的独家采矿权。该矿于1941年首次被发现,今年4月开始第一期商业生产,预期于2027年第一季度展开二期商业生产。据佳鑫国际资源财务资料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止,该公司上半年亏损599.6万元,对比去年同期的亏损则为6361.7万元。


去年以来,海外企业来港上市正越来越多。据悉,过去12个月已有3家新加坡企业、1家泰国公司在港挂牌上市。最近的一家新加坡微小核糖核酸(“miRNA”)技术公司MIRXES5月23日上市,泰国if椰子水母公司IFBH(6603)则于6月30日挂牌,两股首日均录得不错升幅。值得注意的是,东南亚廉航龙头AirAsia母公司Capital  A曾于5月初宣布考虑来港双重上市,惟目前尚未提交正式申请。



港首7月53宗新股上市

领跑全球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昨日表示,香港今年首7个月共录得53宗新股上市,集资总额约1270亿元,按年升幅超过6倍,超越过去3年每年的全年集资总额。他表示,香港IPO市场在踏入下半年之际良好势头持续,并透露目前港交所(388)正处理的上市申请逾210宗,形容香港新股市场明显跑赢全球,获得国际投资者热切关注。



国际资金投资港股需求强劲


回看全球IPO市场上半年表现,集资额按年仅增约10%,交易宗数则下降5%。许正宇于网志形容,香港市场表现领跑全球,获得国际投资者的热切关注。在今年上半年上市的所有新股中,有4宗集资额超过50亿元,有7宗为“A+H”股,合共筹得约770亿元,显示香港不仅具备支持大型企业上市的广度与深度,更是内地与国际资本市场间的关键桥梁。


许正宇称,这些公司上市后的H股相较于A股的折让幅度普遍较小,甚至有H股出现溢价,反映出国际资金透过香港市场投资这些股票的强劲需求。今年上半年,新股基石投资与机构配售部分吸引了来自北美、欧洲、中东等地的长线基金、私募股权、对冲基金及主权财富基金积极参与,散户市场亦表现踊跃,部分新股录得多倍超额认购,整体市场气氛热烈。



港IPO市场生态成熟均衡


许正宇说,值得一提的是,这轮香港IPO市场的优异表现并非依赖单一板块,而是呈现高度多元的产业分布,涵盖工业、金融、消费、医疗健康、科技、媒体及电讯(TMT)以及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反映市场生态既成熟且均衡。


他又指,医疗健康企业在港股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医疗健康领域合共已有10家企业成功上市,总融资额达163亿元,其中6家透过《上市规则》第18A章专为生物科技公司设立的通道进入香港市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今年升幅近90%,彰显创新药物与高端医疗技术正成为资本市场的新焦点。


下半年资本市场将有更多新发展


展望下半年,许正宇说,香港资本市场有更多新发展与突破,这正是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引擎。他又指,政府将持续优化制度设计、推动监管创新、提升市场效率,并结合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资本市场生态,让香港不仅持续成为亚洲金融核心,更是全球高品质企业与耐心资本的首选之地。


许正宇强调,香港IPO市场的强势表现,并非仅靠市场情绪的短期推动,而是源自多年来持续落实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这些改革措施提升了制度稳健性,也有助于资本的有效配置,促进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平衡与互信,为市场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港商时评】

资金来港浪接浪

乘势而上拓市场












香港今年有望重夺全球IPO集资王宝座,首7个月共有53宗新股上市,集资总额多达1270亿元,按年劲升6倍。财库局局长许正宇昨发文指,踏入下半年之际,此良好势头持续,正处理的上市申请超过210宗。趁港股牛气冲天,资金来港浪接浪,新股纷纷来港增添热度,有关方面诚宜乘势而上,积极拓展香港资本市场的广度与深度,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资金与上市企业的“超级聚宝盆”地位——正如许正宇所言,让香港不仅成为亚洲金融核心,更是全球高质量企业与耐心资本的首选地。



“一国两制”下的“内联外通”优势,乃香港一再问鼎IPO集资王的最大凭借。回顾今年上半年的新股之中,来自内地的企业不少,其中有7宗更为“A+H”股,共筹得约770亿元,显示内企不单透过香港窗口“走出去”,这个平台也把投资内地机遇的国际资金“引进来”。事实上,今年首7个月,港股日均成交金额超过2400亿元,不少日子成交更超逾3000亿元,正是海内外资金涌进香港的结果。除内地外,今年上半年也有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企业在港挂牌,一大主因正是看重香港在连接内地市场与国际资本的战略价值。展望未来,随着新兴市场急速发展,愈来愈多企业发展壮大起来,其上市需求亦会愈来愈高,香港作为纽伦以外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大有条件打造为“全球南方”及区内的IPO首选地,有关方面宜更积极地擦亮这个招牌,从而吸引更多企业来港。


港股市场的拓深拓阔,并不限于地域层面,还体现在产业方面。2018年的上市制度改革及今年新设的“科企专线”,成功吸引了更多生物科技及创科企业来港。再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医疗健康企业的IPO表现尤其突出,共有10家企业上市,共集资逾160亿元,期内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更飙升近90%之多,反映国际资本十分看好这个板块的前景,而今轮牛市之所以展开,亦是受惠投资市场看好中国AI等创科发展,年内恒生科技指数也升逾20%,表现纵不及前者,但升幅已相当于美国纳指的两倍。与此同时,不让新经济股专美,其余新消费股、新工业股、新能源股等亦见接踵而来,个别潮玩股、饰金股等更是升势凌厉。事实上,港股市场愈多元化,肯定愈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要,故各行各业的优质股份都要争取网罗过来。


港股货架上的供应量多且质高,自然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前来,继而吸引更多企业来港上市,形成良性循环,“超级聚宝盆”的竞争力便愈来愈强。当前IPO市场火爆,原因之一正是许多来自北美、欧洲、中东等地的长线基金、私募股权、对冲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皆前来参与新股的基石投资与机构配售部分。市旺之余,资产重置潮也是资金和企业纷至沓来的推手。毫无疑问,现在正是香港乘势而上的绝佳时机,有关方面必须把握机遇,更主动积极地做好“抢企业”、“吸资金”的工作,为不同地域和不同板块的企业和资金铺出红地毡,不断拓展市场的广度与深度。金融业作为香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资本市场持续向好,必可赋能香港整体市况更加兴旺。


香港商报评论员 李明生





来源|香港商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