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姜先生患有慢性哮喘,不过长时间未曾发作。虽然家里和单位两头备药,但当天并没有随身携带。就在前几天的上班途中,姜先生突然哮喘发作,只能赶紧停车并向交警呼救。
“我的手都麻了
我气透不过来,我有哮喘”
“身上没有带药”
宝山交警四大队民警见状
第一时间通知了指挥中心
让其帮忙呼叫120
并开启了绿色通道

当时由于正值早高峰期间
120无法及时抵达
眼见姜先生的情况每况愈下
民警也是急在心里
让我开你的车把你送到医院去好吗?我们到宝钢医院去好吗?
姜先生无法移动
此时不少热心司机趁着红灯
驻停前来相助




姜先生向民警报出联系方式后
很快,姜先生的妻子
带着哮喘药抵达现场
服下药物后
120急救车也抵达了现场
将姜先生送达了附近的医院

好在经过及时救治
姜先生于当天出院
一切有惊无险!
哮喘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国内成人哮喘患者在4500万人以上
并且患病率正呈不断上升趋势
同时哮喘又是一种可发生猝死性疾病
一旦急性发作
几秒就可以呼吸窘迫
甚至导致昏迷、死亡
鉴于患者哮喘发作时未必身在医院
记牢四句话
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并非所有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都那么幸运,急性发作时正好有医生在侧。因此,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就格外重要。一瓶急救药很小、很轻,但在关键时刻的作用却很大。即使哮喘患者平时规律应用哮喘控制药物,也会在有过敏原的环境下诱发哮喘急性发作,一旦急性发作,几秒就可以出现呼吸窘迫,甚至猝死。
因此,哮喘患者要和有心脏病病史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一样,随身携带急救药物,防止急性发作。
曾有一名患有哮喘的钢琴家因为在演奏会开始前服用急救药物没有及时漱口,导致在演奏过程中双手颤抖、频频走调。还有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觉得有些哮喘药物较贵,于是喷完药物后不愿漱口,希望药物能在口中全部吸收,防止浪费。
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比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是一种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它进入肺里可缓解哮喘症状,但如果进入血液可引起骨骼肌等其它肌肉兴奋,药物通过粘膜入血,可能引起心慌、四肢震颤。
吸入激素药物(如氟替卡松、布地奈德)不漱口,局部可引起声音嘶哑、口腔溃疡,药物通过粘膜入血,还可造成病人抵抗力下降、肌肉萎缩等症状。
因此,无论吸入哪种哮喘药物,应用后一定要及时认真漱口,防止药物引起口腔局部和全身的副反应。

如果想做到药物不浪费,治疗效果还更好,应该在吸入药物后屏气5-10秒钟,然后慢慢吐气。就是这几秒钟的工夫,却会让更多的药物沉积在肺里,更好地发挥效果。
有哮喘患者在三年时间内就发展为肺功能严重受损,后经了解,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这位患者在三年中,每天早中晚三次用急救药物替代控制药物来缓解病情,结果气道越来越窄。
有些患者认为吸入急救药几秒见效,比控制药物起效快,就认为急救药更好,结果擅自停用哮喘控制药物,酿成苦果不少。要知道,急救药“治标”
用于临时缓解病情,而控制药“治本”用以长期控制和缓解病情。所以,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以免酿成大错!

最后再次提醒
近期早晚天气变化大
上下班路上一定记得带伞、保暖!
文章来源于上海瑞金医院、市气象服务中心、新闻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