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湾区资讯 查看内容

突然人去楼空,知名品牌被曝多地大量闭店!广州也有门店

2025-3-25 11:42|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近日,珍爱网多地线下付费会员向媒体反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有服务合同的门店突然闭店,服务中断、红娘失联或离职,总部客服仅回应已反馈,但后续并无任何进展,会员陷入退费难的困境。3月21日傍晚珍爱网官方回 ...
近日,珍爱网多地线下付费会员向媒体反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有服务合同的门店突然闭店,服务中断、红娘失联或离职,总部客服仅回应已反馈,但后续并无任何进展,会员陷入退费难的困境。



3月21日傍晚

珍爱网官方回复:

西安一家门店关闭系正常运营调整

所有会员服务
已妥善安排至新的服务团队

但并未就其他地方闭店进行回应



近两年,珍爱网线下门店经营模式饱受诟病,记者此前探访门店亦发现其门店管理不够规范,存在诱导消费行为。


受访者供图


门店突然闭店

多地会员遭遇退费难


云南昆明的魏先生告诉记者,其在2024年7月与珍爱网昆明俊发店签订一份相亲合同,服务期限至2025年10月。可在今年3月4日,该门店突然关门,服务被迫中止。魏先生想退回剩余服务期限折价19000元,但多次上门发现门店早已空无一人,“联系珍爱网总部客服,一直说是记录,没啥后续。”魏先生称。


后来他终于联系到了此前负责对接的红娘,可对方告诉他,门店所有员工都“被离职”了。前一天晚上,门店领导突然称全员不上班了,等次日去门店,店里被上了锁。他们也一直在找门店的负责人,但电话一直关机。记者尝试联系该门店员工,但遭到拒绝。
西安、上海、温州等多地同样出现了闭店情况,而门店闭店、拖欠员工工资的消息在网络发酵。3月21日晚,珍爱网相关部门以邮件形式回复称,会员服务已交由新的团队。

02
有会员称门店存在诱导消费


浙江温州的小吴也发现红娘离职了,一直沟通用的企业微信也被解散,他甚至还没来得及保存红娘的个人联系方式。


小吴先后购买会员投入了5万余元,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相亲对象,现在回想起来他悔恨不已,他说,“一直在介绍不符合我条件的女孩,最基本的一点,我在县里上班,我开始就是要找县里的,但她们一直给推市里上班的(女孩)。本来红娘说到期了也给我继续介绍,我还信了,之后(她)突然就离职了,我才醒悟过来,上当受骗了。”
检索黑猫投诉等平台发现,小吴的经历并非个例。仅黑猫投诉中,近30天中有关珍爱网的投诉就超过100起,其中以存在诱导消费、退费渠道不畅通方面居多,涉及全国多个城市。

小编检索发现,

广州也有珍爱网门店。



在评论区,

有网友吐槽,

一顿哄骗让你交会员费,

介绍的对象一言难尽

当时一堆人来游说,

说得晕头转向,交了1.2万元”

“用尽各种办法骗人借款缴费”。

珍爱网曾因虚假宣传被罚


今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多起网络不正当典型案例,珍爱网因向用户发送虚构信息、宣传虚假案例等,被处以170万元罚款。


珍爱网门店往往位于商圈附近的高端写字楼内,店内装修高档,并刻意隔出多个小隔间。通常,到店后需要先填一份到店登记表,内容涵盖个人主要信息、收入情况等。之后红娘会提出查看顾客花呗额度或者信用卡额度……





对此,一名李姓工作人员解释,“是为了保证资料真实性,对会员负责。”不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名会员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此举是门店为了摸清顾客的财务状况,用来推销不同的课程。


大致有如下套路:首先是制造焦虑。谈话中,红娘反复提及年龄问题,并拿出年轻会员进行比较,制造“到了不得不找的焦虑”。其次是一直强调专业性,“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降低消费者警惕性。再次是采用车轮战、疲劳战,往往会有几个红娘轮番上阵,争取让顾客放下戒备,当场完成签约。

例如当天记者刚通过平板电脑登记完个人信息,红娘又要求在几份协议上签字。记者仔细查看发现是一份电子合同,而此前,对方并未提及任何有关合同及收费的情况。


4
专家建议应压实平台责任


一位不愿具名的前珍爱网门店红娘表示,自己在珍爱网线下门店工作了三年多,后因工资问题离职。她称,自己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学会如何销售产品,“不是学怎么匹配,单纯就是让客户愿意掏钱”。社交媒体上,一名自称是从珍爱网离职的员工表示,选择离职是因为“在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做事”
根据央视此前报道
珍爱网线下门店培训
有一整套的固定话术

前期红娘会通过消费者填写的信息或电话询问,先给消费者作画像,包括财务水平、择偶标准等等,然后去平台寻找相应的资源,假如平台系统里暂时没有匹配的人选,此时红娘会去虚拟一个人物,或将多人的信息组合起来,让会员产生“完美匹配”的错觉。




5

延伸阅读:乱象背后

事实上

珍爱网门店采取的套路并不新鲜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向记者分析,婚姻中介机构存在诸多乱象,根源是婚介服务本身不容易量化服务标准,且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外加涉及多头监管的现实难题。


陈音江建议,需进一步压实婚介平台主体责任,坚持诚信守法经营,此外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多种监管手段加强日常监管,共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文章来源于信息时报综合新黄河、齐鲁晚报、央视新闻、现代快报、广州广播电视台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