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到了!拍到了!”
近日
深圳海域的野生珊瑚“下蛋”了
这一幕被蓝蹼生态海洋探索机构
与深圳市水域搜救志愿者协会的
工作人员拍了下来
据悉,自今年4月起,蓝蹼生态与水域搜救协会持续观测深圳海域野生珊瑚产卵情况:
5月15日,又相继记录到粗糙腔星珊瑚和似蜂巢菊花珊瑚的产卵过程↓
△粗糙腔星珊瑚产卵
△似蜂巢菊花珊瑚产卵
这是今年深圳大鹏海域首次记录到野生珊瑚产卵现象,也是深圳连续四年成功记录这一自然奇观。
此前,志愿者还曾记录到珊瑚产卵,形成海底“飞雪”的海洋奇观↓

珊瑚,常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是许多海洋生物的庇护所。
人们通常在影视资料中见到的绚丽珊瑚,其实是“珊瑚虫群落及其骨骼”的统称。从物种分类上来看,这些珊瑚名为“石珊瑚”,又称“造礁珊瑚”,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目前,深圳海域已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石珊瑚种类超60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珊瑚呈现向高纬度地区生长的趋势,高纬度珊瑚群落逐渐被视为“珊瑚避难所”。
深圳位于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印度-太平洋珊瑚分布区的北部边缘地带,是重要的珊瑚群落观察与保育区域,也是唯一有珊瑚分布的内地一线城市。

受个体成熟度、物种、水温、海流等多种因素调控,不同地区的珊瑚有自己的产卵时间表。深圳东部近海现存的野生造礁珊瑚群落一般在每年四月底到五月初会进行批量产卵。
深圳野生珊瑚群落产卵,不仅表明深圳海域的水质条件能满足珊瑚的有性生殖需求,更意味着深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开展。
石珊瑚生长缓慢、补充能力有限
一旦受到破坏,恢复极其困难
让我们一起保护珊瑚
保护美丽的海洋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