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初代网红品牌,“面包新语”曾风靡一时。但令人意外的是,“面包新语”的业务在成都却戛然而止。 近日,有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成都“面包新语”(BreadTalk)突然闭店,尽管公司声称是升级改造,但实际上成都所有门店都已关门。 据上述网友反映,此次改造升级并没有提前通知储值卡用户,导致消费者持有的储值卡没办法再进行消费。消费者找到公司要求退款时,公司找各种理由搪塞:要求消费者提供转账支付凭证,以现金等方式购买,无法提供购买凭证的,则不予退卡。
成都11家门店集体歇业 “面包新语”最新回应
“面包新语四川”官方微信服务号信息显示,涉事公司主体为四川新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新语”),该公司于6月26日00:41发布《退卡公告》。 7月12日,有成都本地媒体报道称,成都“面包新语”所发布《退卡公告》中的电话一直打不通,成都11家“面包新语”门店集体歇业,部分铺位已换店开业。其中,“面包新语”原位于成都市天府广场门店早已打围,并重新引进其他烘焙品牌,目前正在装修中。据旁边商铺销售人员透露,这家“面包新语”门店在6月中旬就已撤店。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询问旗舰店客服时,客服则表示不清楚线下情况,成都线下门店的预付卡在该电商平台旗舰店亦不能使用。 7月13日,深圳新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表声明,就近期其成都地区“面包新语”加盟门店调整的消息作出回应:“经核实,成都门店变动系因加盟授权到期,属正常的商业合作更替。”回应还补充称,广深地区系与新加坡“面包新语”总部战略合作经营,经营状态良好。 曾陷入借款合同纠纷被列为限高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面包新语”由新加坡人郭明忠创办,于2000年在新加坡正式成立。据媒体报道,“面包新语”采取一线城市直营,二、三、四线城市加盟的经营模式。根据“面包新语”标准化门店模型测算,完成整店启动资金约为200万元,截至目前,“面包新语”共进入13个国家和地区,分店数量达到477家。 天眼查显示,四川新语成立于2005年5月26日,注册资本为300万元,企业当前经营状态为存续。目前,四川新语股东为郭晓进、肖毅,分别持有四川新语80%和20%股权。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因借款合同纠纷等案件,四川新语曾于2022年3月、2024年12月被限制高消费,限制法定代表人为肖毅。 据悉,2021年,西安“面包新语”曾通过公众号宣布,因经营状况不佳,同时因与上海新语面包食品有限公司特许经营合同纠纷等问题,“面包新语”已于2021年2月7日正式退出西安市场。
消费者应当如何维权?
北京东卫(成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颜莉律师建议:首先,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与侵权方进行沟通,争取达成和解;其次,若协商无果,可以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说明商家闭店拒退、设置非法障碍的事实,监管部门可对商家处以警告、罚款直至吊销执照。 此外,还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退还卡内余额并承担诉讼费用,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交易记录、聊天截图、商品照片等,以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来源 | 《中国经营报》综合自《四川日报》、上观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