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东莞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出台最新管理办法。从今年3月1日起,东莞将公积金贷款最长贷款年限延长至30年,首套房最高贷款额度上浮到120万元、二套房最高贷款额度80万元。 这一天,广州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出台了48条措施(下简称“广州48条”),其中有两条内容值得关注: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的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最低可降至1%;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开春以来,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受到较大的冲击。但按照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目标任务并没有改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也不会改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住房公积金成了“暖企惠民”甚至房地产业“救市”的工具之一。 “因城施策”的城市相信会越来越多。 中山惠州暖企行动迅速 最先出台政策,分别是中山和惠州。这两市先后在1月30日和31日,发布了《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住房公积金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这两市的通知,均提出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可延期缴存公积金,职工可延迟归还公积金贷款。被隔离的职工以及工作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延迟归还公积金贷款的,在疫情结束后次月补划还款的,不计算逾期。 此后其他湾区城市跟着“抄作业”,如2月5日出台政策的肇庆。不过和前面两市比较起来,对于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行业,肇庆还专门点名“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的企业”,可暂缓缴存住房公积金。在这点上,广州明显也是“抄作业”。 广深珠佛降低直接公积金缴存比例 作为稍后出台政策的珠海、深圳、广州、佛山等市,相较而言,更为给力。比如对于受疫情影响导致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企业,直接提出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这当中,珠海和深圳,直接在文件中点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低至3%,期限不超过12个月。” 没想到的是,广州26号出台的48条措施里,直接提出“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低至1%”。 值得注意的是,珠海还有一个特别人性化的政策:新冠肺炎患者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作为医疗费用支出。 东莞“商转公贷款”比较给力 其实,不仅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遭遇困难,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行业的房地产业,同样大受影响。 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如何才能促进房地产市平稳健康发展,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对今年的住房领域,提出了逾百字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 今年2月26日,继河南驻马店市、广西南宁市发布鼓励公积金购房的政策后,珠三角城市中,东莞率先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 根据最新发布的《东莞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显示,东莞公积金最长贷款期限统一设定为30年,且可贷额度上浮,最高上浮20%。也就是说,首套房最高贷款额度120万元、二套房最高贷款额度80万元。 这个3月1日才开始实施新的政策,还有一项特别惠民的举措:已使用商业贷款用于购买本市自住住房的职工,可申请将部分或全部商业贷款转为公积金贷款,不再要求必须转为纯公积金贷款。 这项新政,对于早期不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但现在可以申请商转公的职工而言,可以说是特别暖心。 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19年12月10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百字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