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安徽,一男子和二婚妻子办假离婚,结果妻子当真了,不仅婚离了,还“撬走了”他的生意 ...

2025-8-7 11:09|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安徽的张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和妻子陈女士的一场"假离婚",最后竟成了砸自己脚的石头。这对结婚五年的二婚夫妻,原本共同经营着一家门窗品牌店,日子过得还算红火。可就在去年一月份,两人去民政局领了离婚证,按 ...

安徽的张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和妻子陈女士的一场"假离婚",最后竟成了砸自己脚的石头。

这对结婚五年的二婚夫妻,原本共同经营着一家门窗品牌店,日子过得还算红火。

可就在去年一月份,两人去民政局领了离婚证,按张先生的说法,这原本只是场"假离婚",可谁知离着离着就弄假成真了。

更让他窝火的是,离婚后前妻不仅自己开了家一模一样的店,还挖走了老店的客户,让他的生意一落千丈。

这种事情听起来像是电视剧里的狗血剧情,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屡见不鲜。

张先生和陈女士的故事,折射出了当下社会中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夫妻把婚姻当成了生意场上的筹码,用"假离婚"来规避政策风险或谋取经济利益。

最终,却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

张先生今年41岁,安徽人;

陈女士小他十岁,江西人。

两人都是二婚,2019年结婚后一起经营门窗生意。

按理说,经历过一次婚姻失败的人应该更懂得珍惜,可这对夫妻却在结婚五年后就走到了民政局门口。

张先生坚称这是场"假离婚",至于当初为什么要办这个手续,他没细说。

但明眼人都能猜到,无非就是那些老套路——

买房避税、获取拆迁补偿或者是生意上的债务隔离。

这种"假离婚"的把戏在全国各地都不少见。

记得去年上海就有个案例,一对夫妻为了多买一套学区房办了离婚手续,结果女方拿到房产后拒绝复婚,男方这才傻了眼,跑到法院起诉要求撤销离婚协议。

法院最后怎么判的?

白纸黑字的离婚证摆在那儿,法官也只能依法办事,驳回了男方的诉讼请求。

法律面前可没有什么"假离婚"一说,民政局盖的章就是铁证。

陈女士对"假离婚"的说法嗤之以鼻。

她在电话里告诉调解员,离婚是实打实的,原因包括家暴、乱花钱、经营不善等等。

这话听着就让人犯嘀咕——

如果真是因为这些原因离的婚,那当初为什么还要合伙做生意?

可见这对夫妻从一开始就把婚姻和生意搅和在了一起,感情用事和利益计算早就分不清了。


离婚后,陈女士自己开了家门窗店,加盟的还是同一个品牌。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急眼,更何况是曾经同床共枕的夫妻。

张先生觉得前妻这是在挖自己墙角,抢客户、说坏话,搞得他生意都快做不下去了。

他要求前妻要么别干这行,要么就别来捣乱。

陈女士的说法却截然不同。

她强调这家新店是她自己争取来的加盟资格,跟前夫没关系。

至于抢客户、说坏话这些指控,她反问调解员:

"有必要吗?我去说他坏话,我有得到什么好处?

他认为他什么世纪大帅哥啊?"

这话里话外透着股不屑,看来这段婚姻是彻底凉透了。

网友们的评论也是两极分化。

有人说陈女士这手玩得漂亮,离婚了自立门户没毛病;

也有人骂她不厚道,毕竟用着前夫积累的行业经验和人脉资源,转身就成了竞争对手。

但法律上还真拿她没办法——

只要没签竞业禁止协议,离婚后干什么工作那是个人自由。

这让我想起去年湖南株洲的一对夫妻,也是做生意闹离婚,女方带走了大半客户资源单干。

男方气不过,天天去新店门口闹事,最后被派出所请去喝茶。

警察说得明白:

"婚都离了,人家爱干嘛干嘛,你再闹就是寻衅滋事。"

感情没了可以理解,但生意场上的游戏规则得遵守,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


张先生和陈女士的闹剧,表面看是夫妻反目成仇的狗血剧情,深层反映的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病症。

当婚姻成为可以随意操纵的工具,当感情让位于利益计算,这样的结合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祸根。

看看现在多少夫妻为了买房、拆迁、孩子上学而"假离婚"?

北京有个统计数据显示,限购政策出台后,离婚率短期内飙升了30%,这数字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政策制定者当然要堵漏洞,但老百姓钻空子的心思也真是花样百出。

有位网友说得好:

"不是我们想离婚,是现实逼着人耍小聪明。"

二婚夫妻的情况更复杂。

经历过一次婚姻失败,本该更懂得经营感情,可实际上很多人反而变得更现实、更计较。

张先生和陈女士都是二婚,按理说应该更谨慎才对。

可他们不仅把婚姻当儿戏,还搭上了共同生意,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有位婚姻咨询师说过:

"二婚夫妻最怕的就是经济上扯不清。"

俩人各自带着前段婚姻的财产和孩子,新家庭还没稳固就开始合伙做生意,

赚钱时还好说,一旦亏钱或者闹矛盾,那真是新账旧账一起算。

张先生抱怨前妻挖墙脚时,怎么不想想当初为什么要把生意和婚姻绑在一起?

说到底,张先生和陈女士的故事给我们提了个醒:

婚姻不是生意场上的筹码,感情更不该成为利益交换的牺牲品。

"假离婚"这种小聪明,玩着玩着就容易弄假成真,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法律上从来就没有"假离婚"这一说。

民政局的离婚证一盖,夫妻关系就算解除了。

什么口头约定、私下协议,在法庭上都不好使。

上海那个案例中的男方,不就是信了前妻"买完房就复婚"的承诺,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生意上的事就更要分清楚。

夫妻店不是不能开,但产权、分工、退出机制这些都得白纸黑字写明白。

感情好的时候什么都好说,一旦翻脸,没有合同约束就只能吃哑巴亏。

张先生现在怪前妻抢生意,可当初合伙时怎么不签竞业禁止协议呢?

网友们对此事的评论五花八门,但有一点共识:

成年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既然决定"假离婚",就要承担可能假戏真做的风险;

既然选择和前夫/前妻同行业竞争,就得接受商业伦理的审视。

感情用事和利益计算混为一谈,最后往往是两头落空。

张先生现在最该做的,不是纠缠前妻有没有挖墙脚,而是好好想想怎么把剩下的生意经营下去。

至于陈女士,既然选择了自立门户,就用实力证明自己,别再和前夫打口水仗了。

这场闹剧该收场了,给彼此留点体面,毕竟曾经也是相爱过的夫妻。

来源|知否大叔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