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特殊的案件。
案件的被告人名叫黄天贵,而将他告上法庭的是他养了二十多年的养女黄建琼。
走出法庭之时,女儿多次上前搀扶老人,可都被老人不着痕迹地躲开了。
直至走到法院的台阶前,老人再也忍不住了,他哭着说道:
“这十年,你真的把我整伤心了,你几乎都不回来看我,拆迁了,有钱了,现在又把我告上了法庭。”

“我忙啊,我要工作,我要养女儿,爸,我不是为了钱,我是怕你把钱给不想干的人!”
这对特殊的父女各说各有理,仿佛都有天大的委屈。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父女二人为何会对簿公堂?
女儿说的不相干的人是谁?养父因何被女儿伤心?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这对特殊父女的故事。
特殊的“单亲”家庭
被告上法庭的黄天贵自小身子差,劳动能力弱。
在大家纷纷出村打工之时,他只能留在村子里耕种家中不多的耕地。
当时粮食降价严重,即便他辛勤耕作,也并没有攒下积蓄。
一贫如洗的他即便到了适婚的年龄,也没人为他介绍对象。
眼看着兄弟们相继成家,他承担起了照顾老母亲的任务。
母亲看着孤身一人的黄天贵不由得发愁:这孩子将来怎么办?老了之后,又有谁照顾他呢?

但眼看家庭状况无法改变,母子二人的日子也只能得过且过。
他们的日子过的清贫且无趣,而这一情况,在1988年迎来了逆转。
这一年,黄天贵有女儿了!
他收养了一个弃婴,为她取名黄建琼。
从那时起,女儿成了黄天贵奋斗的一切的动力。
老母亲对这个收养的孩子也是十分疼爱,在她看来,有了这个孩子,自己儿子也算是有了家,至少不用担心他将来孤苦无依。
新生命的到来让这个“摆烂”许久的家庭走上正轨。
儿时的黄建琼十分懂事,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闲暇之余还会帮助家人处理家务、做农活。

看到女儿如此优秀,黄天贵也十分欣慰。
之后的日子里,他尽自己所能为女儿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省吃俭用将黄建琼供到大学。
周围的人得知黄建琼考上大学后,纷纷前来祝贺。
不少人感叹黄天贵的苦日子终于过到头了,黄建琼考上大学,有出息,黄天贵的好日子也快来了。
那时的黄天贵也是这么认为的,自己含辛茹苦养育女儿这么多年,终于快见到回报了。
可他没想到的是,女儿大学毕业之后,父女二人会渐行渐远。

黄建琼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事业顺风顺水,感情生活也开始多姿多彩。
她遇到自己的第一任丈夫后,迅速坠入爱河,不久后,两人结婚了,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小家。
黄建琼的丈夫对她很好,对她的家人也很尊重,两人结婚后,他还出钱修缮了老宅。
可小夫妻的感情终究被现实所打败,生活的琐事使他们争吵不断。
最终,二人选择结束婚姻关系,各奔前程。
离婚后的黄建琼带女儿独自前往城里,她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女儿,日子过的虽然辛苦,但也还算幸福。

忙于工作的黄建琼渐渐地减少了与家里的联系,工作和生活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正当她忙的焦头烂额之时,奶奶离开了人世。
黄建琼是奶奶拉扯大的,在奶奶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她一直希望能再见见这个孙女,可黄建琼却因为工作一再推迟返回时间。
她再次回到老家之时,奶奶的葬礼都已经办完了。
黄天贵看着珊珊来迟的女儿,万分心寒。

他指责黄建琼为什么不愿意早点回来照顾奶奶,陪奶奶度过最后的时光。
面对父亲的指责黄建琼却认为是父亲并不理解她的辛苦。
她请不下假来,也不能随意提离职,女儿还需要她的工资供养。
她生活在“工资”的裹挟下,实在无法反抗,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没来得及见奶奶最后一面。
父亲没有思考女儿的现状,女儿没有考虑父亲的心情,父女二人的隔阂就此“埋下”。
从那时起,黄天贵对女儿的态度冷淡了很多。
即便女儿带孩子回来探望他,他也依旧如此。
渐渐地,黄建琼回家的频率越来越低,父女二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差。

幸运的是,被生活压的快喘不过气的黄建琼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她选择再次踏入婚姻的殿堂。
不久后,黄建琼怀孕了。
二胎的降生为她的身体带来了不可逆的伤害,生下二胎后的一段日子,她一直卧床休息。
考虑到父亲独自一人呆在老家,自己不能回去探望,黄建琼提出将父亲接来一起生活。
可黄天贵并不愿意,他以生活不习惯为由,拒绝了女儿的提议。
在他看来,女儿连电话都懒得打,根本就不关心他的生活,怎么可能是真心邀请他去呢,不过是客套一下罢了。
拆迁款带来的家庭纠纷——父女矛盾点燃
2021年,黄天贵所在的村子迎来了一轮大规模拆迁。
评估后,黄天贵的小屋以176万元的价格顺利“成交”。

屋子被拆后,黄天贵搬到了大哥所提供的破棚子里居住。
在这个过程中,他将房屋拆迁获得补偿款的消息隐瞒了下来,并没有告知女儿。
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黄建琼从老家邻居那里得知老宅被划在拆迁范围,并且获得了一笔不菲的拆迁款。
她立即找父亲确认,可换来的只有一句:“钱是我的,不是你的!”
后来黄建琼通过调查得知,这个房子能够获得拆迁款的有四个人,自己与自己的女儿赫然在列,前夫也因提供过修缮款获得了分配资格。
按照要求,拆迁协议需要四个人签字。

可拆迁办的拆迁赔偿协议书上只有黄天贵一个人的名字。
更令黄建琼无法接受的是,黄天贵要将拆迁款分出去。
按照黄天贵的计划,他要给每个兄弟分15万。
剩余的钱,他打算买一个合适的房子,雇一个保姆,安享晚年。
在他的计划里,并没有女儿。
在黄天贵看来,一个连抚养自己长大的奶奶的葬礼都不参加的人,怎么可能会为父亲养老。
黄建琼在得知父亲想法后,十分反对,协议书上已经写明了受益人只能是他们四个人,父亲不可以自作主张的将钱分出去。
她希望父亲能将属于自己和女儿的那部分还回来,除此之外,她主动提出自己愿意给父亲养老,希望父亲不要再拒她于千里之外。

黄天贵则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女儿的要求,他声称绝不会给女儿一分钱。
自己的钱,自己能够分配,不需要她来指手画脚。
至此,父女二人的矛盾彻底激发。
父女二人之间的“战争”正式拉响后,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让这场热闹更加喧哗。
黄建琼的前夫也知道了房屋拆迁一事,在得知自己能够获得拆迁款时,他提出要求拿回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
为了能够拿回这笔钱,黄建琼的前夫提起诉讼。
经过法院的调解,黄天贵以15万拆迁款换来前女婿撤诉。
他愿意与相处时间并不久的前女婿和解,却并不愿意与自己养育多年的女儿和解。
女儿将他告上法庭后,他除了气愤外,更多的是怨怼。

他对女儿的行为十分心寒,在他看来,这些年女儿几乎不过问他的生活,如今还恬不知耻地因为拆迁款直接将他告上法庭。
家里的亲戚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纷纷指责黄建琼是白眼狼。
在开庭之日,他们更是齐聚法院,为黄天贵“撑腰”。
看到这些想要分得财产的亲戚们匆匆赶来,黄建琼不由得怀疑,她与父亲之间的隔阂,以及父亲对她越来越冷漠的态度,是否与这些人有关系。
除此之外,黄天贵之前已经领回的部分拆迁款“下落不明”。
就银行流水来看,黄天贵并没有花光这笔钱。
因此黄建琼还有怀疑,在部分亲戚的挑拨下,黄天贵已经将钱分给了亲戚们。

2023年3月29日,案件正式开庭审理。
法官首先询问了黄天贵关于领回的拆迁款的下落,是否存在赠予他人的现象。
面对法官的询问,黄天贵则声称自己并没有把钱给亲戚,他拿了这笔钱还账,剩余一部分自己拿来看病了。
但是他没有具体说明钱款的去向,也没有给出合适的证据,只是一口咬定钱已经被自己花了。
回答完这个问题后,黄天贵开口说道:
“我给她打了七八个电话,她都没接,她奶奶去世之前,她不愿意回来,是在奶奶去世之后才回来的。”

面对父亲的指责,黄建琼说道:
“我当初的确是因为工作,所以才一再推迟。”
面对这一情况法官便询问黄建琼是否经常回去看望黄天贵,是否尽到了一个女儿的义务?
黄建琼则回答道,自己虽然住在城里,但不论是节假日还是周末,自己之前身体好时都会带着孩子回家看望父亲。
后来身体出现了问题,这才减少了回家的频率。
她还记得,上次带着东西回去看父亲时,父亲让她提上东西赶紧离开。
因为父亲的这种态度,她一度不知道该如何与父亲相处。
父亲明明思念女儿,却一再将她推远。

女儿明明惦记父亲,却不敢回家。
就此次事件来看,黄天贵对于女儿更多的是失望。
而女儿对于父亲的行为更多的是不解,于是法官认为,他们之间还未到审判的境地。
最终,法院将审判改为调解。
在调解开始前,法官提醒旁观亲属:
赔偿款只涉及可以获得赔偿的四人,其他人不可以擅自替黄天贵做主,更不能私自占有。
根据之前调查,法官得知,黄天贵的亲戚们经常在黄天贵面前指责黄建琼的行为,还无端替黄天贵预想之后的生活。

亲戚们曾挑拨说黄建琼之前常常回来看望他,是因为还有用得着黄天贵的地方,用不到他后,直接失联。
这么长时间不来电话,心里肯定没有黄天贵这个爸爸,以后绝对不能指望她养老。
而黄天贵之所以做出隐瞒拆迁款,分给亲戚的决定。
一部分是因为对女儿是失望,另一部分则是受亲戚们挑拨的影响。
父女化解心结——拆迁款得到了合理分配
直至进入调解室之前,黄天贵依旧认为女儿不可信。
他主动提出愿意将外孙女的那部分划分给她,但不论如何,自己都不会把女儿的那部分给她。
面对黄天贵坚决的态度,调解人员建议他去见女儿一面,父女二人面对面聊聊天,解开心结。

一番纠结后,黄天贵还是出现在了调解室。
看到父亲出现的黄建琼有些激动,她主动开口说道:
“对不起,我不应该把这件事情闹上法庭,想想你照顾了我几十年,实在是太辛苦了,我永远记得那些日子,你真的太辛苦了。”
她知道父亲的心结所在,为了证明自己并不像亲戚所说的那样,她开口说道:
“你怎么看我,怎么想我,都无所谓,我不会不管你,不去管你这件事,我永远都做不到,你永远是我爸。”
面对女儿的陈情,黄天贵态度有所缓和,但心里的症结依旧在。
“你不会丢下我?那你奶奶去世的时候,我给你打了那么多电话,你为什么不回来。”

听完父亲的质疑,黄建琼开始哽咽: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当时的确处理的不好,你别跟我计较好不好?”
听到女儿哽咽的声音后,黄天贵也有些坐不住了。
法官看着此情景,开口劝解到:
“万事应该向前看,你看,你也是关心她的,她也是关心你的,何必纠结于过去呢?”
随着法官的调解,父女二人的情绪逐渐稳定,黄建琼提出自己愿意接受父亲的一切要求,但希望父亲能够同意自己将他接到城里居住。
最终,黄天贵同意分给女儿和外孙女拆迁款共计五十万元,也同意搬去城里居住。

至此这桩家庭内部的财产分割案获得了圆满结局。
总结
人体上的伤痕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愈合,但感情上的伤痕只能靠时间和态度慢慢化解。
这桩案件虽然完美落幕,但父女俩之间的隔阂依旧存在。

法官可以帮助他们调解这件事,却不能帮助他们愈合心底的伤痕。
父女二人能否重归于好,还要看以后黄建琼的行为以及黄天贵的态度。
文章来源于苹果妈妈的爱,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