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天才王潮歌:在人世间,只有爱,才可以创造奇迹

2024-4-17 11:12|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最美人间四月天,而盐城荷兰花海的郁金香尤其值得一看。五颜六色,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千姿百态……无论用什么词大概都不能把它的美完美呈现。然而这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看了《只有爱•戏剧幻城》,一场沉浸式的“ ...

最美人间四月天,而盐城荷兰花海的郁金香尤其值得一看。

五颜六色,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千姿百态……无论用什么词大概都不能把它的美完美呈现。

然而这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看了《只有爱•戏剧幻城》,一场沉浸式的“爱情”体验,你可能久久置身于剧中的某个角色,一如现在的自己:

有着懵懂而甜蜜的初恋

或者激情似火的热恋

或者此刻夫妻二人也已步入平静似水波澜不惊的无性中年

又或许还有个红颜知己,欲摆不能,抑或无疾而终,相见不如怀念。

如梦似幻的五个不同的空间,经历五段不同的爱情体验,此刻内心那根弦被拨动了。

走出剧场,天空高远,阳光温暖,又想起临出门前直击人心的灵魂拷问“你,相信爱情吗”。

我想,我是相信爱情的,我也相信:

在人世间,只有爱,可以超越生死

在人世间,只有爱,可以千年不朽

在人世间,只有爱,可以无孔不入

在人世间,只有爱,可以至死不渝

但我更相信:

在人世间,只有爱,可以创造奇迹

而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自称为天才的导演王潮歌!

01 父母的爱

不得不说,王潮歌是幸运的,她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王蒙曾经是《中国教育报》和《人民教育》的主编。母亲在《纵横》杂志做了十年总编,后又到文史出版社做了社长。

在这样的优渥与墨香之家,自小见多识广,饱读群书,享受着物资的富足与精神的丰盈。

其实王潮歌小时候不是个好学生,数学尤其差,每次考试基本都是倒数第一、第二的学生。

也许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打开一扇窗。王潮歌喜欢文学,尤喜诗歌,在文学的海洋里自由遨游,如痴如醉。

最后自己也成了个小作家。

而这一切也要归功于父亲王蒙对女儿 “纵容”的爱。王潮歌说:

他是那种在你数理化均不及格时只看到你语文全班第一就非常满意的父亲,是那种看到你幼稚的第一篇诗作会欣喜地称赞你就是未来的艾青的父亲。

这样的父亲是少见的,因为我们当今太多的父母,会因为孩子的偏科,想尽办法安排孩子去上补习班,来弥补这种差距,由此就可能把一个天才扼杀在了摇篮里。

王潮歌的父母是极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发货自己的特长与优势,给予高度赞赏与认可。

这种纵容可能在我们的眼中是超乎寻常的,但也正是这种遵从天性,让王潮歌从小就认为自己是个“天赋异禀”的人。

14岁的时候她就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

她的作文从学校到全区甚至到全市、全国,总是第一名,16岁就进入了中国青年作家协会。

荣耀带给她的满足,足够抵抗因为物理或数学不及格带来的伤害。

王潮歌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大刀阔斧敢做敢为的性格,都来自于父母的包容与爱。她说:

“我爸就认为世界上不可能再有比我更好看的女人。”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父母的爱与赞赏无疑是孩子前行的最大动力。

02 丈夫的爱

如此豪放不羁,特立独行,事业有成,在外人眼里无疑是女强人的王潮歌,婚姻状况又如何呢?

她只谈过一次恋爱,结过一次婚,老公是初恋也是她的大学老师,幸福美满的婚姻也是慕煞大众的。

1988年,20岁的王潮歌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班主任是毕业留校的徐东,他比王潮歌大7岁。

也许缘分天注定,共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家庭环境,很快让他们彼此吸引,认定对方就是自已的另一半。

虽然当时师生恋在大众眼里是离经叛道的事情,但王潮歌认为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两个心心相印的人在一起。

大三时,在徐东的支持下,她改编了个剧本,并成功导演了《暑假里的故事》,得到赞赏之后,不仅与徐东更加亲密,而且也爱上了这个导演的工作。

毕业后,王潮歌理所当然地嫁给了门当互对的徐东。

而徐东也把王潮歌宠爱成了公主与女王。没有女儿时,王东把她叫女儿,她管王东叫爸爸、哥哥或者老师。在这种没有“规矩”的背后,都是深深的依恋与满满的爱意。

王潮歌喜欢买各种时尚的衣服、鞋子和昂贵的化妆品。一年365天,衣服可以不重样。这些在徐东眼里,就是妻子创造的“艺术”,他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这一切。

为了更好地支持王潮歌的事业,婚后徐东辞掉了工作,全力以赴做好王潮歌的后勤保障工作,王潮歌在哪里,他就把自已和女儿搬到哪里,家成了一个流动的幸福港湾。

也许在世人眼里,男主外女主内,何况徐东是大学老师,不应该放弃体面的工作,作出牺牲,但王东说,婚姻里没有牺牲,只有甜蜜的付出。

他还曾戏言:“我一生最成功的作品和投资就是王潮歌。”

也许最好的婚姻就是彼此成全、相互成就,互相欣赏。

有了爱情滋养的王潮歌,事业如日中天。

03 爱自已所爱

有了这些爱作为后盾,王潮歌可以无所顾忌、勇往直前地去爱自己的所爱。

在大学里的自编自导,也让她王潮歌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她既要美满幸福的家庭,也要自已的事业有成,对她来说家庭与事业同等重要。

王潮歌有着对事业的执著与热爱,更有着标新立异与远见卓识。

九十年代初,她想用服装诠释时代的变革,让模特走进人民大会堂,穿着所谓奇装异服上台演出,在当时看来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想法。

然而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后,她的脑子里就是整个舞台的导演与编排,从盛世大唐开始,一个时代接一个时代地演绎下来,那可是一场史诗级的剧作。

为了脑子里的那部史无前例的时尚大剧《华夏民族魂》能够落户人民大会堂,一向清高的王潮歌可以放下姿态,拿着盖有国字章的批文无数次跨进人民大会堂,几乎跑断了腿、磨破了嘴,还是差点被拒之门外。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集中了全中国几乎所有的模特力量,演出获得空前成功。

就这样,30岁王潮歌在舞台创作领域的才华开始显露锋芒。

工作中的王潮歌,绝对是个拼命三郎。脱下红妆,在实景现场的王潮歌,犹如战神附体、刀枪不入,有着金刚不坏之身。

在拍《印象.刘三姐》时,她有将近十天饿了就以咖啡和葡萄干充饥,其精神无不震撼并激励着身边的每个人,愿意全力以赴。

为了拍好一部戏剧,王潮歌通常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吃一顿饭或者吃不上饭。

甚至,她曾在零下十几度的雪地山风中连续奋战二十多个小时,就靠咖啡和糖支撑。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王潮歌导演继“印象”、“又见”系列的鼎力之作。

景观打造、室内陈设、建筑设计……这些完全超越了王潮歌的认知范畴。

为了呈现出最完美的舞台效果,王潮歌每时每刻都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

一次次的否定,一次次的重来,一次次地经历失败、痛苦,然后再一点一点突破、重生。

这个新就是这样“长”出来的,每一部作品,王潮歌都要求突破过去,力求找到一个全新的视角。

所以这种执著也让她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每个剧场,从早晨一直忙到深夜,几乎没有停顿和思考的时间。

她更不允许自己软弱和懈怠,在她身上就有这种「打不死」的精神,只会令她更加斗志昂扬。

正是这种敢于突破常规,忠于自已的热爱,王潮歌创作了一个又一个史无前例的实景剧场。

她是开创中国实景演出先河之人,也是中国文旅演艺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她是中国当代最具创新意识的舞台剧导演,同时还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

04 写在最后

王潮歌是我特别佩服的女性,她的“印象”、“又见”、“只有”等系列,每一部剧作都是绝品,她的创意包罗万象,来自于历史的长河里,在山水间,在古巷民居里,在民族服饰里,也在故土乡音里……

她是个创造奇迹的人。

她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无限可能。

人生在世,就得活得淋漓尽致。

爱给了她前行的动力与自信,同时她也以自己的热爱回馈于家人与社会。

爱情是美好的,但爱情是有保质期的,最好的爱情莫过于激情过后,忠于承诺的一生相守。

被爱,而忠于热爱,却可以是一场无限的游戏。

文章来源于女子智慧图鉴,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