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江西景德镇“一家三口被撞身亡案”开庭,瞬间引爆热搜。去年10月2日傍晚,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大道上。
20岁的廖某,驾驶一辆刚购入5天的二手特斯拉,与女友发生激烈争吵。
为了泄愤,廖某在限速40公里/小时的路段两次将电门踩到百分之百,车辆瞬间飙升至129公里/小时。
车内,女友惊恐不已,多次哀求:
“慢点开,前面有人!”
廖某置若罔闻,继续加速,最终撞飞了正在过马路的一家三口。
其中包括一名不满周岁的婴儿。
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场视频记录下这令人窒息的一刻。
令人心寒的是,廖某肇事后未第一时间报警或施救,而是冷静地抽烟、打电话,甚至还有闲情逸致跟车内的女友聊天。悲痛的是,事发前一天,受害者一家人还在一起吃饭,没想到成了最后一面。
事发当天,胡女士专门做了一桌菜等儿媳儿子回家。
可她打了几十个电话,都联系不上儿子儿媳。
无奈之下,只好将饭菜打包送到儿子家。
出门的时候,她路过案发现场见人群聚集围观。
胡女士平时不喜欢凑热闹,并未停留。
直到几小时后接到交警的电话,才得知被撞死的一家三口是她的儿子、儿媳还有小孙子。
胡女士和丈夫悲痛欲绝,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儿子生前是单位骨干,儿媳温柔贤淑,孙子即将迎来周岁生日。
谁能想到,原本计划的全家福,竟会永远定格在冰冷的墓碑上。
更令人心碎的是案件引发的连锁悲剧。
失去独子后,胡女士和丈夫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每晚最多睡2小时,依靠药物也无法缓解痛苦。
儿媳的爷爷,因过度悲痛突发心梗,于2025年3月19日离世。
清明扫墓时,胡女士将未能送出的饭菜摆在墓前,哭着呼喊他们的名字:
“回家吃饭了…”
30余名亲属的恸哭,穿透山林。
晚年丧子,就连小孙子也没有了,天下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这个更残忍?
更令人愤怒的是,他们不仅要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还有来自肇事者家属言语上的伤害。
2024年10月3日,廖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拘。
警方经过一番调查,很快排除酒驾毒驾,通报认定廖某负全责,案件移交司法。
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廖父为了护住自己的儿子,三次提出80万元赔偿,还称愿让儿子在受害者身边尽孝赎罪。
胡女士当场拒绝。
“儿子儿媳孙子都不在了,我们要这么多钱有何意义?”
她和丈夫如今对生活意义没有任何念想,只求法律公正判决。
谁知道,廖某一家竟然狗急跳墙,对胡女士儿子的大伯发出死亡威胁。
“不私了,我们就弄死你!”
与胡女士打电话沟通时,廖父还恬不知耻地说:
“我儿子撞死你家的人,那是天灾,但是你现在起诉告我儿子,这分明就是人祸!”
什么叫天灾?
这起事故,难道真的无法避免吗?
廖某如果不开快车泄愤,一家三口何至于惨死?胡女士又何至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难道你家儿子的命是命,人家儿子的命就不是命吗?
你的儿子受到惩罚,绝不是法律制造的“人祸”,而是罪有应得!廖父这种将悲剧归咎于“意外”的态度,彻底激怒了胡女士一家。
他们拒绝一切和解,坚持要求法院判廖某死刑!
4月15日,本案开庭了。
廖某某因涉嫌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起诉。
庭审中,廖某辩称“天黑看不清路”,当庭鞠躬道歉。
胡女士一家直言:
“感受不到任何诚意!”
廖某的辩护律师试图将罪名弱化为“交通肇事罪”,检方没有听取对方律师的建议。
检方最终以“危害公共安全罪”指控廖某,强调廖某明知超速危害仍放任结果发生,主观恶性极大。
庭审最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胡女士一家再次恳求,希望被告人廖某被判死刑!
给大家科普一下“交通肇事罪”和“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
前者是过失犯罪,后者是故意报复社会。
检方最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提起公诉,量刑最高可判死刑!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在廖家父子身上体现得可谓是淋漓尽致。在电话录音中,廖某的父亲将惨剧称为“天灾”,反诬受害者家属追责是“制造人祸”。这种颠倒黑白的逻辑,暴露出整个家庭人品的卑劣。
在我看来,当廖某开车两次油门踩到底,撞向无辜的一家三口时,他已经站到了良知和法律的对面。
他的行为,就是将马路当作泄愤工具,将行人生命视为草芥。“11个月的孩子做错了什么?他连爸爸都没学会喊!”发生了这样的灭门惨案后,胡女士和丈夫甚至不敢接听电话。以命抵命不是报复,而是对伤痛者的抚慰,更是对法治底线的捍卫。
廖某的一脚油门,不仅终结了三个无辜生命,更将两个家庭拖入深渊。
情绪是魔鬼。
个人情绪绝不能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的借口。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
“闹市区的129码,不是车祸,是杀人!”
胡女士抱儿孙一家三口合照进法院的那一幕,刺痛了无数网友。
许多普通人内心不禁发出了灵魂质问:
当私愤可以肆意践踏公共安全,谁还敢安心走过人行横道?
我们的孩子,是否会成为下一个“一怒之下”的牺牲品?
我们期待正义的判决不仅惩罚罪恶,更能唤醒对生命的敬畏。
方向盘的重量,是生命的重量;
油门的深浅,是文明的尺度。
每个斑马线上的身影,都是某人倾尽一生珍爱的全世界。
敬畏生命,从克制情绪开始。
惟愿法律严惩廖某,判处死刑!
文章来源于知否大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