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音 | 运动,治愈生活的良药

2025-3-16 10:24|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国家喊你减肥”火了。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他语重心长的呼吁冲上热搜第一,得到广大网友点赞。运动不仅能让人保持好的体态,更能让人收获好的心情。相关研究结 ...

“国家喊你减肥”火了。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他语重心长的呼吁冲上热搜第一,得到广大网友点赞。

运动不仅能让人保持好的体态,更能让人收获好的心情。相关研究结论显示,每天仅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就可以立即改善抑郁情绪状态和快感缺失。

运动,是缓解焦虑、化解压力最简单的方式。


运动,是一场“精神排毒”


心理学家曾研究发现:运动拥有“短期情绪效应”。具体来说,就是人在运动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水平会显著下降,愉快度则会显著提升。

这种现象,其实是由人体的特殊结构所决定:人在面对困境时,大脑中的杏仁核会不断分泌压力激素,让我们觉得紧张、焦虑。而运动,能让体内的额叶及海马体抑制功能更强,从而抵抗杏仁核的过度反应,缓解情绪。


小说家乔伊斯·卡罗尔·奥茨曾说:心情沮丧甚至绝望时,她会去跑步,以此来舒缓情绪。

企业家雷军在分享跑步心得时,也提及:运动,能让他重新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温暖的力量。

运动,是一次高效的“精神排毒”,它能让负面情绪随汗水蒸发殆尽,让身心焕然一新。

运动提升认知,认知影响情绪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著名的“情绪ABC理论”:A(事件)→B(认知)→C(情绪及行为后果)。

认知不同,对事情的感受,就会迥异。想在根源上管理情绪,就要改善自己的认知。而提升认知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运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曾表示:运动能增加大脑神经元数量,提高大脑认知能力。想获得持续的情绪掌控力,就要保持长期运动状态。

《奥森日记》一书中,记载了教授曹林通过运动治愈情绪的全过程。

2000年,曹林被确诊患上了抑郁症。最严重时,他觉得世间一切索然无味,“即便是亲人的亲情,即便是追求奋斗了几十年的科研事业,也都感觉淡漠。”
在医生的鼓励下,曹林开始跑步。从最开始的400米,1千米,后来的1万米,到跑马拉松。曹林越跑越起劲,而他的抑郁症,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痊愈。

他在书中分享了运动对认知带来的改变:“马拉松改变了我对人生的认识,铸就了我坚韧不拔,随遇而安,不慕虚荣,永远低调,永不低头的内心世界。”

如今的曹林,已经坚持跑步十几年。运动赋予的能量,让他变得愈发从容。


年岁渐长,压力的潮水,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通过运动不断升华认知,才能真正有力量与情绪的洪流对抗。

如此一来,即便人生百转千回,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找到出路。

保持运动习惯,培养幸福体质


哈佛大学讲师泰勒说:“运动,是最强劲的精神药物。”

运动,不仅能治愈当下的糟糕心情,更能给予长久的精神滋养。

1
先跑起来

先跑起来,不拘泥于一分钟、三分钟……还是1公里、2公里……最重要的是,动起来。然后,再一步步积少成多,去挑战更多的里程。

2
找到志同道合的队友

加入一个运动打卡圈,与伙伴分享自己的运动心得,彼此监督、彼此鼓励。外界的肯定、陪伴,会让人更加自信。在良好的氛围加持下,运动也会更有动力。

3
目标循序渐进

很多人不能坚持跑步,很重要的原因是一开始设立的目标太高。正确的做法是,将目标简单化。从每周跑步两次渐渐增加到每周三次甚至每天一次。

英国诗人奥登说:“动起来,像跑步者那样四肢运动,绕着圆圈,奔跑在无尽的道路上。”


当你遭遇挫折,满心悲伤时,去运动吧。
昂首阔步,挥汗如雨,内心的阴霾终会一扫而空。

当你烦闷焦虑,陷入内耗时,也去运动吧。
伸展双臂,步履不停,所有的压抑也将随风而逝。

当你足够自持、自律,你会发现,没有跨不过去的坎,也没有过不去的事。


来源 | 综合帆书樊登讲书、十点读书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