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陕西一男子被撞身亡,现场散落的一张纸条,揭开了男子的真实身份,得知内情后,所有人 ...

2025-7-29 12:54|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2012年8月27日晚7时40分,陕西西安312国道杨岩村口处,发生了一起严重车祸。一辆摩托车和一辆同向行驶的自行车发生碰撞,摩托车瞬间失控。这时,刚好由东向西一辆斯柯达轿车开来。摩托车又与轿车 ... ...


2012年8月27日晚7时40分,陕西西安312国道杨岩村口处,发生了一起严重车祸。


一辆摩托车和一辆同向行驶的自行车发生碰撞,摩托车瞬间失控。


这时,刚好由东向西一辆斯柯达轿车开来。


摩托车又与轿车发生擦挂,摩托车应声倒地,车上的两名男子也重重摔倒在地。


众人见状,纷纷报警和拨打120。


当救护人员赶到,发现一名男子趴在地上,头部附近都是血,已经死亡。


而另一名男子腰部剧烈疼痛无法动弹,被紧急送往医院。



在事故现场,警方发现了死亡男子的遗物——一捆还没打开的新书,全都是幼儿园孩子的课本。


还有一张被血染红的销货清单,上面清晰记载着购买书本的价格明细:


语言等23套,每套24元,共552元;拼音23套,每套5.25元……



通过这些遗物,警方验明去世男子的真实身份。


有人说他是傻瓜,也有人说他是天使降临人间……


当一切被揭开,所有人都忍不住肃然起敬。



2012年8月27日晚7点左右,陕西女子李小绒接到了弟弟李小棚的电话。


电话中,李小棚告诉姐姐自己一大早就去县城买书了。


为了省点钱一天都没舍得吃饭,肚子饿得很,眼瞅着快到家了,提前让姐姐给他准备点汤面。


李小绒平一接到弟弟的电话,就起身忙活起来。


可等她做好了汤面,迟迟不见弟弟归来,从晚上8点等到9点、10点……


“从县城回来顶多需要一个小时,他怎么这么晚还不回来?”


李小绒坐不住了,让儿子拨打舅舅的手机,但一直无人接听。


就在她心绪不宁之际,派出所打来电话,通知她弟弟出了车祸。


当李小绒和家人赶到医院,见到的是弟弟冰冷的身体,她差点晕倒过去。



沉浸在悲痛中的李小绒,不知该如何开口告诉弟妹这一噩耗。


弟妹身体不好早就丧失了自理能力,万一刺激过度,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12岁的小侄女李馨,“太小了怕她受不了!”


可惜纸终究包不住火。


家里人低迷的情绪以及人来人往的氛围,让小小年纪的李馨察觉到了不对劲。


她独自蹲在地上抱着狗,时不时地哭泣。


那条狗叫黑虎,李小棚经常不在家,这条狗就陪伴着女儿长大。


李小棚的离世,不仅给李家人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村里人听闻消息也都是悲痛流泪:“苦命人啊!干了一辈子!”


没有人会想到2012年这个夏天,伴随一声刺耳的刹车声,李小棚倒在血泊中,走完了他41岁短暂的人生。



1971年10月,李小棚出生在陕西蓝田县辋川镇六郎关村一户贫穷的家庭里。


从小他学习很好,后来考上了蓝田县重点高中,成为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位高中生。


原以为会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谁知天不遂人愿。



1989年6月末,距离高考还有十多天时,他的父亲出工时发生了意外,腰部受了重伤瘫痪在床。


家里的顶梁柱塌了,立即陷入了经济危机。


懂事的李小棚自知就算考上了大学,父母也无力再供他读书,于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高考”


这4个字看似轻松,但于李小棚来说,相当于放弃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


更令李小棚痛苦的是,当年班上一位跟他成绩差不多的同学,考上了重点大学。


郁郁寡欢的李小棚回到村里,一边务农,一边照顾生病的父亲。



一次在与村民闲谈时,他发现由于村中没有小学,村里7到13岁的100多个学龄孩子竟无学可上。


他不愿意自己的遗憾在其他孩子身上重演,遂决定在村里办个学校。


1990年7月,他向村委会要来了3间闲置的仓库,创立“六郎关小学”,自己成为了该校的第一位代课老师。




当时为了给父亲看病,李小棚家里已经欠下了几千元外债。


而代课老师每个月的工资只有6块3毛钱,这微薄的收入远远无法偿还债务。


于是村里人发现一到周末,李小棚就消失了。


而在西安北郊的暮色中,做苦力的工人发现,每到周末就会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人加入到他们的行列。



对于一个“书生”来说,打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李小棚那瘦弱的身躯,一次需要背二三百斤的水泥,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


除了体力上的繁重,精神上也不能松懈。


有一次卸钢筋,他一个不小心竟将大拇指指甲给戳掉了,那钻心的疼,非常人所能忍受。


为了省钱,李小棚舍不得住旅馆,就铺个纸板子,睡在马路边。


就这样,他一天天在在教室与工地之间来回,奔波。



1997年,六郎关小学用仓库做的校舍成了危房。


为了能给小学盖所新校舍,李小棚往返西安数十次,各种软磨硬泡,终于向陕西慈善协会申请到了捐款。


三个月后,一所崭新的小学在六郎关落成了。



1998年,李小棚被调到了另一个村的韩河小学。


当他来到这个学校时见到的就是:教室的土墙到了,门窗也是坏的,40多个学生在教室里上课,风一吹瑟瑟发抖。


李小棚召集村里人商量把教室修整一下,他率先捐了这个寒假出去打工挣得500元。



村里人感动了,捐钱的捐钱,出力的出力,再加上李小棚找来的善款,最终给学校新盖了10间房。


李小棚还向北京的一个基金会申请扶贫款,给村里修了第一条可以通车的山路。


除了这些,李小棚还用书本上学习到的嫁接知识,教村民嫁接板栗、核桃树……帮他们提高收入。


数年间,李小棚先后被5次调动。


每次都通过为学校新建和修缮校舍付出心力,多次获得了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奖励。



李小棚的无私付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被大众知晓。


直到他“借钱还钱”的事情被曝光,才引起了广泛关注。


2006年3月19日下,李小棚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


里面有4057元钱、几张银行卡、还有一张身份证,上面的地址是西安三桥镇。


他在原地等了3个多小时,也不见人来找。


于是李小棚就借了30来块钱,走了20多里山路来到辋川镇,坐车辗转来到三桥镇,根据钱包里面的信息,把钱包还给失主。


为了省钱,他连中午饭都没舍得吃。


回去的时候,因为路费不够了,他走了5个多小时的路,才回到教书的东杆村。



李小棚是村上有名的困难户。


山顶空地上的三间土坯房就是他家,墙壁绽开一尺多长的裂缝,全家唯一的“电器”就是一个手电筒。


此外,家中还欠着大量外债,比很多人都缺钱的他,却选择了借路费第一时间把钱归还给失主。



李小棚拾金不昧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后,很多人知道了他的故事与困境,给他捐了几万元善款。


原以为这些钱能改善他的生活,谁知他接下来的一个举动,再次震惊了世人。



当时的蓝田镇13个自然村没有一所幼儿园,多年从事教育的他不忍看着家乡一代代地穷下去。


于是2008年李小棚用收到的善款,在蓝田县蓝桥镇租了一座两层民房,创办了“蓝桥幼儿园”。



招生简章里写道:“为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学习用品、冬季免费供暖、不收取任何费用”。


开学之前,他抱着简章跑了3个村子,挨家挨户地做“宣传”,招收到了90多个小孩。


他找了三个老师(之前李小棚的学生),分成了大中小三个班。


每月,李小棚给她们开950元的工资,这是他自己工资的5倍多,而他依旧去做他的代课老师。


可想而知,那些善款根本支撑不了幼儿园的开支,于是李小棚就到处做苦力,坚持将幼儿园开下去。



在很多人看来,李小棚简直“疯了”,还有人直接用陕西土话骂他是“瓜皮”。


他的姐姐也骂他:“别人娃是娃,你娃就不是?”“自己都过得那烂样子,还要管别人!”



有时候,李小棚回到家里,看着病妻幼子,内心充满愧疚,整夜睡不着觉。


但他又不忍心看到别的娃儿没学上,所以只能咬牙撑下去。


截止到2010年,李小棚教出了17个大学生,还有十几个在上高中。


这些学生的学费大部分都是他向慈善协会申请援助得来的。


他不忍心看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无所事事,就跑到蓝田县一所烹饪学校,和人家签订合作作。


“先让娃学,挣了钱再交学费”,凭着“诚信”,他送了80多个学生去学烹饪。



2012年的暑假,李小棚去了铜川一座煤矿打工。


因为幼儿园快开学了,他没领4000元的工钱就急着回去给孩子们买课本。


谁知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李小棚去世后,为了纪念其办学精神,“李小棚幼儿助学基金”成立了,收到了全国各地捐款共计86500元,供他的公益幼儿园使用。


姐夫刘新堂开始担任园长,帮着把幼儿园撑了起来。


但失去了李小棚的幼儿园困难重重,姐夫不懂教育,也招不来幼教老师。


无奈之下,2014年10月28日,刘新堂摘下了挂了7年的“蓝桥幼儿园”牌匾。


好在,距离蓝桥幼儿园约一公里的地方,一栋崭新的L形三层幼儿园已经拔地而起。


相信在天堂的李小棚,看到也会感到欣慰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小棚的事迹逐渐被人淡忘。


今天我们重温了他的过往,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位苦力教育家,他曾来过这个世界。


他对教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骨子里透出的坚韧与善良,值得我们去铭记。


很多人觉得李小棚傻,就算再热爱教育,也没有必要穷尽一生去追求。


更何况,推动教育的普及,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努力所能做到的。


但我们不该以世俗的眼光来定义他。


他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不管物质多匮乏,内心世界永远是富足的。


因为眼中方向,心中有理想,所以脚下才力量


来源|凤凰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央视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