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40元桂林4日游?低价团转卖游客一人50元!每车利润超10万!起底幕后灰色产业链 ... ...

2024-8-15 16:41|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40元游桂林”,你敢去吗?除了去往一些景区还去参观厨具生活体验馆“企业赞助商”、丝绸馆美玉收藏馆等此后,相关旅行社因为“不合理低价游”等问题均遭到旅游监管部门处罚前不久这起“40元4天3晚游桂林”事件让低 ...

“40元游桂林”,你敢去吗?

除了去往一些景区

还去参观厨具生活体验馆

“企业赞助商”、丝绸馆

美玉收藏馆等

此后,相关旅行社因为

“不合理低价游”等问题

均遭到旅游监管部门处罚

前不久

这起“40元4天3晚游桂林”事件

让低价游现象再次进入舆论视野

↓↓↓

低价是噱头

转卖游客一人50元

所谓“不合理低价游”,早在2015年就被旅游管理部门明令禁止。标准很明确,比如价格低于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指导价30%以上的旅游产品,便可被认定为“不合理低价游”。近年来,文旅部更是多次强调,对不合理低价游“露头就打”。

“旅游的水很深的。”已经做了八年旅游团生意的常亮说。常亮曾经是个旅游团跟团大巴司机,跟不少旅行社合作过,之后就顺势转行帮旅行社“拉客”并从中抽成。
其中,那些以低价为噱头,带一车人四处逛购物点的团,他称之为“购物团”。

他刚入行就在带“购物团”。他发现,在购物点商家赞助下,旅行社几乎是“零成本”运营。“比如像卖玉石、化妆品的,你来四五十个人,一家店按人头,每人补你50块,有些连车费也报(销)了。

带游客购物

一车利润超10万元

带团时间更长的冯莎,早在2014年就带过“购物团”。

她算了一笔账:“比如我们去桂林,99元一个人,一车50座的大巴,就有5000块钱。车费两千元、司机费四百元、导游费三百元、最便宜的旅行餐“八菜一汤”一桌一百元,住宿两人一间,可以先不给钱……”只要极限压缩成本,光凭游客交的旅费,也能勉强保本。

一笔账算下来,冯莎指出,按正常的一天逛三、四个购物点,每车游客一天能产生超十万元的利润。

在这样的暴利驱动下,“99元游桂林”“40元四日游”都已经算“保守”了。冯莎表示,“免费去的都有。”

微信群里拉熟人

“30元广州周边一日游”

实际逛楼盘

带了几年“低价旅游团”,冯莎却不想再带了。“我只是组团而已,拿不到几分钱。”冯莎介绍,自己作为“小团长”,日常工作就是转发上级“团长”的信息,帮忙拉客,分不到宰客的“暴利”。

这些小团长还会被旅行社和商家“监督”。冯莎介绍,由于“讲课”的房间都有监控,她只能在路上私下提醒游客,在购物点只起哄、不买东西。不过有一次,她的团里有人被说动心了,她开口阻拦,“当场就被商家给骂了。”

冯莎和常亮都是在自己组的微信群里“拉客”,有相当一部分是“朋友拉朋友”的熟人熟客。


主打“你情我愿”

“商业模式”成熟

治理低价游并不容易

随着监管力度加大、市场日趋规范、成熟,不合理低价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复旦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沈涵指出,近年来,旅游管理部门和市监局对低价游的管理、处罚都非常严格,旅行社也不敢再通过增加购物来弥补亏损。


不过,根绝“低价游”却不容易。沈涵表示↓↓↓

如今,部分“低价游”旅行团会明确告知去特产店、小众景点,用低价吸引一些价格敏感且时间宽裕的中老年人,主打一个“你情我愿”。


最终,商家精准推销,景点获稳定客源,游客花小钱观光,旅行社赚折扣、返点……在多方“共识”下,一些“低价游”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

部分旅游团也在“打擦边球”,钻监管漏洞。比如↓↓↓
■ 不搞“强制消费”,但“地接导游”故意拖延在购物点的停留时间;
■ 让游客声称“自愿购物”并全程录像……
沈涵建议,如果真的想参加“低价游”,可以事先拍下车牌、导游、导游证件等照片。

万一遇到强迫购物、导游无证上岗、旅游海报虚假宣传或其他侵权行为,可以通过“12345”热线等渠道投诉、举报,并提供违法线索。

(为保护受访人隐私,以上常亮、冯莎均为化名)

文章来源于劳动报、央视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