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前央视名嘴自曝儿子“毕业一年家里蹲”:果然是一代不如一代? ... ...

2025-5-17 09:47|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连名人的孩子就业都成问题了,普通人家的孩子怎么办?”这几天,“就业压力”这几个字,一直停留在热搜上。起因是前央视著名主持人郎永淳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说:儿子自从去年毕业,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但至今仍 ...

“连名人的孩子就业都成问题了,普通人家的孩子怎么办?”


这几天,“就业压力”这几个字,一直停留在热搜上。


起因是前央视著名主持人郎永淳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说:


儿子自从去年毕业,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但至今仍未找到工作,还在“家里蹲”。

 

听到这里,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郎永淳是什么人?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的成就是普通人一生都难以抵达的终点。

央视著名主持人,在这个领域,干得风生水起;

为救治患癌的妻子,他又毅然从央视辞职,转型商界;

在直播带货刚刚兴起的年代,他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现在已经成功上岸,成为某公司集团的高管……

 

可以说,郎永淳的职业生涯,一直是走在大部分人的前端。

而在这样的资源背景下,郎永淳对于孩子的培养,也是不遗余力。

孩子在初高中的阶段,就被他送到美国贵族学校去读书。

而孩子也算是争气,美国藤校毕业,还在哥伦比亚大学这个全球知名的大学里攻读了硕士学位,甚至在那里,他还拿到了经济统计学和哲学的双学位硕士证书。

可以说,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孩子,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

原以为,人中龙凤一般的孩子在学成归来后,就一定能在国内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但没想到,如此显赫的学历和资源,却只能“家里蹲”。

央视主持人的孩子,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却找不到工作?

这种案例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一样。

在我们很多人的脑海里,总是觉得名人的孩子都是规划安排好的,一毕业就能走入人生巅峰,道路被鲜花铺满。

但没想到,他们也跟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为找不到工作而烦恼。

所以啊,作为普通家长的我们,其实有时候真的没有必要那么焦虑。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没有考上名牌初中天就塌了,没有考上名牌高中天就塌了,没有考上名牌大学天更是塌了。

可是,即便你一路考上名牌初中、高中、大学还是世界顶尖大学哥伦比亚,不还是一样找不到工作?

所以,天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塌,我们家长可以活得更从容自信一点。

很多家长们那么焦虑于孩子有没有考上好大学,有没有找到好工作,最核心的原因是:

他们无法接受自己家庭的阶级滑落。

也就是说,他们辛苦努力了一辈子,好不容易让家庭更上一个阶层,可到了孩子这一代,阶层又滑落回去了,这是他们万万不能忍受。

可扎心的事实就是,不管你接不接受,“阶层滑落”是很多家庭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抖音上有一对俄罗斯网红夫妇。

他们来中国15年了,两个人都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丈夫从小就是“天才少年”,6岁就读于语言学校,精通5国语言,在央视工作;

而妻子也不遑多让,她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以最好成绩毕业于英语翻译专业,精通3国语言。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原以为,这样显形的优秀基因,他们的孩子一定很让人省心对不对?

然而,这世上的事啊,总是这样不按常理出牌。

他们的儿子是个不折不扣的“学渣”。

在学习英语这方面,完全没有任何天赋。

他虽然从小就是在中国上学,但经过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语言熏陶,根本没有让他染上一丝丝的“英语细胞”。

他会在英语书上标注中文,用中文的音写出来。

连“let go”这种简单的英语,他都会写成“来字肚”!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孩子自己也十分不愿意学习,一到了英语学习阶段,就大叫着:我要洋人死!


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这小孩哥恐怕还不知道,在咱眼里他就是个洋人。


夫妻俩每天都在为谁辅导孩子而抓狂,谁都不想承认是自己的基因出了问题。


他们倾尽全力对孩子辅导,可两个天赋异禀的父母,辅导出来的孩子,英语28分。

 


不仅是外国人,中国人也是一样。


北京一女子,跟老公都是985硕士,两个人毕业之后,通过人才引进,拿到了北京户口。



在那个年代,他们真的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


他们希望自己的这种人生经历能在孩子身上得到复制。


儿子从一年级开始,每天的功课基本上都是丈夫陪着他。


每天的辅导、陪伴,高质量的亲子互动……孩子就算不如他们优秀也好歹能成才了是不?


结果,孩子现在高三了,成了个学渣。


孩子所在的东城区,一本率是70%,但她说,孩子别说一本了,三本都考不上,能混个高中毕业就了不起了。



学习不好也就罢了,还天天跟家长抬杠,啥事都看不惯,气得孩子爸爸心梗了两次。


家中常备的药品就是速效救心丸。


她说,现在对孩子没有期待了,只要他平安健康就好。


唉……有时候教育这事儿怎么说呢?


原以为,家长各种天赋和资源加持,又在这么好的教育环境下,孩子能争一口气,大概率能成为那个闪闪发光的人物,但现实往往是一地鸡毛,事与愿违。


在网上看过一个博主的吐槽。


她跟老公都是重点高中的老师,执教多年,带出的学生最差也能考个211。


他们俩一个是武大硕士,一个是复旦博士,但儿子呢……三门功课加起来才38分,还没老公的鞋码大。

 


这闹心不?


“桃李满天下,自家结苦瓜”具象化了。


在网上,很多人也纷纷说起了自己的经历。


“自己教化学,孩子在班里化学成绩一直很稳定,稳定的倒数第二,关键是孩子的化学老师还自己曾经的学生!”



“我哈工大,爱人复旦,儿子四门功课加起来36分,还没人的正常体温高。”



“姐姐博士,姐夫硕士,俩人辅导的双胞胎一个倒数第一,一个倒数第二。”



幸亏这夫妻俩都是优等生,要是一个是博士,一个是大专,那上大专的那一个就是家族罪人,这辈子都抬不起头。


“爸妈双985,姥姥姥爷一个医生一个院长,奶奶是老师,而我这个孩子,高考数学8分。”



以上这些,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当家长的崩溃,甚至,有些家长还患上了“高学历羞耻症”。


一个清华毕业的爸爸,辅导孩子功课,结果孩子考了30分。


当老师问爸爸是什么学历时,这个爸爸竟回答说自己小学毕业。


哈哈哈哈哈哈,清华大学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有这么拿不出手的一天。


生孩子,就像是开盲盒,是怎样就是怎样,有时候你费尽心思,得到的可能不如你付出的千分之一。


于是,你只能把这一切归结于:造化弄人。事实上,“一代不如一代”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在统计学上,有个词叫“均值回归”

高个子的基因,可能会生下一个矮个子孩子;

学霸的父母,可能会生下一个学渣孩子。

智商也好,相貌也好,身高也好,都会无限回归到你家族的平均水平。

换句话说,如果你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却靠自己成为了学霸,或许,你才是那个“突变的基因”。

可是祖坟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的冒青烟,所以,孩子不如你,真的是一件概率极大的事。

然而,我们却要如此迫切地希望孩子强过自己。

“孩子,爹妈当年家里穷,读不上大学,你可得好好争一口气啊。”

“孩子,你爹妈当年都是985大学毕业,你怎么也得考个985硕士才行啊。”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延续家族的荣光,强制让这种“基因传奇”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去。

然而,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是事与愿违。


鲁迅的孙子周令飞,对写作一点也不感兴趣,一篇报道憋一晚上写不出几个字;

奥运冠军杨威的三个孩子,不仅没有继承他和妻子的天赋,还体弱多病,被人笑称为“弱鸡娃”;

黄飞鸿的后人,没有一个像他那样身手不凡,拳脚功夫都跟普通人无异……

清华大学一个教授说:

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真相:

我们都是普通人,而我们的孩子,也终将走向平凡。

想通了这一点,就没什么好遗憾和羞耻的。

与其把执念投射到孩子身上,收获无限的痛苦和焦虑,不如专注自身,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儿。

多搬几块砖,多挣一些钱,在自己身上收获成就和荣光,孩子以你为榜样,人生的道路也能走得更为踏实。

真正的教育,不是在一棵大树旁再种一棵树,让它高过自己。

而是埋下一粒种子,静待花开。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尊重他们生命的本质。

摘自桌子的生活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