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湾大马路及何鸿燊博士大马路行人路优化工程料6月中开展
“优化道路工程协调工作组”成立两个月以来,辖下道路工程协调小组讨论多项工程项目,当中逾60宗工程项目将采取合并施工,避免重复开挖。经评估工程的急切性及考虑到部分施工地点邻近学校,其中8宗已合并施工的大型工程于本月中至7月期间分阶段开展。相关临时交通安排详情将适时公布。

今年夏季开展的大型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协调小组昨日下午3时半在交通事务局5楼多功能室举行记者会。交通事务局交通管理厅厅长曾祥轩、协调处代处长麦豪杰,公共建设局基建工程处处长王国庆,治安警察局交通厅警司何嘉杰,市政署道路处代处长容锦龙,环保局能源业发展及管理厅高级技术员余培源,工务局城市规划厅高级技术员伍玉美出席介绍。
曾祥轩、麦豪杰介绍,为提升道路工程效率,协调小组在过去两个月已讨论近280宗道路工程项目。经审议后,约120宗获通过具条件开展,并协调当中过半数、即逾60宗项目安排合并施工。其余工程则已确认为仅得一个公共部门或管线专营公司需在有关路段施工。
8项大型工程中,何鸿燊博士大马路一带的管道铺设工程预计率先于5月中旬开展,工程长度为800米,施工期100日。届时涉及行车路过街施工,保持有限度通车。

连胜马路、雅廉访、高士德管道铺设工程下月中开展
预计6月中旬开展的工程包括南湾湖景大马路行人路优化工程,容锦龙表示,市政署收到很多居民反映,南湾湖景大马路地砖较滑,将改用其他地砖材质,以及收窄附近停车场入口的花圃及优化区华利前地的巴士站。总工期135个工作日,料11月完工;“连胜马路、雅廉访、高士德”管道铺设工程,工期68日;南湾大马路终审法院工程方面,涉及铺设电缆、水管、通讯管,届时将实施有限度通车,傅礼士神父街将封闭道路。施工期20日至40日。

新雅马路、马交石炮台马路管道铺设及下水道维修工程料7月上旬开展
预计7月上旬开展的工程,包括南湾大马路公教中心接驳街渠工程,预计7月上旬开展,涉及美丽街及南湾大马路的清污水接驳。工程关系,料进入美丽街位置将封闭,部分车位停用。容锦龙呼吁驾驶者留意交通改道消息,申请施工期15至40日。他表示,视乎实际交通情况,将与交通局协调,希望尽量压缩工程。

青洲大马路、青洲河边马路7月上旬开展道路维修及管道铺设工程
余培源表示,预计7月上旬开展的工程还有青洲马路道路维修及管道铺设工程,配合路面维修,完善供气网络,工期约55日;沙梨头北街管道迁改及铺设工程,工期85日;“新雅马路、马交石炮台马路”管道铺设及下水道维修工程,工期36日;罗理基博士大马路一带管道铺设工程,工期30日。

沙梨头北街管道迁改及铺设工程6月中旬开展
何嘉杰介绍工程期间的警力安排时表示,当局会巡视及检视工程所占用的范围是否申请许可,检视工程设备、临时交通设施设备是否摆放清晰、会否占用到其他路面,如果发现有问题会尽快与交通局、承建单位沟通,要求纠正。
警方呼吁居民、驾驶者多留意工程的新闻资讯,提早知悉工程临时交通措施或交通改道情况,及早规划出行路线,同时减少将车辆驶往工程影响较大的路段,避免引致交通挤塞。
被问及今年夏季开展的八项大型道路工程中哪一项对居民、交通的影响最大?曾祥轩表示,是次新闻发布会是介绍暑假各道路工程的初步范围,相关交通措施、对交通影响的评估等资讯,将会在工程开展前发布。

营地大街工程将作为首个预留管线试点项目
营地大街工程将作为首个预留管线试点项目,预计第4季动工。交通事务局表示,是次工程除了把4幢新建大厦的接驳街线工作合并施工外,也为周边不少于5个待发展地段一并预留管道,日后相关地段发展时可按照预留管道位置接驳,减少在营地大街再开挖而封闭交通的需要。
麦豪杰表示,协调相关公共部门和管线专营公司提前预埋各类管线及预留接驳管道,为优化道路工程协调工作组的重点工作方向之一。透过预留管线,日后新发展项目的管道接驳工程只须于施工地段范围或仅占用小面积行人道开展,从而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同时,各管线专营公司亦须检视拟施工路段在未来3年的预计需求,在开挖期间一并预留管线。
当中,计划今年第4季开展的营地大街工程将作为首个预留管线的试点。道路工程协调小组要求各承建商,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各项措施缩短工期,务求尽快恢复正常交通安排。同时,鼓励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三新”的应用,尤其条件合适的地点使用套管或水平定向钻等非开挖技术,以开展水管维修或电缆铺设工程。
传媒关注政府以营地大街作为预留管线试点的原因,麦豪杰表示,营地大街是单一车道行车,行车空间较小,当一些新建大厦要接驳排水管道到公共渠网时,由于公共渠网在车行道下,即开挖车道就需要封闭交通。
他认为营地大街是预留管线较好的试点,因此处“一掘就要封路”,且周边有很多零散、较小的待发展地块。相信通过是次优化机制预留管线后,未来可减少重复开挖及封路,把对交通的影响减到最低。
曾祥轩称,以营地大街为试点是因为区内有数个私人地段要做接驳工程,政府检视整个范围后为有待发展土地预留管线。未来相关发展人根据已预留的位置,最多只需在周边的行人路开挖,可将营地大街再次开挖对交通的影响减至最低。
他又指出,协调小组新机制加入多个监督部门,尤其专责部门如工务局参与,每当进行较大范围工程时,先由各部门作检视,如工务局先对土地开发作检视等。至于有否下一个预留管线的规划?他呼吁大家放心,未来“肯定会有”,届时会详细公布。
摘自澳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