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笑着走出杭州理发店”的魔咒,又又又应验了。
上一次受伤的,是我们奥运冠军王楚钦。

去年因为在杭州理了个发,清爽小狼狗,秒变呆滞杏鲍菇。
亚运会拿了四个冠军,都没能填补内心的重创。

可手艺不太行,只是其过之一。
要说最深受诟病的,还得是它的天价理发费。
前几日,一个16岁男孩走进了余杭一家理发店。
剪了个头,烫了个发。
一结账,你猜账单多少钱?
40?400?都不是,居然要4000块。
好家伙,明明可以直接抢,还好心给人做了个发型是吧。

就算按照一次理发40元。
4000,都可以理100回头发了。
再按一个月理一次计算。
都能够支付一个人8年的理发费了。
人怎么可以不要脸成这样?这次,坑的还是16岁未成年。
幸好男孩没有选择吃哑巴亏,而是报了警。

民警赶到现场,都气得忍不住对店家开怼:
“剪个头300块,能不能贴上去?”
“能不能不要300多变成1000块,行不行?”
被如此正义感包围,店员都还在狡辩。
可央视网点名后,昨天,官方最终通报,已经来了。

涉嫌消费欺诈,已经调查终结。
作出警告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当事人已退还消费者相应款项。

嘴再硬,心再黑,也硬不过事实摆在眼前。
开店做生意明码标价难吗?
透明收费难吗?
真正难的是,一旦被利欲蒙蔽,一旦尝到了甜头,熏黑的心,就再白不回来了。
因为这一句话背后,是多少当地同行被牵连成了“恶臭”代名词。2018年,刚参加工作的小吴,在公司附近找了个店理发。1818黄金眼报道后,天价账单最终支付了2500。小曾那年刚到杭州打拼没多久,靠送外卖维持生计,但也对生活充满了干劲。有天下午,送完一份商铺订单后,小曾恰巧碰到了一个在路边发卡片的理发店店员。你要是办个会员卡会划算,支付2000,再加个100多块,就免费送你一个面部护理。去到二楼,清了下痘,敷了个面膜,快做完的时候,店员果然又拿来了一张天价账单。手上没那么多钱,小曾东拼西凑借了花呗和朋友的,才凑够了这些钱。意思就是,免费是楼下许的,8000是楼上合作老师收的。可最后,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被骗的有多惨。改个头换个面,就不知道又在哪里,重新开始了猎物的寻找……可更让人无解的是,为什么明明曝光了这么多,还可以屹立多年?其实很多熟悉的“强行消费”套路,都是利用人要面子的弱点。转头又把二维码亮给女生旁边的男朋友,让他花高价买单。就是认准男生在女朋友面前,不好拒绝,不会“舍不得”这几百块。说是免费体验,结果做着做着就要你花大钱购买各种护肤品。他都好意思套路骗我们,我们又有什么不好意思说难听的话。每一个陷阱里,害怕把事情闹大的,永远都是心有戚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