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时隔18年他们在央视新闻留言区相认!后续来了→

2024-4-6 10:07|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还记得那对跨越18年在央视新闻留言区相认的师生吗?《找到了!跨越18年,他们在央视新闻留言区相认》最近,他们“云见面”啦!久久未见,隔着屏幕的师生二人聊起过去的时光难掩兴奋尽管18年过去了,张鑫依然习惯称呼 ...

还记得那对跨越18年

在央视新闻留言区相认的师生吗?

找到了!跨越18年,他们在央视新闻留言区相认

最近,他们“云见面”啦!

久久未见,隔着屏幕的师生二人

聊起过去的时光难掩兴奋

尽管18年过去了张鑫依然习惯

称呼于湛瑶为“小于姐”

而在于湛瑶老师眼中

张鑫依然是曾经的少年

“你那会儿脸是圆圆乎乎的

现在感觉长成大小伙子了

每次想起,都觉得你们还是高中生

但仔细想想我也40岁了

你们也都30多岁了,真的感觉好奇妙

张鑫(左),于湛瑶(右)

张鑫在新疆库尔勒长大

现在是陕西西安一所高校的老师

2006年

张鑫在库尔勒市第四中学读高一

北师大研究生支教团来到了学校

从此,张鑫和同学们原本狭小的世界

仿佛被打开了一扇窗

△于湛瑶(左二)和支教队友在一起

张鑫回忆,于老师来到他所在的

高一12班历史

为了让大家记住每一段历史

于老师都会以历史人物的故事为切入点

一下子提起了大家学历史的兴趣

特别是面对不同民族的学生

会对历史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此,她针对不同班级

研究出了不一样的教学方法

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

△于湛瑶(第二排右四)和老师学生们的合影

因为受学生欢迎

于湛瑶还兼任张鑫的副班主任

回忆起当时大家一起准备的诗歌朗诵比赛

于湛瑶也记忆犹新

她每天和同学们一起排练、创作

为了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

加班到凌晨4点剪辑伴奏音乐

最终,张鑫所在的高一12班夺得了一等奖

一年短暂的支教

却让师生间培养了非常真挚的感情

临别时,大家都万分不舍

张鑫说

“小于姐是我们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

跟我们分享了很多在北京的生活

很多同学因此下定决心

将来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2009年,张鑫高中毕业后

手机号码和社交媒体账号都换了

也失去了于湛瑶的联系方式
好在,通过#央视新闻的留言板
这段师生情得以延续
这篇新闻发布后
还有很多于老师当初支教时的学生
来到央视新闻的留言区相认



   


           

魏盼                                  

01

你说巧不巧,照片中也有我,也有我的签名。记忆一下子回到了18年前,在雪中的那张照片,我记得是库尔勒那年的第一场雪。感谢北师大对我们边疆小城的支援扶持,希望北师大和我们城市的故事续写。



   



   


           

                                 

01

手机相册里依然留有小于姐和我们在学校的照片,很荣幸能成为您的学生,那段在学校的时光真的非常美好。



   


有网友告诉我们
如今,“小于姐”和高一12班的同学们

建立了新的师生群


   


           

杨彦                                  

01
作为小于姐的学生,没想到18年后一个繁忙的早上,正在开会的我突然收到入群的消息,带着满脑问号和班长聊起来,直到我看到了这篇文章,突然间思绪又回到了18年前,很多事情都是历历在目。
那一年的相处是一辈子的记忆,后来我一心想去北京读大学,遗憾的是未能如愿。直到毕业后,我来到了北京工作。

这一切都是18年前的种子结下的果,也许种子不大,但也可以变成参天大树。



△央视新闻报道后,于老师和同学们新建了师生群。(受访者供图)

看了于老师的故事

很多网友也想到了曾经的恩师

纷纷在央视新闻留言区

发布“寻老师启事”

希望向他们道一声感谢



   


           

Judy的朋友                                  

01
【在线找郭老师】 
那一年是1996年,我上小学四年级(东庄小学),老师叫郭阿妮。郭老师,感谢您那学期的陪伴和教导,后来我考上了大学,现在已工作十多年了。28年来,每年都会想起郭老师。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普及手机,也没有老师的联系方式,我想试试能不能找到郭老师。           



   



   


           

 FMe.                                  

01

【寻老师启事】

地点:河南洛阳偃师,府店镇杨窑小学

我已经读研究生了,还记得当年支教的老师名字:焦启豪,张松……如果有认识的,可以联系吗?            



   



   


           

就这样                                  

01

在线找人。2006年,有位在梅州嘉应学院中文系的谢植需,来梅县新城中学助教了一个月。谢老师助教时间短,但教学方法新,因此喜欢上了语文。18年过去了,一直在从事文字工作。感恩,感谢!            



   




           

 Y.                                  

01
2012年,那年叛逆期,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来到旭日中学进了老顾的班级。老顾是教语文的,教学方式很独特也很新颖。

旭日三年,没有老顾的开导,可能就不会有少年的今天。很想念老顾和其他几位老师,老王、老李、老蔡、老张……十几年过去了,希望你们都好。少年长大了,感谢您。



   



           

火星人                                  

01

我也想找初一时来支教的陈老师,因为老家在山区,所以一直以来教学都是用家乡方言。刚上初一就遇到了来支教的陈老师,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标准的普通话。陈老师,好想念你!



   




           

可乐姜水                                  

01
不记得是1994年还是1995年了,我在云南丽江宁蒗县西布河中心校上一年级,学校里有一位支教老师。很庆幸,我的启蒙老师是她,我能学到很标准的拼音。

真的很感激她,虽然不记得老师的信息,但是她就像一束光一样点亮我,让我感受到知识的美好!



   




           

绿草茵茵                                  

01
我最敬重和难忘的老师,是陪伴了我两年的唐河县桐寨铺镇一中的语文老师史老师。每次的作文,史老师都会给很长的评语。

上班后,老师曾来过我所在的城市,当时我租一个小小的房子,也没有好好带老师去吃顿大餐,后来换了几次号码就断了联系。希望史老师能看到这条信息,有机会还能再去看看您!



   


   


           

QYL                                  

01
我想找的是2019年来蕉岭中学实习的潘老师。当时选科的时候,老师问我以后打算做什么,我说“随便”。后来,潘老师实习结束之后,我才慢慢地知道,我想成为像他那样的老师。

一生中能遇到像他那样的老师,我很幸运,希望我的老师一切安好!            



   




           

璞璞濮                                  

01
2002年,我小学时,有一天村长带了几个大学生来家里,他们是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那个假期,我们几个孩子像跟屁虫一样一直跟着他们,我喜欢听他们聊天,听他们教我们读英语单词。
有个姐姐回南京后,寄来了许多旧衣服,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还有信件。只是人海茫茫,后来断了联系。

大学毕业后,也去新疆支教了两年,如今成了一名教师。我想对于大学的美好向往,应该在那个夏天就已生根发芽。



     



           

                                 

01
我记得12年前,有一批兰州大学的支教老师,到了会宁县南部某乡支教,我当时即将读初三,给我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他们的支教团好像叫绿希行者。

老师们,你们还好吗?



     




           

炉火糖粥                                  

01
记得二年级时,有两位实习生老师来山西晋中昔阳县的山村实习,一位赵,好像是太谷的一位姓乔,是朔州的。我们有个十年之约,现在我读大一了。

当时手机不方便,曾经的电话号码也已经丢失,一直不知道用哪种方式联系你们。你们曾经的学生姓郝,真的很想念你们。老师,还记得十年之约吗?



   


 


           

放羊的贝贝                                  

01
1999年,我高一,9月份刚进入县城学习,那年我们学校也来了一批支教老师。从没有见过世面的我们,一听都是从北京、重庆、上海等地来的大哥哥大姐姐,而且都是研究生,大家都盼着他们给自己班级上课。

一位是西南大学的哥哥教数学,一位是首都师范大学的姐姐教英语,我很想念他们。



   

文章来源于央视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