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湾区资讯 查看内容

香港人均寿命全球第一,但老人们真的幸福吗?

2025-5-19 14:11|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香港是全球最长寿的地区之一,2025年数据显示,香港人均预期寿命达85.3岁(男性82.38岁、女性88.17岁),连续七年蝉联全球第一。但长寿背后却隐藏着健康隐患,香港虽然是世界最长寿地区,但“健康寿命”却并不乐观, ...

香港是全球最长寿的地区之一,2025年数据显示,香港人均预期寿命达85.3岁(男性82.38岁、女性88.17岁),连续七年蝉联全球第一。但长寿背后却隐藏着健康隐患,香港虽然是世界最长寿地区,但“健康寿命”却并不乐观,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胡令芳形容香港虽为世界最长命地区,但健康寿命”绝对唔掂”。


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老年学研究所所长胡令芳接受《星岛头条》访问时表示,应对老化需从基础科学、生活环境及医疗支援等多方面入手,尤其需关注“健康寿命(lifespan)”,而非单纯延长寿命,让长者维持自理能力与生活质素。


长寿背后暗藏健康隐患,胡令芳表示,许多长者晚年需长期护理,加重医疗系统负担,尤其冬季住院频繁,占用大量人手。她建议设立老人专科医院,形容衰老过程如“返老还童”,长者与儿童同样需全面照顾,但当今社会并未正视高龄患者的需求,“为什么有儿童医院,却没有一个老人医院呢?”她补充,其实未必需要兴建整间医院,而是一种关于如何照顾患者的理念。


▲胡令芳表示,老化本质是细胞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


长者入院被限制活动,导致肌肉快速退化


胡令芳表示,不少长者抗拒入院,“宁死不入医院”成普遍心态,这亦与现有环境有关。她解释,院方为防跌倒意外,常常限制长者活动,甚至约束或强制使用便盆,导致肌肉快速退化,变相加速长者大部分机能衰退,认为身体功能护理较单纯治病更关键。


胡令芳指,老化本质是细胞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现时全球正积极研究如何透过干细胞(stem cell)替换受损细胞,或透过药物调节细胞能量代谢,以延缓器官衰竭。她举例,坊间流行的抗衰老补充剂“NMN”虽价格高昂,但科学界对其成效仍存疑,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亦指相关证据不足。


通过验血等生物标记预测生理年龄及健康风险的技术亦在发展中,认为这类技术商业潜力大,能激励大众改变生活习惯,例如戒烟、运动等,若数据显示调整行为可改善健康,大众的改变动力会更强。


跨境安老需考虑文化适应、医疗支援


▲针对长者居住需求,香港地少价高,直接套用外国的“持续照顾退休社区(CCRC)”模式未必可行。


针对长者居住需求,胡令芳分析,香港地少价高,直接套用外国的“持续照顾退休社区(CCRC)”模式未必可行。她建议善用现有屋苑设施,例如透过管理处提供上门维修、组织康乐活动等,结合科技应用协助长者居家安老。


对于大湾区内地城市因成本较低和环境优美,吸引部分港人跨境养老,她提醒需考虑文化适应、后期医疗支援问题,若行动不便或患认知障碍,远离熟悉环境可能加重负担,文化差异、交通距离成为隐忧。


▲许多长者晚年需长期护理,加重医疗系统负担。


金钱非健康唯一决定因素,最有钱反而最不健康?


健康公平方面,胡令芳表示,不同阶层长者健康差异不应仅聚焦于医疗资源分配,强调改善生活模式对促进健康公平的重要性。她认为,基层长者若能掌握正确健康知识,即使不依赖昂贵医疗服务,亦可透过社区资源维持良好状态。


胡令芳分析,若单从看病吃药角度衡量,富裕长者确有优势,有钱随时可看医生、用贵价药,住环境更好的医院,但强调健康不等同医疗保健,“我们反思一下,可以发现有钱人未必真的健康”,例如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等问题,反观基层长者透过公共设施和社区活动,同样可达至健康生活。

来源:星岛记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