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大湾区珠海这个百年老街区,在市井烟火中沉淀着繁华过往…… ... ... ... ...

2024-4-6 16:20|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逛一个街区,看一处风景,体验一种生活。在珠海市中心,有一处老街区,那里没有“想你的风”到处吹,也没有“我”在哪里“很想你”,有的是葱茏茂盛的古榕树、石板路上的金属铭牌……1909年4月23日,香洲开埠,建成 ...

逛一个街区,看一处风景,

体验一种生活。

在珠海市中心,有一处老街区,

那里没有“想你的风”到处吹,

也没有“我”在哪里“很想你”,

有的是葱茏茂盛的古榕树、

石板路上的金属铭牌……



1909年4月23日,香洲开埠,

建成一条路,命名为新埠路,

至今已有逾百年历史。

1985年,

这条路更名为香埠路,

2021年,

香洲埠历史文化街区正式挂牌。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中

具有历史感、地方感的独特区域,

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当地传统特色的

建筑风貌与风土人情,

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缩影。


▲手绘/钟凡


故事从清光绪三十三年开始,

当时清政府決定实施“新政”,

在中国沿海地区开放六个港口,

并在时任两广总督张人骏的提议下,

尝试建立 “六十年无税港”,

鼓励华侨实业家回国投资。

一批商人也借机发起了“香洲开埠”,

选定地点在“山场、吉大两乡交界处

(即如今凤凰北一带)”,

并命名为“香洲商埠”。


香洲商埠全景图


早在百年前,

这里就已是繁华的“商业中心”。

香洲埠共建有一条20多米宽的马路、

两座码头及上千间商铺,

开辟穗港澳航线,

拥有“中兴纺织公司”等大型商铺

“协昌”“康正”“永利隆”

等颇有名气的商号。

如今行走其间,

仿佛还能听见那声声吆喝,

看见熙来攘往的人群热闹非凡。




街区还保留有两处香洲埠遗迹,

分别为新两合鱼栏与郭细记渔栏。

新两合鱼栏建于清宣统年间,

为一座二层三开间建筑,

占地面积194.25平方米。

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

部分为钢筋混凝土,

装饰有西式拱形窗楣。


与之相似的郭细记渔栏,

也建于清宣统年间,

为一座二层二开间骑楼式建筑,

占地面积217.31平方米。

建筑内设木阁楼,

具有前廊后铺、柱廊相连、防雨遮阳的特点,

装饰有宝瓶形陶制护栏、

砖砌西式女儿墙和

拱形窗楣及巴洛克风格圆窗。



清光绪三十四年,

爱国侨商伍于政与澳门商人王诜等人

筹集资金修建香洲商埠,

建成了125座砖木结构楼房,

建成的“香洲无税商埠”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

免征关税从事自由贸易的商埠,

奠定了近代香洲商业都市的基础。

香洲埠遗迹新两合渔栏与郭细记渔栏

便是研究香洲开埠历史的重要实物载体。


沿着香埠路步行至一旁的龙舟亭,

这个曾经为观赏赛龙舟而兴建的建筑

目前正在改造中,

翻阅历史照片,

可以看到它朱红色的亭台,

极具岭南特色的建筑风格,

宛如一座城楼、气派非凡。



该建筑于1962年兴建,

曾作为港澳流动渔民陈列馆,

陈列馆里重现了

港澳流动渔民过去的生产生活场景,

多角度呈现了港澳流动渔民的民风民俗,

生动刻画了流动渔民历史的演变。




清宣统二年七月,

香洲埠遭遇火灾,逐渐走向衰落,

但现存多处旧建筑,

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空间格局和商贸氛围,

是珠海的核心区域。


如今,穿过街区小巷,

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生活

依旧令人舒心愉悦,

人们在这片土地悠闲地生活着。

大树底下随意支起小桌子,

围上一圈红色塑胶凳,

便能就地开启一场“象棋争霸”赛,

沿着屋檐恣意行走的猫咪,

已然是鱼档的“常客”,

路边的蛋糕店、裁缝店、小菜市场……

路过的人总会与店老板亲切打声招呼,

一处处小摊洋溢着街坊邻里的人情味……



香洲埠在繁华中沉淀了过往,

这些真实的存在,

既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也势必承载着更多彩的未来。


文章来源于珠海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