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白沙纪念馆 纪念馆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是一座以保护明代古建筑群为主体的庭院式历史名人纪念馆。 该馆以建于明代的白沙祠和木石牌楼(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主轴,正前方是白沙先生铜像广场和陈白沙纪念馆的新建牌楼。牌楼内的用地范围均以围墙围绕。白沙祠前的东西两侧,建有书画廊和碑廊,还有怀沙亭、讲学亭、文献亭、嘉会楼、旅游服务部以及荷花池、泮池等园林式建筑。为弘扬白沙先生的茶文化,两侧的书画廊均设有茶艺馆,方便市民休闲品茗。 白沙祠的东侧,是陈白沙事迹陈列室的三个展区,常年展出陈白沙的事迹及墨宝等名片。距白沙祠东北角约50米处,是一个建于明代弘治十年(1497年)的陈白沙父母合葬墓,墓碑石白沙先生用茅龙笔书写的。四周松柏长青。 白沙祠的西侧,保留了白沙故里的若干旧民居,民居内按民俗风貌布置居室家具,开辟为民俗展区,供游客参观。在白沙故里的北端,建有小庐山碑亭及观景长廊。绿草如茵,竹影婆娑,现已成为江门市民喜爱参观游览的江门市历史文化景点。 地址:江门市蓬江区白沙大道西37号 2.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江门市博物馆)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作为展示五邑华侨历史文化和推进江门市文化名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华博馆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馆建成后,将成为五邑唯一的大型华侨博物馆,集中展示侨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间艺术。江门市政府将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作为重点文化精品工程来建设,无论是在建筑的外形设计,还是在其内部文化内涵上,都力求达到国内较高水平。经过多次开会讨论研究,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最终选址于五邑华侨广场会展中心东面的3座小会馆,建筑面积约为9000平方米。 今年内,江门将首先对其中一个小会馆进行改造,其工程总额约为500万元,作为华博馆的首期工程。设计突出古典性据江门市建管中心莫工程师介绍,既然是华侨华人博物馆,为了和主题保持一致,华博馆的整体设计风格将突出古典性,“颜色以深色为主,四周为蓝色玻璃墙,每个会馆的顶部呈球形,与前方的华侨广场会展中心的设计遥相呼应。”“3座小会馆均为3层楼高,每个展管各3000平方米,首层和二层主要用作展物的陈列设计,三层供办公人员使用。走进华博馆的首层,正前方,迎接参观者的首先是开阔的序幕厅及主题墙面。”“序幕厅后是博物馆的中心展馆,约为300平方米,用于陈列展物。 由于许多展物都非常贵重,展馆内部设有岛式活动展柜、双面展板。书信书画之类的,将陈列在展板内。像古董、陶瓷之类的将放置于展柜里。二层的构造与首层大体结构相同,只是陈列的内容上会有区别。”收藏有两件国家级文物华博馆的负责人介绍说,华博馆陈列的展品,范围包括与华侨华人出洋有关的文献、遗迹;华侨华人在国内外曾使用过的各种典型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展品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现在收集的情况看,其中不乏精品。包括华侨华人在侨居国的生产工具,如水泥桶、锄头、熨斗、斧头、南洋锯及一套较完整的洋木匠工具和理发工具;生活用具如金山箱、座钟、水煲、藤笈、水壶、饭格;刊物如明报、侨刊等。”“还有著名爱国华侨专题资料及他们回国定居时带回的缝纫机、藤笈、水壶、洗衣盆、帆布袋等实物。”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筹建办展示了华侨最近捐赠的两件文物,一个布袋和一件衣服,出人意料的是,两件文物均是国家博物馆要收藏的国家级文物。 据介绍,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南洋地区华侨在陈嘉庚的领导下,发动华侨筹赈救国。旅居南洋的郑潮炯只是一位略识文字的小贩,但他决心尽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尽一分力。为发动华侨筹赈救国,郑潮炯拿出自己当小贩的看家本领,背着儿子郑社心,穿着现在捐给家乡的衣服,肩搭布袋,踏上了义卖救国的漫漫长路。 为了支援抗战,郑潮炯甚至把妻子肚里怀着的孩子卖掉了,得款80元,全数捐给了筹赈会。”在获悉江门市筹建“华博”,郑潮炯儿子立即与母亲商量捐赠事宜,最后决定将这些物品捐给江门市“华博”,以此表达他们对家乡建设“华博”的支持和一点心意。 参观指南: 我馆实行免费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团体参观请提前预约。 交通路线: 可乘搭6、23、52、55路公交车,从华侨博物馆站下车,直达华博馆门口。 可乘搭2、6、14、17、20、32、53、103、113、118路公交车,从白沙祠站下车,直达纪念馆门口。 3.江门绿道 江门市境内有(省立)绿道3号线和6号线,总长286.4公里,连接40多个自然景区和旅游景点,建成驿站17个,自行车租赁点14个,停车场28个。绿道按照“都市型、生态型、郊野型”三种类型规划建设,突出滨江山水葵林特色、世界文化遗产特色、侨乡历史人文特色,充分展现了江门市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市区滨江风光绿道游:6号绿道沿着西江从鹤山古劳水乡、大雁山、滨江大道到江门市区五邑华侨博物馆,景观设计结合原有地形植被条件,突出滨江景色,植物景观因地制宜设计为“田园风光”、“中心绿岛”、“滨江风情公园”三部分,充分体现了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特色。 ◆新会生态人文景观绿道游:6号绿道新会段将小鸟天堂、梁启超故居、崖门古战场、崖门古炮台、银湖湾湿地公园、古兜温泉等自然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联接成一个整体,展现出江门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开平世界文化遗产绿道游:3号绿道开平段把立园、自力村碉楼群、三门里碉楼群、马降龙碉楼群、锦江里碉楼群、赤坎古镇等各个景点串联起来,展示开平碉楼与村落这一世界文化遗产,让游人饱览散落在乡野间的碉楼神韵。 ◆新会圭峰山风景区绿道游:3号绿道新会段经江门自然生态保持良好的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把圭峰体育运动公园、葵博园、周恩来纪念馆、玉湖、碧霞楼、玉台寺、绿护屏、紫云观、石涧水库公园、南坦葵林公园、道北寺、桂林寺等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串连起来,让游人置身于一条依山傍水的生态休闲风景长廊。 4、江门东湖公园 东湖公园是一个以湖光山色、绿色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胜地。东湖公园宽阔的湖面上,有风格各异的柱桥、五拱桥、亭桥、单拱桥、曲廊桥,潺潺流水的山涧溪、气势磅礴的叠水瀑布,以及大型游乐设备、游船、儿童戏水池、游泳池等娱乐项目,让人流连忘返。 地址:江门市蓬江区港口路7号 类型:湖泊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 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5:00-23:00 交通 乘坐2、19路公交车在东湖站下车即可 5、洪圣公园 介 绍 洪圣公园位于潮连镇的北面,临西江,公园是于1984年在原洪圣殿的基础上扩建而成。面积为一万五千余平方米,公园设计雅致,造型美观。人工湖面广阔,湖心亭通连两岸,栏杆曲径,岸边垂柳,桃红李白,亭台阁榭,相映成趣。古树常青,绿草如茵,时花满园。公园内主要历史景点有洪圣殿、慈母亭、四眼井等。 6、良溪古村 良溪旧称蓈底,村中有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旌表节妇罗门吴氏”的贞节牌坊;有占面积2439平方米、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的“罗氏宗祠”。清道光六年进士翰林“粤东四家”之一的罗天地、近代画家罗卓等皆出自良溪村,全村曾有100人在科举时-取了功名。良溪村的山、水、树木、建筑与古民环境的组合,展现了古村落人与自然的和谐。经专家初步考证良溪为珠玑巷移民落籍终点,被誉为“后珠玑巷”。 良溪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至今还保留着正月十五-头,农历六月十三梁真君诞,十月一日舞火龙等民间习俗;广为流传的罗贵南迁和梁真君传说,罗天池始创柑普茶等 地址: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 7、大西坑公园 坐落于江门市郊区的一个免费公园,山水环绕,空气清新,风光秀丽。公园设施完备,有吃饭的农家菜馆和烧烤场,另外还提供自行车出租,环湖骑行一圈,悠闲而惬意,是周末与家人朋友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大西坑公园 类型:城市公园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8、进士石牌坊 进士石牌坊为文化旅游景点。 南村进士石牌坊,座落于蓬江区荷塘镇南村村。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为明世宗为表彰正德辛已科进士余经所立。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石牌坊,坊高8米,通面宽10米,悬山顶,檐楼间加饰多重斗拱。正楼匾额刻有“司谏”、“大行”、“正德辛正巳科进士余经第”及“嘉靖六年丁亥岁仲春吉日立”等字,竖匾镌刻“恩荣”二字,并饰以麒麟图案,现保存较好。 据《广东通志》载,余经,荷塘白藤南村人,字朝纲,号石龙,正直无私,任谏官刑部给事中,曾-兵部待郎胡世宁、南京督学萧鸣凤、广东督学魏校,受世人称颂。后来又力谏皇帝要从善如流,结果受杖,遭降职到福建漳浦当县丞。因整隶朝政得力,又提升为瓯宁县令。为官一生,两袖清风,深得朝野爱戴。他去世后,省上巡抚、安察、布政、司法各大吏要员护送其灵枢回故里。 9、济川桥 济川桥,位于棠下镇中心村陈田围。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6年),原为木桥,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时改为现今所见的石拱桥。 该桥为典型的单孔券石桥,用暗红的红砂岩石块砌筑,全桥长30米,桥长6.9米,宽2.3米,单孔净跨9米,桥拱高3.45米。其结构古朴,为新会现存最长的石拱桥,1995年公布新会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桥的两侧种满霸王花,蕉树,茅草丛生,桥上经常有村民扛着锄头日落,桥下木船偶尔穿梭而过,上下水影交映,一派悠闲的田园风光,成为众多摄影镜头的热门题材。 10、蓬江东湖公园 东湖公园始建于一九五八年,占地面积50公顷,其中湖水面积16.5公顷。 东湖公园是一个以湖光山色、绿色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胜地。园内山水辉映,青山连绵相依,水秀花明,湖岸开阔秀丽,留连忘返。 在宽阔湖面上,有风格各异的柱桥、五拱桥、亭桥、单拱桥、曲廊桥,既丰富了湖面立体观赏空间,又是独立的艺术品。五拱桥采用御用房山汉白玉浮雕栏杆,栏板上雕刻出自甲骨文始演化至今的“福”、“寿”字形,充分地体现了中国文字源远流长的文化渊源。 潺潺流水的山涧溪流奏响了自然的乐章,令您陶醉。气势磅礴的叠水瀑布,让您进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中。大型游乐设备、游船、儿童戏水池、游泳池等娱乐项目,供游人休闲活动,并配套有餐饮、公共电话、服务摄影部等服务设施。款式新颖的园灯、灯饰,夜幕降临之际,灯光璀灿,粼粼水光与婆娑的树影交织出迷人的夜色。 东湖公园座落在江门市区中心,南边面向繁华的商业区——港口路,东、西、北三面小丘环绕,是一个秀色可人的风景区,“东湖秀色”为“江门八景”之一。这里原为市郊的荒山野岭。1958年,随着江门城区的扩建,这些荒山野岭列入了城区的范围,江门市人民政府发动干部群众,筑地拦湖,把低洼谷地开凿成人工汹,铺建环湖大道,种植花卉树木,成为一个大型公园。 由南面进入公园,首先经过的是东湖文化广场。广场为西式结构,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54米,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占40%,中央为硬地,边缘为罗马式单柱廊。中央硬地用桔红、桔黄、红、黑、白五种颜色的花岗石锁砌图案,并配红、黄、蓝三色有机玻璃彩虹灯。广场建成层阶式结构,即由港口路一边远渐向东汹汹面分层降低,市民和游客可坐在阶梯上观看文艺表演。 1999年,市政府对公园进行了重新规划建设,并进行了首期改造。在充分保持公园现有良好的地形,良好的水体及良好的绿.化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营治,以提高园林植物自然景观层次为主体,辅以适度开朗视景单坪,增加休闲活动空间。改善入口广场相关的园景系列,细化环湖造景,采用草坡湖岸,叠石湖岸,鹅卵石滩湖岸,使岸线更加流畅,力求强化园林景观,谈化游乐设施。 改造后的东湖公园分为五大景区:观景景区、观花景区、静息景区、活动景区、自然绿色景区。 目前,东湖公园首期改造已完成。通过大规模改造,亭台楼阁处处,翠竹垂柳依依,小桥长踢堤卧波,整个景区装扮得焕然一新,成为广大游客市民休闲的绝佳去处。 来源蓬江,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
5月16日,记者从永辉超市获悉,“胖东来版”永辉
气温越来越高去海边玩水、“赶海”成为大家喜爱的
近日,科研人员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的一
近日,17岁演员黄杨钿甜在学校成人礼活动佩戴百万
近日,盒马销售的保洁无抗鲜鸡蛋被检出兽药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