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再度封神。
当地时间8月6日晚,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全红婵以无可挑剔的表现,再次站在了世界之巅,不仅成功卫冕奥运会冠军。还打破伏明霞记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奥运会三金王。
而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此次单人项目夺金之前,北京时间7月31日下午,全红婵就已经与队友陈芋汐一起,在双人10米跳台凭借359.10分的总分,为中国跳水队拿下了第50枚奥运金牌。
有人说,很难不喜欢全红婵。
的确,众多的体育明星中,被人敬佩、爱戴的不在少数,但能够被所有网友既喜欢又疼爱,还想呵护的,恐怕也只有全红婵了。
原因有很多。
其一,“完美”是这位“满分少女”跳水生涯的一个标签。
2007年,全红婵出生在广东湛江市麻章区某村庄。她是这个年代少有的“齐全人儿”,上有一哥一姐,下有一弟一妹。
这在别人看来难得的“福气”,却导致她本不富裕的家境更加贫寒。母亲多病,全家靠父亲和初二就辍学的哥哥种地、贩卖蔬菜维持生计。
2014年,湛江市体校跳水教练陈华明去村小选苗子,因为立定跳远特别厉害,他选中了全红婵,用两年的时间培养了全红婵对跳水的兴趣。
2018年,全红婵被输送到广东省跳水队。而教练何威仪在见到她后,才感受到什么是天赋异禀。
她弹跳力好,腰腹能力好、爆发力强,跑得快、跳得高、跳得远,加之身材纤细柔韧性好,脚尖膝盖漂亮,手型适合压水花,这是跳水运动员可遇不可求的优良条件。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身条件,全红婵对于自己身体还有超强感知力。每次做完动作,全红婵都能很快体会出自己哪里出了偏差。“遇到一个具有这么好的身体语言的苗子,很难得!”
全红婵第一次出国比赛,就是东京奥运会。当时教练本意只是想带她出来见见世面,没想到年仅14岁的全红婵如同横空出世的天才少女,以惊人的466.20分惊艳全球。神奇的“水花消失术”,至今仍是跳水界难以逾越的奇迹。
全红婵一战封神。14岁的少女,懵懵懂懂地在巨大的欢呼声里,站上了职业之巅。
跳水界就此杀出了一匹黑马。
而本次巴黎奥运会,是全红婵第二次参加奥运会。8月6日晚。她又以7个满分的成绩卫冕10米跳台冠军。
全红婵的跳水技术,实在让人惊叹。就连曾经的“跳水皇后”郭晶晶都说:她一生中从未获得过那么多满分,没想到全红婵做到了,她为全红婵感到无比的骄傲和高兴。
其二,勤奋能吃苦。
都说全红婵是天才,天赋异禀的人确实有,但所有的天才背后,都离不开勤奋和努力。运动员的成绩,更是天赋加刻苦训练得来的。
2014年,刚刚7岁的全红婵进入湛江跳水队。这里训练环境可能是全国最差的:场地是露天的,设施是陈旧的,就连跳板——也是摇摇欲坠。
训练只能在露天跳水池进行,完全要看天的“脸色”,夏天打雷下雨不行、冬天太冷不行,全年只能训练7个月。跳板是铁制的,夏天被晒得滚烫,全红婵只能用毛巾挤水给跳板降温,然后一次次迎着炫目的阳光,一跃入水。
如此艰苦的环境, 在其他小队员都忍受不了偷懒落跑时,全红婵却在默默加练。
当时全红婵每1.8分钟就要跳一次,除了睡觉和三餐,剩下的12个小时都在跳水。因为长时间泡在水中,她的头发褪色成了黄色……
全红婵在这里一练就是4年。11岁那年被省队选走,才终于有了更好的训练条件。此时,离她东京奥运摘金还有3年,离此次巴黎夺金仅有六年。
8月6日晚夺冠后,全红婵红着眼眶和教练陈若琳紧紧相拥,而陈若琳也轻捏全红婵脸安慰。
全国网友都心疼的说:这三年,你一定过的很辛苦吧!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流泪,一次次伤痛,一次次拼尽全力的付出……才有了今日的全红婵。
她说:“我不是你们说的天才少女,这些都是练的,一遍一遍地去练。这三年里有自己的辛苦、泪水,拿到这枚金牌很不容易!”
其三,如赤子般纯真澄澈。
这个天才少女一路走来,身处名利场,又数度封神,身上淳朴、天然、率真的个性却从未消失。
出征巴黎,她还是人们记忆中的那个“显眼包”:背上背着挂满玩偶的大包;进入赛场,脚踩“大丑鱼”拖鞋,满满的“广式”松弛感。
而比赛场内如老将般的沉稳大气的她,一到比赛场外就立刻还原孩子天性。
7月31日晚双人项目夺冠后,让陈芋汐一路猴抱的画面;在运动员通道中朝着郭晶晶做鬼脸,然后快速跑开的画面;还有领完奖牌后拍照时咬金牌的画面都在网上热传,都让大家津津乐道。
而每次夺冠后,记者采访全红婵,更是留下了不少欢乐瞬间。
东京奥运会夺冠后,有记者问她:“平时性格是怎么样一个人?”她一脸疑惑地问:“杏哥是谁?”
一次冠军直播间中,被问及为何会选择跳水时,全红婵毫不掩饰地的一句“以为不用上学才去跳水的”,笑翻众人。
而本次巴黎夺冠后,又有记者提问:别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但实际上你累吗?
全红婵:这话问的,谁不累呀!
外国记者:今天,你就是奥运会冠军了吗?全红婵:哎!一般、一般啦。
嘴里说着一般,却顺便从包里拿出了自己的奥运会金牌,十分嚣张地指着自己的金牌:“”咱们拿金牌就是来显耀的。”
不得不说,全红婵真是太喜感了。
其四,身处舆论中心,却从未改初心。
两度奥运会夺冠的全红婵,今年才不过17岁,是真正的“归来仍是少年”。
与所有知名运动员一样,年少成名的全红婵身处流量风暴中心,与她有关的一切都可以是热点。听说她喜欢吃辣条,粉丝就成箱成箱寄到她家;无数主播涌入她的家乡“蹭流量”,一度给家人和当地带来困扰。
与此同时,还有来自“饭圈文化”的侵袭。2023年全国跳水锦标赛10米台决赛,全红婵获得亚军,一位粉丝在看台上大吼,认为“裁判不公,故意压全红婵的分”。
“不要在这里帮倒忙。”这一行为引发中国跳水名将何冲的怒斥。
在他看来,饭圈思维剥夺了运动员面对挑战和失败时进行自我反省和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年纪不大的运动员。
好在,纵使外界纷纷扰扰,并没有真正影响到全红婵。
她正视自己的不足:“打分”事件后,她在颁奖仪式上搂着冠军陈芋汐的肩,笑的毫无芥蒂。并在事后主动澄清,称是个人状态不佳才导致最终失利,与裁判无关。
可以说,始终保持初心,才能后继不断突破的成绩。
其五,全红婵的背后,是淳朴的一家人。
这次奥运会,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也来巴黎了现场。
当全红婵以完美的五跳夺得金牌,全进华高兴地不断挥舞着国旗流泪。“妹妹这一路走来真的太不容易了……”
全红婵去领奖的路上经过看台,意外看到哥哥,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你怎么来的?”“我坐飞机来的。”兄妹俩的对话呆萌可爱。
接受记者采访时,全进华说:怕影响妹妹的状态,他来巴黎根本没敢告诉妹妹。一直靠抢票进入现场,双人比赛那天没抢到票,这几天一直在抢,才抢到了单人的票。
而这几天网上也有传言,说全进华靠妹妹的名气直播带货。而实际情况是,他和爸爸种的水果滞销,眼看要烂在树上,才不得不靠直播卖出去。
他们从没想过要借助妹妹的名气,如果那样,水果可能早就卖完了。
同时,全进华说,他们家并不是像外界说的多有钱,只是比以前日子过的好。而且家里人从不过问全红婵的奖金有多少,全家人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这就是全红婵的家庭,和她一样有着原始的朴实无华。
这些,也是我们喜欢全红婵的原因,来自社会底层,却集齐了中华民族所有的优点,奋斗不息,坚韧不拔,淳朴天然。
祝愿她,永远是那个快乐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