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云南小学“大队委竞选”引发巨大争议:现在孩子已经被大人催熟了…… ... ...

2025-3-24 13:49|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官场都见过,但小学生模拟官场你见过吗?最近,昆明某小学竞选大队委的直播,火上了热搜,让网友再一次见了世面。竞选大队委没什么稀奇的,但这个学校的竞选方式和流程让大家瞠目结舌。你以为竞选干部就是让孩子上去 ...
官场都见过,但小学生模拟官场你见过吗?

最近,昆明某小学竞选大队委的直播,火上了热搜,让网友再一次见了世面。


竞选大队委没什么稀奇的,但这个学校的竞选方式和流程让大家瞠目结舌。

你以为竞选干部就是让孩子上去念稿?

非也非也。

如果只是这样就不会上新闻了。

竞选大队委的第一个环节,是用ppt做展示。

很多成年人写个竞选稿,都要苦思冥想,可现在的小学生做个ppt却是手到擒来。

这些ppt做得精致程度,竟让我们这些在职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牛马都自愧不如。

看着这些小学生在台上用ppt介绍的样子,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

这些话看似有条有理,实际上都是假大空的套话。

第二个环节,是才艺展示。

没错,就是表演才艺。

朗诵、唱歌、跳舞、十八般武艺。

观众看得是赏心悦目,但看完才回过味来。

这竞选学生干部,跟唱歌跳舞有什么关系?

大队委的职责是服务同学,难道还要看谁歌唱的更好,舞跳得更巧?

知道的是校园活动,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搞什么明星选秀。

更让人咋舌的还在后面。

小学生竞选班干部的最后一个环节,竟然是结构化面试。

候选者站在台上,随机回答竞选问题。

问题的角度一个比一个刁钻:

“如果大队委的工作占用了你的课间时间,影响和同学玩耍了怎么办?”

还有诸如此类的问题。

这哪是竞选,这分明就是高情商测试!

然而这些孩子,非但不怯场,反而操着标准的“官腔”,讲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他们一口一个领导力,张嘴闭嘴就是为同学服务,一股浓浓的官僚气息扑面而来。

可想而知,这些家长在背后花了多少心思。

这些孩子,在戒不掉动画片的年纪,却将大人的套路话学得易如反掌,这种割裂感实在让人倍感不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此辣评:

从小给孩子灌输“官本位思想”,学生都打官腔,这会影响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评论区里,不少网友也表达了反感:


目前,教育局也联系学校进行了核实。


所谓的学生干部,原本只是服务同学的代表,但现在俨然变成了某种荣誉甚至是特权的象征,其实已经偏离了当初制定这个职责的初心了。

孩子们本该纯真的年纪,却被大人用人情世故给驯化、给沾染,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悲哀。

网上曾经有一个很火的视频。

“弟弟现在是小学一年级普通班的班长,后面要转到重点班去做副班长,请问这是升了还是降了?家里人拿捏不准。”


让人震惊的是,评论区里真的有人耐心解答:

“平调,为以后的大升做铺垫。”


甚至还有人分析起了小学各个班级职务的大小。


一时竟分不清是我落伍了,还是这些家长魔怔了。

小小的班级体里,竟然能衍生出如此多的权谋之道。

而随着这些“官场厚黑学”的渗入,让孩子的世界里早早散发着恶臭味。

很多孩子不仅渴望权力,同时也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

深圳某小学,十几个小学生排队被班长“教训”。


家长说仅仅是因为孩子朗读的时候没有遵守纪律,就被班长拳打脚踢。

不光如此,私下里班长还会向孩子们索要礼物。

而当记者采访被打的孩子时,他们竟然替班长说起了好话:

“班长是为了我们好。”


不管是管人的还是被管的,在班长这个小小官衔的震慑下,很多孩子心态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河南信阳某高中,学生会干部在没收同学手机后,私下收取每台300元的费用以归还手机,并不上报给老师。

同学说,你不给他交钱,他就给你处分,你不得不从。


还有安徽某小学,一个孩子利用自己班干部的身份,向同学索贿竟然高达万元。


好一出《同学的名义》,权术、欺骗,被这些小学生玩得淋漓尽致。

而大学里面这种“官僚气息”更加浓厚。

成都某大学学生,一个小干事只是在群里圈了一下学生会主席,就被主席下面的“小领导”斥责。

“杨主席也是你能叫的。”


拉帮结派,捧上欺下,这和社会上那些官场陋习有什么区别啊?

在最小的权力范围内,他们将官威耍到极致,可笑又可悲。

人类的本质是模仿,小孩学大人,大人模仿阶层更高的人。

在这一层又一层的模仿下,所谓的“官僚文化”无形中已经渗入到了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他们学会用套路讨好老师同学,用人情世故掩藏内心,慢慢就会变成一个可怕而又危险的人。

每当有这样的新闻出现,评论区里总能看到一些家长的声音:

“让孩子提前适应社会有什么不好?”

“一些为人处事的技巧就得从小教育。”

仿佛家长给孩子灌输官僚思想,是让他们提前进入成人世界的演练。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让这些孩子提早窥见大人世界的黑暗与不堪,而他们又没有足够的能力与智慧应对时,只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异化。

十几年前,有一部纪录片:《请为我投票》。


拍的是三个小学生竞选班长的故事。

三个孩子展现出来的勾心斗角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小胖派“狗腿子”监听同学讲话,打探其余两名竞争对手的缺点,整理了满满一大摞缺点本。

他没事就给同学们画大饼,承诺投自己一票就如何如何,反复给同学们洗脑。


小罗利用父母的关系,带全班同学去坐了高铁。


而小菲则希望用自己的才艺去打动同学,但没有带给同学们实际好处,她被欺负得黯然落泪。


最后,在这场权谋与金钱的较量里,小罗利用父母的“钞能力”,给同学们都准备了小礼物和贺卡,成功赢得选举。


权力成了这些孩子的催熟剂,让他们有了这个年纪本不该有的心机和算计。

哪怕已经过了十几年,在权利的诱导下,人性的丑陋依然如此。

不管孩子看的是喜羊羊还是汪汪队,只要大人对权力至上的信仰不变,孩子的世界就始终会成为成人世界的延伸剧本。

大家仔细想想,这些孩子从竞选视频到讨好同学老师,几乎全是家长在忙活,孩子们就只是照着剧本演一演。

当孩子褪去了稚嫩,而拥有了与年纪不相符的媚态与世故。

这样一来,孩子的真实想法都被掩盖住了。

而且还可能让他们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成功靠包装和走捷径就行。

竞选变成了拼爹的游戏,变成了家长资源和人脉的较量,孩子们的责任感又从哪儿培养起来呢?这不是舍本逐末了吗?

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塑造“完整而真实的人”。

那些在镜头前背诵竞选宣言的孩子不会知道:

真正的领袖气质是为同伴撑伞的瞬间,而不是演讲稿堆砌的排比句;

真正的责任感是弯腰捡起纸屑的背影,而不是体面空洞的竞选口号;

真正的尊重是俯下身帮助弱者的时刻,而不是那些华丽无物的头衔。

文章来源于桌子的生活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