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间能倒流,汪女士不会瞒着家人去做那些美容手术。
8年前,她在重庆赛格尔医疗美容门诊部做了隆鼻、双眼皮、隆胸等12项手术,共计花11万元。原想越变越美,没想到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汪女士是重庆人,今年54岁。做美容手术时她即将满47岁,当时自己开了几家超市。当年,她称因术后感到乳房疼痛等情况,向当地卫生部门投诉才得知,给她做手术的医生马某,其执业范围为口腔专业。事后,该美容门诊部被有关部门处以2800元的行政处罚,涉事医生马某暂停执业活动6个月。
从此,汪女士走上维权之路,起诉美容门诊部退还费用、投诉涉事医生执业资格、学历造假等。后来,对方退还了其11万手术费用。也因为此事,她转让了超市,和丈夫的关系也越来越淡。近年,她经诊断为抑郁状态,随时由近80岁的母亲陪同。
今年4月21日,重庆市卫健委向汪女士回复:“2025年3月28日,我委向马某本人送达了《卫生健康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告知其在规定时间内补正相关材料,马某未按要求补正。针对您反映的问题,我委已启动调查程序,正在依法按照程序据实处理。”
5月21日,新闻记者联系上马某,他称自己已退休,对于汪女士手术一事,他表示这是汪女士敲诈,手术没有出现问题,经过了多家机构鉴定。马某还称,针对自己超范围行医,相关部门已做出相应处罚。希望汪女士走司法程序,该他承担的责任绝不推卸。
花11万做了隆胸等12项手术
术后她称乳房疼痛,3年后取出假体
5月15日,汪女士告诉新闻记者,她天生爱美,以前经常在小区外的一家美容院护肤、美体。重庆赛格尔医疗美容门诊部的一名业务员也在这里拉业务。
“业务员说可以做整形手术让我更年轻漂亮,还说他们院长马某在全国知名。”汪女士说,她查了一下看到马某被称为“马鼻子”。
“马鼻子”曾经的广告
2018年4月4日,汪女士签订手术合同。手术约定合同书显示,手术项目包括隆鼻、双眼皮、开内外眼角、去眼袋、取耳骨、自体脂肪填充脸部、假体隆胸等12项手术,共支付11万元费用。根据安排,汪女士在赛格尔医疗美容门诊部手术室进行手术。病历资料显示,手术医生有马某、兰某某。
汪女士向新闻记者提供了一份2019年5月15日重庆市渝中区卫健委对兰某某的询问笔录,上面显示,兰某某和马某一起配合完成手术,主刀医生是马某,采用的是局麻,隆乳术是从上午10点半到11点半,其他手术到下午5点结束。
术后2个月,汪女士称感到左乳房疼痛,她前往赛格尔医疗美容门诊部找马某检查,被告知是包囊挛缩,做个小手术就好了。2018年10月,汪女士在该门诊部做了左右乳房手术,加上双眼皮、鼻子也做了修复手术。2019年1月,汪女士称由于自体脂肪填充脸部无效果、眼袋左紧右松,再次做了手术。
经过三次手术后,汪女士称仍感觉乳房长期疼痛,左右乳房大小不一,胸部有异物感。不仅如此,她认为脸部手术也没有成功,出现脸部表面不平、眼袋左紧右松、右眼角有小包块等。
汪女士称,后来她的假体出现问题。她提供的重庆一家医院的一份检查报告显示,其左侧乳腺假体周围出现异常信号影,考虑假体破裂并炎性改变。2021年12月,汪女士到四川一家医院做了手术,取出了假体。
汪女士提供的医院手术记录显示,手术发现“解剖后可见双乳内硅胶假体,双侧假体完整,无裂痕,无破损,质地柔软”。
涉事医生执业范围为口腔专业
美容机构被罚款、被判退还11万手术费
对于此事,汪女士曾前往重庆市渝中区卫生部门投诉。
汪女士提供的卫生部门回复显示,重庆市渝中区卫健委于2019年6月17日对该门诊做出处罚,称依法查明赛格尔医疗美容门诊部使用执业范围为口腔专业的执业医师马某施行美容外科手术的行为,构成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事实,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现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一条。予以该门诊罚款人民币2800元整的行政处罚。
对于马某未按照注册的执业范围的违法行为,2019年8月7日,对其作出暂停执业活动6个月的行政处罚。
同时,汪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还医疗费11万,赔偿后续治疗费50万、精神损失费10万等。经一审、二审,2022年4月,法院二审作出判决,判决书显示,根据查明事实,赛格尔医疗美容门诊部在对汪女士实施诊疗过程中,存在使用执业范围为口腔专业的执业医师马某为汪女士实施美容外科手术的违法行为,且受到了罚款2800元的行政处罚,足以说明赛格尔医疗美容门诊部在对汪女士的诊疗过程中提供的诊疗服务存在重大瑕疵,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之规定,该院认定赛格尔医疗美容门诊部应向汪女士退还已交纳的全部手术费11万元,鉴于赛格尔医疗美容门诊部已被撤销,故由经营者马某予以退还。驳回汪女士其他诉讼请求。
人生从此被改变
她转让超市,被诊断为抑郁状态
5月15日,新闻记者见到了汪女士,近80岁高龄的母亲陪同着她。
汪女士向新闻记者回忆,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和丈夫生育了一儿一女,她经营了4家超市,父母跟随她住在一起。
“我当时(做手术)是瞒着家人的,直到三天后,他们才知道我在美容门诊部输液。”汪女士回忆,后来她为了维权,不得不转让了超市,夫妻感情也越来越淡。
汪女士在一家医院的病历显示,诊断为抑郁状态,还有另外一家医院的检查结果显示“肺部有磨玻璃结节”。
汪女士被诊断为“抑郁状态”
“怀疑是肿瘤,但我没有做活检。而且,即使假体取出了,但乳房一直疼痛,给我身体造成了巨大伤害。”汪女士说,“这件事彻底击垮了我,我现在睡觉都要吃安眠药入睡,每天都很焦虑很急躁。”
在采访中,汪女士一直表现得很急躁,这也是高龄母亲近年来一直陪伴她外出的主要原因。同时,汪女士介绍,事情已出了几年,一直未能完全解决,去年其父已去世。
涉事医生希望她走法律程序
卫健部门:已启动调查该医生执业资格
“马某学历造假,警方也已查明,既然学历造假,说明他骗取了执业医师证书,我一直在投诉。”汪女士说。
2023年12月,重庆市卫健委回复:“你来信反映马某在某医科大学学历造假的相关问题后,我委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马某医师资格相关事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原卫生部、人事部《关于下发具有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认定医师资格及执业注册办法的通知》等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即1998年6月26日前),已取得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可以申请执业医师资格;对于当年由于特殊原因未取得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符合相关规定的,可通过学历认定执业医师资格。因此,学历不是认定执业医师资格的唯一依据,还需核查马某在1998年6月26日前是否取得了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由于年代久远,目前我委正会同渝中区卫健委、渝中区公安分局进行调查,同时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联系,调查其1988年-1998年期间的从业经历。同时,我委将马某(涉嫌)学历造假的证据移送市教育委员会。目前,相关调查工作正在持续进行中。”
2025年4月21日,重庆市卫健委再次向汪女士回复:“就你反映马某执业资格一事,2025年3月28日,我委向马某本人送达了《卫生健康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告知其在规定时间内补正相关材料,马某未按要求补正。针对你反映的问题,我委已启动调查程序,正在依法按照程序据实处理。”
“马某退了11万手术费,以前的赛格尔医疗美容门诊部注销了,但他们又开了一个赛尔医疗美容门诊部。马某还在那里。”汪女士说。
天眼查显示,重庆赛尔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兰某某。5月21日,新闻记者查询官网电话拨打过去,号码显示“马鼻子”。随后,记者以患者身份咨询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询问是否可以找马某做鼻子,对方表示可以帮忙预约,第二天就可以见面。
5月21日上午,新闻记者电话联系上马某,他表示自己已经退休,且在治疗眼睛、耳朵等问题。对于汪女士手术一事,他表示自己被纠缠了7年。“手术没有问题,经过了多家机构鉴定,而且假体根本没有破裂,她就是诈骗。”马某表示,针对自己超范围行医,相关部门已做出相应处罚,他希望汪女士走法律程序,该他承担的责任不会推卸。
2020年9月17日重庆医学会出具的一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结论显示: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第三十三条,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
5月21日,新闻记者联系上重庆市卫健委一名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我们目前跟汪女士保持着联系,正在按程序进行办理。”
来源:红星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