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做妇科检查是什么时候?
最近妇科检查的医用窥具“鸭嘴钳”冲上了热搜,被骂惨了。
起因是一位博主在做完妇科检查后,发视频吐槽鸭嘴钳为“当代女性刑具”:
“即使我已经经历过更为痛苦的生孩子,也不是第一次做检查,但我看到那个冰冷的鸭嘴钳,还是会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身为女性,只要坐上了检查椅,就变得毫无尊严,像个牲口一样随意摆弄。”

视频一经发出,瞬间引起了许多女性网友的共鸣,大家纷纷说出自己被鸭嘴钳支配的恐惧。
有已婚网友表示自己曾被医生嘲讽:“这么害怕,你是怎么怀上孩子的?”
由此引出的#妇科检查的鸭嘴钳能不能对女性更友好#话题阅读量更是高达2.4亿。
而在鸭嘴钳背后,还有更多看不见的女性之痛。

影视剧截图
“当代女性刑具”
鸭嘴钳发明至今已经150年了,也是如今很多妇科检查和经阴道的宫腔手术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医生在做检查时,会把它放进女性下体并慢慢旋转,使得两侧的金属分开从而进行扩张。
当扩张到合适大小时,再用棉签来刮取细胞组织等进行检测。
这一过程如果换算成生孩子开指的话,那么鸭嘴钳打开之后相当于7指的扩张度。

这也因此导致它成为了不少女性同胞的“妇检噩梦”。
它所造成的异物感、疼痛感、恐惧感,在许多女性生活中挥之不去。
有人每年体检,每次都会因为鸭嘴钳流血:

也有人发出疑问:“为什么没人能设计出一个更好的窥视器?”

其实,鸭嘴钳也经历过几代改革,但除了更方便医生检查,女性该挨的痛还是得挨。
除此之外,比起生理上的疼痛,隐私和尊严得不到保障以及言语上的羞辱更让人难以忍受。
有网友在做检查时不仅被医生带两个学生围观、讲解、甚至还对私生活评头论足。
在表达自己很痛时,医生竟然回答:“看来你不够爱你的男朋友啊。”

有网友分享自己曾经的不适经历:
“在做检查过程中,我和医生说感觉到不舒服,医生却反问我:‘你不是已经有过性生活了吗?’”
有的被冷淡回应:“这还疼?那以后生孩子怎么办?”
也有的被阴阳怪气:“没生过孩子吗?没生过孩子是会这样的,生了松了就不会痛。”

还有医生将此称为“那么爽的事”:

甚至连受检者生理上的真实痛感,也会被恶意解读:

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不适,都让不少女性对妇科检查这件事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因此不敢去就诊。
也许,医生们的冒犯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是认为“痛是正常的”,这些问题也是难以避免的。
曾获“微博2019健康医疗最受欢迎医生”的“妇产科的陈大夫”认为:
“再舒适的窥器也得暴露宫颈,这就必须要撑大。撑大就会面对适应不良的问题。”

然而,鸭嘴钳之所以被讨论得如此激烈,或许根源在于:
女性在各个场景角色中的需求和体验,一直以来都被忽视了。
被忽视的那些女性需求
关于鸭嘴钳的讨论,只是女性被忽视需求的冰山一角。
生活中还存在着各种困扰着女性的问题。
比如卫生巾广告总是将卫生巾平放在桌子上,然后直接将测试液体从四周倒下。
有网友吐槽:
“为什么他们总是把测试液均匀倒上去,可现实中我们的血液是从一个位置往外扩散的,而且我们的身体是有弧度的,这样直接平放能看出什么呢?”

是啊,为什么给女性使用的物品,却没有考虑女性真实使用的情况呢?
与此同时,还有网友吐槽卫生巾设计上也没有解决容易侧漏、粘性差等问题。
不少女性朋友表示在贴的时候还好好的,出门两个小时后两翼就飞起来了,经血甚至有时候粘的哪里都是。
用别人的一句话总结就是:“除了该粘的地方不粘,哪里都粘!”

液体卫生巾和卫生棉条确实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它们却不一定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女性”,比如:
1、内裤裆部设计太短
大部分女性三角内裤裆部的内衬设计都很短,但实际上分泌物会靠前一些。
这导致内裤不仅磨私处的皮肤,清洗也是难上加难。

2、“不适合”开车的女司机
《看不见的女性》一书中曾提到:
女性遭遇车祸时受重伤的可能性比男性高出47%,死亡概率也增加了17%,而这都跟汽车的设计有关。
在汽车的碰撞测试中,使用的假人一直是以中等水平的男性(身高1.77米,体重76公斤)为基准的,均明显高于女性平均身高和体重。
因此女性在开车时往往比男性坐得更靠前,偏离标准位置,而这也意味着在正面碰撞中会更容易受伤。
3、总是在排队的公共女厕所
大家一直以来似乎都有一个共识:公共女厕所永远是在排队的。
然而这个问题也始终没被解决。
从面积来看,男女公厕似乎是合理的,然而如果男厕所里既有隔间也有小便池,那么同时段内的使用人数就要远高于女厕。
而男女上厕所的程序本来也不一样,且女性还会有很多特殊时期,比如经期和孕期。
与此同时,女性也有更大的概率需要陪同儿童、老年人上厕所。
这些因素都导致女性如厕时间要高于男性,然而公共女厕所如今依然比男厕所更容易人满为患。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程中,女性的需求鲜少有人主动去提及,大家似乎都适应且默认了这种运行规则。
但如今我们终于能够看到,女性生活中的种种不适都有系统性的原因。
这些并非完全不能改变,持续发声便是推动变革最有效的途径。
就像那句话说的:
“我们不是要从男性身上拿走些什么,然后放到女性身上,我们希望改变的是那些‘向来如此’的规则,从而让两性都能获得平等和自由。”

*注: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写在最后·
或许有人会认为,因为一个鸭嘴钳讨论这么多未免有点小题大作了。
但其实,它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女性健康乃至更多方面存在已久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在被忽视。
没有这次讨论,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妇科检查器具的名称,也不知道女性需要面临的困境。
只有当她们愿意主动出来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时,才是需求被看见的第一步。

影视剧截图
另外,也希望各位女性朋友不要再“谈妇科检查色变”,对疾病应该积极预防治疗。
而缓解妇检焦虑,也需要医患之间互相体会和理解,就像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医生仝佳丽说的:
“很多病人的痛苦,更多来源于对检查的未知恐惧。只要医生多些安抚与解释,很多病人慢慢就接受了。”
最后,愿未来女性的需求能够更多地被看到、被改善,大家都能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声音不再被忽视。
你在做妇科检查时有哪些记忆深刻的经历呢?后续是如何缓解的?你还遇到过哪些忽视女性需求的设计呢?评论区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吧~
文章来源于朵妈陪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