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晚
北横通道东段主线正式通车
北上海东西向交通动脉全线贯通
通车后
不少市民驾车通勤路线
也因此有所调整
但与此同时
网络上关于北横通道东段
部分出入口附近
早高峰拥堵的投诉越来越多
8月14日早上8时,记者来到北横通道新建路出入口附近。正值早高峰,由东向西的通行方向,周家嘴路高阳路口与新建路口之间密密麻麻全是车辆。


地图软件显示,这里的拥堵情况已经是“猪肝紫”,高阳路、通州路等可拐入周家嘴路的道路也呈现红、黄色不同程度的拥堵。

地图软件显示,早8时许,堵车已是最严重的程度。
市民抱怨
“原来15分钟的路要1个小时”
记者实测:15分钟行驶200米
住在瑞虹新城居民区的倪先生对路况变化感触很深。由于工作单位在浦东新区,他每天一早的通勤路线就是从通州路右拐进入周家嘴路,再左拐驶入新建路隧道过江。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抱怨道,“北横通道东段通车后真的夸张。原来15分钟的路,现在需要1个小时。”

倪先生回忆,以前北横东段没开通时,周家嘴路新建路交叉口前6条车道,左侧3条均是左转车道,偶有拥堵,尚属正常范围,基本上可以称“很顺畅”,而现在,倪先生称,一次早高峰,他驶入周家嘴路到新建路口后,还遭遇了不允许左转的情况,“只能吴淞路调头再回来,要耽误多少时间!”
记者尝试从通州路拐入周家嘴路。此路口没有交通信号灯,为保障主干道通行,交警在通州路口处指挥,视情况不定时放行右转车辆。单车道的通州路上堵了近20辆车,连带着岳州路也拥堵起来。从近路口处开始,直至顺利驶入周家嘴路,短短200米,记者竟然花费超过15分钟。

通州路排队车流。
那么,北横通道部分出入口
早晚高峰出现的现象如何缓解呢?
↓↓↓
事实上,为缓解拥堵,上周一开始,周家嘴路沿线部分路口增加了待行区域,每个信号灯周期内能多放行近20辆小轿车,与周家嘴路交叉的路口,也都有辅警进行交替放行。组合拳下,虹口南北向的一些支小马路拥堵时长有所缓解。
与此同时,紧挨着北横通道入口的海伦路上,交警部门也取消了原本禁止车辆右转快速进入北横通道的管理措施,进一步释放虹口居民快速进入北横的道路资源。

此外,8月12日下午
记者从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了解到
试通车十天来
北横通道相关市民意见建议
超过170条
其中一些热心市民提出了
优化交通状况的建议
↓↓↓
在现场走访时,居住在附近的大学生小于注意到高阳路口附近的北横通道出入口左侧对向车道,有一整条足够通车宽度的空地暂未投入使用。在建议中,小于提到,可以将其利用为新的汇入匝道。

该车道一直贯通到新建路口,从地面进入北横通道的车可以提前在高阳路口之前驶入隧道口左侧,可同时避免与出隧道的直行、左转车辆产生冲突。周家嘴路海门路口与高阳路口之间路段,还要提前做好交通指引,让驾驶员预先调整至最左侧直行车道,同时在高阳路口设置道路引导线,避免因左斜行驶与其余车辆挤到一起。

小于还提到,由于对向车道的人非通道相对东西向较宽,可以适当压缩对向车道的人非通道,补足对向车道宽度。
小于的建议可行吗?
如果要缓解这些路段的拥堵
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昨晚(8月19日)
邀请了同济大学交通学院
教授杨晓光进行探讨
↓↓↓
对于小于提出的建议,杨教授给予了肯定,如果只是堵塞问题,只单单针对北横通道这个点的问题,小于的建议确实是一个好的实施方向。
不过,北横通道作为上海的交通动脉,它改变了上海整个交通网络的供给关系和需求转换,正是由于供需不平衡导致了拥堵情况。如果只是单纯采取小于的建议,可能会出现“这个地方的问题解决了,又会引起其他地方阻塞”的问题。

如果说,北横通道是一个动脉,可能它分出去的匝道是毛细血管,对毛细血管和动脉进行梳理,实现流量集散,这才是下一个阶段疏导的重点。
杨教授表示,下一步,应系统性动态观察拥堵情况,通过更大范围的研究、数据分析等,进行综合改善。此外,可考虑北横通道功能再明确,提高道路运输效率。

其实,上海每天早晚高峰的拥堵
不仅仅出现在新开通的北横通道东段
对于交通网络系统而言
不仅仅是一个拥堵点位的疏通
更多是由点及面、全方位、多角度
进行需求平衡
厘清交通流网络,持续优化方案
系统性的进行调整和更新
文章来源于新闻坊、新闻夜线、上海民声直通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