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少林寺礼请印乐法师任寺住持。
这次发布消息的,仍然是少林寺管理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官宣释永信被查,也是“少林寺管理处”。
这个少林管理处显然不归少林寺管,而是管理少林寺的单位。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官办机构,大概率是宗教局牵头的政府直管部门。
对于释永信的通报只有三句话,不是纪委,不是公安,却句句石破天惊: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私生活混乱并育有私生子;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翌日,中国佛教协会宣布注销释永信戒牒。从此,佛教中再也没有永信大师,只有犯罪嫌疑人刘应成。河南省宗教事务局宣布对少林寺实行“全面接管”,财务、人事、基建、法务统统收编。
少林寺上一次被“接管”,还是在1928年。冯玉祥的部队一把火烧了天王殿,千年古刹一夜成灰。那一次,是军阀割据的副产品;这一次,红头文件进山门,党管宗教肃流毒。
刘应成,1965年生,安徽颍上人。1981年剃度,法号永信。1987年,22岁的他接过行正长老的衣钵,成为少林寺管委会主任;1999年,34岁升座方丈,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寺庙住持。
接下来26年,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把少林寺从深山禅院变成“商业帝国”。注册公司、抢注商标、开发地产、拍功夫片、办巡演、开抖音号,一年流水十几个亿。
第二件事,把少林寺的产权装进自己的口袋。4.52亿拿地、700多个商标、海外文化中心、数十家关联公司,股权穿透后大多指向他本人或其亲属。
第三件事,用信徒的香火钱续了自己的香火。把戒律清规过成了世俗生活。不仅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还育有私生子,堪称佛门“多子多福”典范。
你看人家和尚都偷偷摸摸生孩子,而且生了不止一个,你们现在能生还不赶紧生,还不如一个和尚的觉悟?这可能是这起案件中唯一的正能量。
在释永信的运作下,少林寺的门票从5毛涨到100,香客从几百到几万,连门口的武校都从1家涨到80多家。释永信也从一个20出头的小和尚,变成了全国人大代表、佛教协会副会长、少林无形资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少林寺不再只是“禅宗祖庭”,而是国家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功夫IP运营方。它念经,也赚钱;它打坐,也上市。
问题在于,当一个寺庙开始用Excel管香火、用PPT讲佛法、用抖音直播开光,它到底是“宗教场所”,还是“文化企业”?当少林寺的商标估值超过10亿,当它的海外分寺开到拉斯维加斯,当它的武僧团登上NBA中场秀,它到底是“佛门”,还是“门业”?
知情人士透露,早在7月25日深夜,释永信就被官方直接带走了。事实上,今年春节后他就被限制出境,5月起登封市宗教局就派人常驻寺里,以“少林寺管理处”名义接管日常事务。
违规出访,海外洗钱,这些动作不断叠加,最终让高层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少林寺必须要换个人主持了。
所以政府及时出手,全面接管少林寺:财务收归省财政专户、方丈任命权收归宗教局,并清查海外账户。
一次“外科手术式”的切割,既拔掉“失控方丈”,也让少林寺的钟声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传递。
山门外,游客们依旧三叩九拜,只是心中未免生出一丝悲凉:
我许的愿,怎么都被那个花和尚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