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平安香”等收费项目已不见!少林寺的新变化→

2025-8-1 09:05|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风暴下的少林寺,游客如织,热闹一如往常。7月30日,是少林寺新住持印乐法师履职第二日,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少林寺发现,往年曾经被人诟病的“平安香”“全家福香”等收费项目已经不见踪影。最明显的,是方丈室外 ...


风暴下的少林寺,游客如织,热闹一如往常。


7月30日,是少林寺新住持印乐法师履职第二日,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少林寺发现,往年曾经被人诟病的“平安香”“全家福香”等收费项目已经不见踪影



最明显的,是方丈室外面被铁皮围住了



除了方丈室,另一处被遮挡的建筑是一座位于少林寺二十九代方丈释行正前面的纪念碑。现场多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该纪念碑是1999年建成的用以“恭贺”释永信(荣膺)第三十代方丈的纪念碑。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曾经令不少游客反感的随手扫码便可布施的“武僧”已不见踪影,一些以往需要付费、扫码才可获取的少林寺资料,如今摆在展览架上供游客随处翻阅。


在位于少林寺中央的大雄宝殿前,有不少游客正在香龛前上香祈福。记者注意到,不少游客在旁边的香火摊前,排队自取平安香。“以前这可都是要收钱的,这回来,没见人(收钱)。”


来自郑州的吴先生说,他经常带外地朋友到少林寺游览,以前一炷香,动辄几十上百,贵的甚至要上千元,但这次来,却发现没人摆摊卖香了,想上香,自己去取就可以。



一名正在香龛前排队的游客说,这几天也从新闻上看到了释永信的事,但释永信是释永信,少林寺是少林寺,释永信代表不了少林寺



少林寺新住持:开挖机种麦子的方丈


洛阳白马寺的方丈印乐,到少林寺任住持。


印乐是谁?


200511月,洛阳白马寺大雄宝殿前,当年39岁的印乐法师身披袈裟,在诵经声中正式升任方丈。那时,距离他到寺主持工作整两年。



不过,之后的20年间,印乐为人低调,很少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网络社交软件兴起之后,人们才逐渐从一些游客所发的帖子中了解到这位方丈的点滴。


“农禅并重”是汉传佛教自古以来的传统。唐代怀海禅师制定的佛教典籍《百丈清规》中有云:“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白马寺一直继承这项传统,在印乐的主持下进一步发扬。他带领僧众翻土种麦,自己上阵开推土机、挖掘机,得到游客赞叹“比专业工人的操作还要熟练”,被拍下的画面在网络流传。



印乐是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19年,在一次研讨会上,印乐盘腿打坐在椅子上,乐呵呵地讲起了收麦子的故事:“白马寺种了200亩麦子,6月初我们全部收割完了。今年大丰收,又收了20万斤。入库的时候,80多斤一袋的麦子,我扛了十多袋,晚上腰疼得厉害。



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印乐说,“农禅并重”是佛教“入乡随俗”融入中华大地的一个具体体现,很多汉传佛教寺院一直保留着这个传统。


寺院会将收获的麦子、黄豆还有蔬菜等作为礼物送给前来参观以及上香的游客和信众,结缘大众、感恩社会。



2007年9月,印乐法师在接受《河南商报》采访的时候,被问及“少林寺依靠商业化运作,使经济与社会效益达到双赢,您有没有这样的打算”。


对此,印乐法师回答:“我不想评价少林寺,白马寺坚持按照佛教传统去做,更好地维护、保留、传承佛教传统、佛教文化。能听到游客说‘白马寺才像个寺庙样’这简单的评语,我们就很快乐,也就心安了。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印乐提交《关于佛教寺院名称及佛教名称和名号被作为商标注册的问题的建议》,建议国家商标局杜绝对佛教名寺的各种类型的商标注册


在提案中,他表示,近年来,佛教名称、名号、知名寺院名称,不断被人作为商品的商标进行注册,这不但侵犯了佛教的知识产权,而且有些商标对佛教声誉造成亵渎和不敬,损坏了佛教的庄严、神圣与清净,应尽快引起国家商标局的高度关注。


他举例说,“白马寺”被作为商标在不同领域注册,先后有15家。因此,他建议国家商标局对宗教古迹立法保护,杜绝对佛教名寺的各种类型的商标注册,切实维护佛教的合法权益、清净庄严。


如何理性看待身处舆论场的少林寺


在大众心中少林寺不是一座寺庙,而是承载着丰富内涵的文化圣地。如今释永信袈裟染尘,少林寺就“塌庙”了吗?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件事



7月30日,河南省委网信办和河南日报社联合主办的“今豫网言”刊载了一篇名为《少林从不惧风雨》的文章。


评论员指出,释永信只是历代住持里的一位,只是寺庙的“管理者”之一。少林寺传承1500余年,因一代代住持的实践与当下相连,又始终超越个体,更折射出中华文明的深层逻辑。


要守住法律和信仰底线。释永信未能守住出家人的行事准则,甚至涉嫌触碰法律底线,正在接受调查。正所谓“佛有金刚怒目,亦有菩萨低眉”,这场风波虽只有初期通报,却为宗教团体敲响警钟:真正的传承,是在时代浪潮中,既能找到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又必须守住信仰底线


不能把释永信等同于少林寺。应当清楚,少林寺和少林寺民主管理委员会之间也不能画等号,其经营行为和少林寺的禅宗祖庭文化地位更不可混为一谈。即便有人认为,释永信将少林寺打造成了“商业版图”,但“禅武双修”才是少林寺的永恒底色


支撑少林寺走过1500年风雨的,不是“寺庙变大厂”,也不是“香火有多旺”,而是坚韧不拔的精神传承,以及普度众生的佛家理念,这才是少林寺给予我们的文化信心。


要坚信民族宗教政策始终如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群众宗教信仰,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我国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宗教对民族文化影响深远,它与血缘、乡土相融合,形成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文化,构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各民族交融、各宗教共存,以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兼收并蓄。



少林寺该如何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找到平衡,我们又该如何将少林的尚武精神、禅宗的哲学思想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下去?


评论员表示,传播少林武术、擦亮文旅招牌、筑牢精神根基


释永信风波过后,每天的少林寺,照常日出嵩山坳,依旧晨钟惊飞鸟,武僧习练,游人如织。风波终会平息,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惧暂时蒙尘,真正的少林江湖,也从来不惧怕风雨。


来源 | 综合第一财经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